剛剛,重磅財政資料出爐!

2025.03.06
本文字數:1251,閱讀時長大約2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陳益刊
3月6日,新華社披露《關於202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下稱預算報告),2025年財政收支預期資料隨之揭曉。
根據預算報告,2025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為219850億元,增長0.1%。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計為62499.09億元,增長0.7%。
不難發現,與2024年相比,2025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基本持平。這也反映出財政增收面臨挑戰。
經濟決定財政。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2025年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增長5%左右。預算報告在分析2025年財政收支形勢稱,從財政收入看,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為財政收入增長提供支撐,但制約因素仍然很多。
比如,預算報告顯示,2025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96960億元,比2024年執行數下降3.5%,但剔除一次性因素後增長2.1%。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稅收和非稅收入組成。2024年由於稅收增長不及預期,為了實現財政收支平衡,中央財政安排有關中央單位上繳一部分專項收益,補充中央財政收入,這也間接抬高了2024年收入基數。如果剔除這類一次性因素,2025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仍保持小幅增長。
另外,去年地方為了彌補稅收減收,也加大盤活存量資產資源帶來非稅收入大幅增長。財政部資料顯示,2024年全國非稅收入同比增長25.4%。
在去年全國非稅收入高基數之下,加之政府多年盤活存量資產資源,盤活空間縮窄,使得今年全國非稅收入預計下滑。而與經濟聯絡最為緊密的稅收收入則保持一定增長,與經濟增速相適配。
除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之外,政府性基金收入也是重要財源,尤其對地方政府而言。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大頭是地方政府性基金中的土地出讓收入,而土地出讓收入跟房地產市場關係密切。
預算報告資料顯示,2025年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57415.31億元,增長0.1%。
由於地方土地出讓收入佔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比重高達約85%,2025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級收入與上年持平,意味著政府預計土地出讓收入基本能止跌。2024年地方土地出讓收入同比下降16%,已經連續三年持續下滑。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各省份政府工作報告也有類似表述。當然,各省份對今年當地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期不同,有漲有跌。
第一財經梳理各省份預算報告發現,30個公開了2025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預計增速的省份中,20個省份預計有不同程度地增長(含4個省份預計基本持平,略微上漲),其中黑龍江、甘肅、河北、遼寧等地預計增長較快。其餘10個省份則預計收入有所下滑,貴州、江蘇、四川等地降幅達到兩位數。而導致各地收入預計增速差異的關鍵,在於對土地出讓收入預期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2025年財政收入只是預計數,並非剛性完成任務,實踐中受經濟社會發展變化、房地產形勢變化等,實際執行數與預算數會有出入,尤其是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賬本。
除了前述兩本賬外,根據預算報告,2025年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預計為6328.04億元,下降6.7%。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預計124471.54億元,增長4.6%。
微信編輯 | 七三
推薦閱讀

超越DeepSeek!騰訊元寶登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