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歲造娃,28歲擺爛:這對“奇葩”母女,活得可真帶感!

媽媽們,開頭提醒一下,明天有洋蔥學園直播。
洋蔥學園是一款偏工具型別、非常實用的校內同步學APP,它包括小學、初中、高中的全科內容,和教材完全同步,能幫助孩子解決預習複習、單元考、期中期末考等一系列問題,用它孩子可以幫助孩子有效提分。
校內鞏固+輕培優路線,適合絕大多數家庭,幫孩子消化好每堂課的知識點,紮實打好基礎。它的內容不僅知識點拆得很細,而且講法非常生動,兒子也是學得很愉快,真正實現了自主學習
點選下方預約直播👇
另外,這次的活動爭取了很久很久,官方不會再有類似優惠所以大家明天一定來直播間聽一下,需要的話一定早下手。

回到今天正文。
28歲女兒和48歲母親同時懷孕,在醫院恰好碰見,彼此都大吃一驚。
這個炸裂的場景,出自我最近正在追的一部劇《180天重啟計劃》,導演李漠此前還執導過《我在他鄉挺好的》《裝腔啟示錄》,對年輕人在都市中的生存困境、與故鄉和親情的羈絆,都有獨到的呈現。
《180天重啟計劃》,同樣是將矛頭對準親情,而且是最複雜、最細膩,或許也最難解的母女親情。
女兒顧雲蘇,剛剛失業又失戀;母親吳儷梅,早年離婚,後來再婚。(顧雲蘇和青年吳儷梅均由周雨彤飾演,中年吳儷梅由吳越飾演)

一個還沒結婚,一個48歲,是高齡產婦,以世俗的眼光來看,母女倆都不怎麼適合懷孕。

果不其然,下一秒,顧雲蘇和吳儷梅就當著醫生的面吵起來了。
顧雲蘇:你這個人做事向來都不靠譜,我未婚先孕還分手了,也比你老房子著火強!
吳儷梅:那你這算什麼呢?是廢品回收呢,還是變廢為寶啊?
最後檢查結果出來,顧雲蘇沒懷孕,但因為暫時沒找到工作,母親又需要人照顧,她被迫“全職陪產”。
劍拔弩張的兩人,生活在一個屋簷下,會產生多少誤解和摩擦?最終又將如何化解?劇情就圍繞著這個矛盾點展開。
一口氣看了20集後,我的感受是,劇中並沒有多少強衝突的劇情,導演更側重描摹人物內心深處最細膩的感受,但恰恰是那些細節刻畫,擊中了三代女性如鯁在喉,卻又難以宣之於口的複雜糾葛。
01
28歲的她堅決要離婚
母親吳儷梅的28歲,和女兒顧雲蘇的28歲,一樣兵荒馬亂。
她帶著8歲的顧雲蘇,來到前夫顧康旗應酬的KTV,逼他在離婚協議書上簽字,顧康旗不同意,她就摔桌上的酒瓶,玻璃飛濺,顧雲蘇在一旁大哭,她也顧不上了,一門心思要離婚。
那是上世紀90年代,吳儷梅的生活,在外人看來,是無可挑剔的——住著大房子,老公帥氣、事業有成,也沒犯什麼原則性的錯誤,賺的錢都拿回家裡。所有人都不理解,她為什麼寧願淨身出戶,獨自帶著女兒過苦日子,也非要離婚不可。
這也是導演想重點探討的問題,他在接受採訪時說:一定要男人出軌、家暴,才有離婚的合理性嗎?不是這樣的。
所謂的“家庭美滿、歲月靜好”,只是外人眼中的樣子,日子過得好不好,只有吳儷梅自己最清楚。
她上大學時就和顧康旗在一起,愛得轟轟烈烈、義無反顧,20歲意外懷孕,不得已退了學,顧康旗承諾她,要帶她去杭州,過“嶄嶄新的生活”。
她相信了,帶著對未來的憧憬走進婚姻,當起全職主婦,一當就是8年。可逐漸地,她感到自己和顧康旗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每當她想要溝通,換來的都是冷漠和不耐煩。
她說,還是想再去讀書,將來找個體面點的工作。顧康旗立刻反駁:咱倆馬上都三開頭了,還讀什麼書,你每天待在家就有錢花,怎麼就不知足呢?
她在睡前繼續和顧康旗掏心掏肺:我每天都是家務啊,日常瑣事啊,我的世界好像就是我們這個家這麼大,你說帶我來杭州,過特別嶄新的日子,可是我覺得嶄新的日子,好像只有你看見了,我沒看見。
吳儷梅真情流露,對顧康旗傾訴自己的委屈、困惑、不甘,轉頭髮現顧康旗已經睡著了。她說的話,他一個字都沒聽進去。
她喃喃自語:可能你已經不愛我了吧,但我得愛我自己,我得愛我自己,我得愛我自己。
這個夜晚,她下定決心,無論付出任何代價,都要逃離這無愛的婚姻牢籠。
離婚後的生活,當然沒有那麼輕鬆,她只有高中學歷,找工作處處受阻,物質生活一落千丈,一頓飯吃不上兩個雞蛋,還要面對左鄰右舍的閒言碎語。可她從來沒有後悔過。
她有個朋友,長年被丈夫家暴,但她習慣忍耐,從來沒想過離婚。有一次,朋友被打得渾身是傷,躲到吳儷梅家裡,她試探著問她:離婚之後,日子是不是過得挺苦的?
吳儷梅點點頭:是挺苦的,省吃儉用,擔心吃了上頓沒下頓,但是沒關係,心裡頭不苦
28歲這年,吳儷梅離了婚,幾乎一無所有,她卻覺得,她一生的黃金年代,才剛要開始。
02
與母親之間別扭的溫情
如果說吳儷梅是一個“反叛”的媽媽,那吳儷梅的媽媽趙桂英,就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傳統女性。
吳儷梅從小成績優秀,是母親的驕傲,她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母親帶著她去燙頭髮,逢人就炫耀女兒要上大學了。
在母親的期待中,吳儷梅是天之驕子,應該一直深造,將來到上海去生活。
愛之深,責之切,當吳儷梅20歲懷孕,並堅持要輟學結婚時,母親對她失望透頂。婚禮上,母親站在她身邊,強顏歡笑迎接賓客,嘴裡忍不住數落道:未婚先孕是件光彩的事嗎?值得這樣操辦一場?你還能笑得歡實,真是沒皮沒臉。
其實母親肯定是心疼她、愛她的,可說出的話卻像刀子一樣扎人,這些話,成了藏在吳儷梅心裡的一根刺,很多年都拔不出來。
顧雲蘇出生後,母親躊躇著想去看看外孫女,吳儷梅在電話那頭語氣強硬,讓母親不用過去,免得彼此難受。
自此,橫亙在母女倆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
48歲的吳儷梅再婚懷孕時,母親得知訊息,第一時間趕到杭州,是為了更好地照顧女兒,也是為了彌補當年的虧欠。
只是,這麼多年過去,除了過去的齟齬,還有兩代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導致她們爭吵不斷,少有溫情。
最後,母親意識到,繼續和女兒一家子攪和到一起,只會讓矛盾變得更加不可收拾,於是,她決定還是回老家。
回去的車站裡,母親有些扭捏地給吳儷梅道歉:沒辦法,我就是這個脾氣,要強好勝,要面子,說話有點狠有點絕,傷了你的心,現在這把年紀,也沒時間糾正彌補了,請多擔待。
越親的人,往往會越痛地傷害彼此,每個在母女關係裡擰巴著的人,都明白一個母親能說出這番話,有多麼難得。
最催人淚下的一個情節,是母親即將上車時,提出祖孫三人一起拍張照片,就在那時候,吳儷梅咳嗽了一聲,漏尿了,丈夫和女兒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有母親迅速地蹲下來,用圍巾給她擦乾,沒有一絲猶豫和嫌棄。
同時,母親壓低聲音,讓外孫女不要拿紙巾擦,以免惹人注意,用最大程度的細心和體貼,維護女兒在公共場合的體面。
誰也沒想到,這會是吳儷梅和母親的最後一面,回老家後沒多久,母親突發急病離世,吳儷梅發給她的道歉語音,她還沒來得及聽見。那句沒有等來的和解,終究成了永遠的遺憾。
03
愛是唯一的答案
相比吳儷梅和母親之間解不開的死結,她和女兒顧雲蘇的和解,要順利很多。
28歲的顧雲蘇,在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做短影片,男友是她的上司。後來,男友瞞著她升職去了上海,理由是“想給她一個驚喜”,並順理成章地覺得,顧雲蘇就應該跟著一起去,她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
可顧雲蘇聽到訊息,沒有喜悅,只有憤怒,她不明白,男友為什麼可以不跟她商量,就可以私自決定她的未來?
於是,她寧願放棄男友口中的“美好生活”,寧願自己單槍匹馬去闖蕩,也要和他分手。
永遠保持自己的主體性,不被任何人操控,是母親吳儷梅耳濡目染教給她的道理。
吳儷梅離婚的時候,顧雲蘇8歲,一開始,她非常抗拒,不理解吳儷梅為什麼非離婚不可。
她問吳儷梅:結婚不是一輩子的事嗎?
吳儷梅認真地說:我當你的媽媽是一輩子的事,但當別人的妻子不一定的。愛自己是一輩子的事,相愛不一定的。
顧雲蘇當時還聽不懂這些話,她只知道,吳儷梅執意離婚,讓她很受傷,離婚後,吳儷梅又總是燙著大波浪,穿著時髦大膽,愛去舞廳,總被街坊鄰居指指點點。
這樣的媽媽,讓她覺得“丟人”,她甚至口不擇言地模仿別人,罵吳儷梅“放蕩”。
吳儷梅很難過,可她也沒有因為女兒的指責改變自己,依舊我行我素。
直到有一次,顧雲蘇問吳儷梅,為什麼那麼愛去舞廳,吳儷梅慢慢解釋道,她和前夫第一次約會是在舞廳,辦離婚手續那天,剛好又經過舞廳,她鬼使神差地走了進去,由於做了多年家庭主婦,和舞廳已經格格不入,就在她想逃走的時候,有人邀請她跳舞,她跳了一支又一支,雖然步子亂七八糟,腦子暈暈乎乎,但就在那一瞬間,她感覺自己沒那麼糟糕了。
顧雲蘇聽完,有些動容,她模模糊糊地理解了吳儷梅話中的意思。
她不再希望吳儷梅向自己心中的“理想媽媽”靠攏,只希望吳儷梅能夠開心。從這一刻開始,顧雲蘇成了吳儷梅最堅實的後盾。
長大後,雖然由於兩人都脾氣火爆,嘴上不饒人,總是吵吵鬧鬧,但她們心裡知道,彼此都是在這世上最重要的人。
吳儷梅孕期出血被送到急診,護士詢問基本情況,顧雲蘇有條不紊地念出之前報告中的異常數值,功課做得萬分細緻。

她反對吳儷梅生育,不是害怕有另一個孩子來搶奪母愛,而純粹是因為太害怕失去母親。
4歲的顧雲蘇曾給吳儷梅念過一首詩:出生前,她在天上挑媽媽,好多小孩都想選吳儷梅做媽媽,最後,她用好多顆星星,才換來了做她女兒的機會。
母女緣分一場,期間,她們誤解過,分離過,互相傷害過,可最深的牽絆,依然是愛,無論怎麼吵也吵不散的愛。
我非常非常喜歡年輕的吳儷梅寫給女兒的一首詩,引用自詩人海桑。或許,關於母女關係的所有密碼,都藏在這簡單又動人的詩句中。
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
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我那些沒能實現的夢想還是我的。
與你無關,就讓它們與你無關吧。
你何妨做一個全新的夢。
那夢裡,不必有我。
我是一件正在老去的事物,
卻仍不準備獻給你我的一生,
這是我的固執。
然而我愛你,我的孩子。
我愛你,僅此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