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辭職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女教師,如今後悔了嗎?

01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句風靡一時的“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僅僅10個字,讓無數人心動。
10年前,一位名叫顧少強的女教師,大筆一揮寫下這10個字,毅然辭去了眾人眼中的鐵飯碗,只為奔赴一場與別樣人生的約會。 
那年,顧少強35歲
在很多人觀念裡,35歲該是歲月安穩、塵埃落定的年紀,可顧少強偏要打破這份常規的安定。
她決然告別了已堅守11年的教師崗位,一頭扎進充滿未知的旅程。
有人稱讚她勇敢無畏,敢於掙脫生活的枷鎖;
但更多人卻在背後搖頭,覺得她行事莽撞、不顧後果,甚至斷言她日後定會後悔。
面對這些聲音,顧少強選擇充耳不聞,只顧向著自己認定的方向前行。 
其實,顧少強寫下那封辭職信時,想法純粹得如同一張白紙。
在同一崗位上耕耘11年,她自覺這段經歷已然圓滿,而人生漫長,不應被一個地方長久束縛,理應開啟新的篇章。
連她自己都始料未及,就因這10個字,一夜之間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火了之後,廣告商蜂擁而至,有人甚至豪擲100萬天價邀她代言;
專業騎行團隊也找上門來,表示願資助她實現理想。
但這些橄欖枝,都被顧少強一一婉拒。
她心懷感激,卻也堅守內心底線,她期望大家認可的是她的能力,而非僅僅因為那10個字帶來的短暫光環。
02
拒絕所有贊助後,她僅帶著一個行李箱和少量現金,輕裝上陣,邁向新生活,而她辭職後的首站,便是成都
這背後,還有一段美麗的邂逅故事。 
在辭職前,顧少強曾前往大理,在一家咖啡廳當義工
每日除了幫老闆打掃,閒暇時光,她便對著大理的山水發呆。
這裡四季如春,天空高遠遼闊,仿若夢裡的世外桃源,日子過得瀟灑又自在。
一天,她在客棧裡聽著《山丘》,旋律迴圈往復,眼前景色如詩如畫。
這時,一個挽著髮髻的男人走進她的視線,男人周身氣質與大理的悠然氛圍相得益彰。
顧少強前去給客人倒茶水,或許是緊張,或許是命運使然,《山丘》不小心被功放出來。
她急忙道歉,客人卻微笑著說:“這首歌能再放一遍麼,很好聽。”
於是,《山丘》的旋律在這風花雪月之地再度響起。此後的日子,男人常來咖啡廳,多數時候談事情,閒下來就靜靜看書,彷彿外界的喧囂都與他無關。
直到有一天,男人主動向顧少強要聯絡方式,稱這是最後一次來咖啡廳。
就這樣,兩人交換了聯絡方式,這個男人叫於夫。 
不久,顧少強假期結束,回到鄭州繼續工作。
雖與於夫相隔兩地,卻因網路成了無話不談的“網友”。
兩人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題,越聊越投緣,彷彿在對方身上找到了另一個自己。
不到兩個月,感情迅速升溫,確定了戀愛關係,並開始為未來謀劃。這也成為顧少強決心開啟新人生的關鍵契機。
彼時35歲的她,一直處於單身狀態,身邊不少人勸她別太挑剔,將就找個人過日子。
但她始終堅信,一輩子那麼長,一定要找到那個靈魂契合的“有緣人”。
這不,緣分說來就來,雖然稍晚,卻滿是幸福的味道。
顧少強和於夫一商量,決定攜手開啟全新生活
03
在一起後,於夫迅速轉讓了成都發廊的店面,顧少強也下定決心辭職,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就此啟程。 
可到了成都後,兩人交流卻莫名變少,這讓顧少強滿心鬱悶,一氣之下,她離開成都,獨自踏上旅程。
旅途中,面對身邊的美景,她腦海裡總會浮現於夫的身影,這才驚覺自己根本放不下他。
於是,她撥通於夫電話:“我想回去了。”
於夫只回了簡短卻堅定的3個字:“我等你。”
兜兜轉轉,兩人最終還是選擇相伴在一起。
在一起後,他們的愛情從成都出發,蔓延至全國各地。
四個多月裡,他們一同遊歷不同地方,形影不離。
儘管相識時間不長,但緣分就是如此奇妙,一旦遇上,便是一生。
2015年7月6日,顧少強和於夫登記結婚,定居成都。 
定居成都後,兩人腳步並未停歇。一次在成都附近古鎮遊玩時,於夫問顧少強:“你覺得這裡怎麼樣?”
顧少強稱讚道:“很好啊。”古鎮依山傍水,遊人如織卻不感嘈雜,能讓人的心瞬間沉靜。
顧少強本以為只是尋常閒聊,沒想到於夫聽完當即說:“那就留下來吧。”就這樣,兩人決定在這仿若世外桃源的地方開一家客棧
開客棧對他們而言意義非凡,一來兩人相識於客棧咖啡廳,二來他們渴望在客棧結識更多人,傾聽更多故事。
於是,客棧取名為《遠歸》,顧少強和於夫還在自家客棧裡舉辦了婚禮。
婚禮簡單質樸,沒有華麗婚紗、盛大酒席和璀璨鑽石,卻因兩顆相愛的心,處處洋溢著浪漫。 
婚後生活褪去了熱戀時的風花雪月,多了日常的柴米油鹽。
身為老闆的顧少強忙得不可開交,疊過數不清的床單,刷過無數馬桶。
有人覺得這樣的日子平淡無奇,當看到顧少強“定居”古鎮,不少人心中對她的幻想也隨之破滅,大家原以為她會一直環遊世界、無拘無束。
可對世界的認知,不應只停留在物質層面,精神世界同樣豐富多彩、廣袤無垠。
婚後不久,顧少強和於夫迎來了女兒,她分享的內容也從繽紛世界轉為居家日常
評論區有人質疑:“你圖什麼呢?從都市到村子裡相夫教子,越活越回去了……”
對此,顧少強回應道:“你在某一刻做的決定,一定是當下最想要的結果。如果覺得這個選擇不夠好,再去調整、改變……”
對她而言,辭職、奔赴成都、開客棧,每一個決定都不後悔,人總歸要向前看。 
有了孩子後,顧少強做出了一個改變,打破了自己“不接代言、不接商演”的承諾
這一做法招來無數謾罵,許多曾經支援她的人也紛紛離去,“炒作”“一切都是計劃好的”“圈錢”等負面評價鋪天蓋地。
但當時顧少強並未出面回應,因為她明白,回應也未必能得到理解,日子還得繼續過。
04
在眾人的討伐聲中,她依舊舉辦講座,出現在各大媒體上。多年後,顧少強給出解釋,原因很簡單,一切都是為了生活。
夢幻般的生活固然美好,可最終人還是要回歸現實,只有堅實的經濟基礎,才能支撐起看世界的夢想,畢竟生活的前提是先得生存下來。
正如那句話所說:世界上有兩條路,一條是必須走的路,一條是想走的路。
只有把必須走的路走得精彩,才能邁向想走的路,現實雖殘酷,卻也無比真實。 
回首往昔,從辭職信爆火那一刻起,顧少強就一直身處輿論中心。
但她始終堅守本心,按自己的想法生活,無論是閃婚、開客棧,還是接代言、接廣告,每一步都是為自己而活。
曾看過一句話:“我們焦慮、不開心的大部分因素就是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深以為然,生活是自己的,人就該活得灑脫些,怎麼開心怎麼來,畢竟人生短暫,及時行樂至關重要。
10年過去,顧少強或許也未曾料到人生會有如此多的變數,但恰恰是這些變數,構成了生活最美的模樣。
詩和遠方,既可以是浪漫的風花雪月,也能是平淡的柴米油鹽,只要自己開心,便是最好的生活詮釋。 
-End-
「如果覺得好看,歡迎點一個‘在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