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錫悅風波,讓韓國損失了多少GDP?

點選圖片▲加入聯盟

近八成經濟學家認為‘國內政治不確定性’成為了2025年韓國經濟的最大風險。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尹錫悅終於“失業”了。
當地時間1月15日10:33,韓國高階公職人員犯罪調查處(以下簡稱“公調處”)和首爾警方,對藏在總統官邸的尹錫悅執行了逮捕令,歷經三個小時衝破韓國總統警衛處設定的3重防線,以及2小時溝通。路透社說,總計出動了1000多名警察,動用鋼絲鉗和梯子越過障礙。
這讓尹錫悅自成為1981年以來首位釋出“戒嚴令”的韓國總統後,又成了韓國憲政史上首個在任被逮捕的總統。
現場的BBC記者說,尹錫悅被捕的訊息傳出後,反對陣營高歌慶祝。另一邊廂,有支持者躺在地上哭泣,亦有支持者表示,“我們非常沮喪和憤怒。”
“親尹”與“反尹”團體舉行集會
與尹錫悅“失業”發生在同一天的,是韓國失業率資料的出爐。
據彭博社報道,韓國統計部門釋出的資料顯示,12月經季節性調整後的韓國失業率從前個月的2.7%升至3.7%,觸及2021年6月以來最高水平。此外,韓國就業人數同比減少5.2萬人,為2021年2月以來首次萎縮。就業市場惡化之際,消費者和企業信心創出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的最大降幅。
兩件事放在一起看,不免產生一個疑問:尹錫悅的這場政治鬧劇,到底讓韓國損失了多少GDP?在政治上的“歡慶”或“沮喪”之外,韓國未來經濟到底是更“沮喪”還是更“美好”了?

股市和匯市

風波發生後,《朝鮮經濟》以34名韓國經濟專家為物件展開的調查顯示,近八成受訪者認為“國內政治不確定性”成為了2025年韓國經濟的最大風險。
與風波緊密對應,這種風險在近一個月內展露無遺。
先說即時反應。
2024年12月3日晚,尹錫悅在總統官邸釋出緊急戒嚴令。部分士兵與國會議員展開激烈對抗。6小時後,尹錫悅宣佈解除戒嚴令。第二天韓國金融市場發生鉅變,外匯市場韓元對美元匯率快速下跌,一度跌至1446韓元兌換1美元,韓國股市開盤後外國投資者淨拋售2600多億韓元,綜合股價指數下跌1.97%。
2024年12月14日,尹錫悅彈劾案在韓國國會透過,尹錫悅即時停止總統職務,代總統韓德洙上位。2024年12月27日,韓國國會表決透過針對代總統韓德洙的彈劾動議案。
12月28日,金融市場再次遭受重創,韓元匯率跌至1487韓元兌換1美元,創15年來新低。

韓元匯率跌破1480,為2009年以來最低

再看整體波動。
根據韓國央行的資料,2024年12月海外投資者淨賣出了價值38.6億美元的韓國股票和債券,這是自2020年3月韓國遭受新冠疫情衝擊以來的最大金額。
具體而言,海外投資者去年12月拋售韓國股票的金額為25.8億美元,連續5個月淨流出;拋售韓國債券的規模為12.8億美元,而此前一個月為淨買入8.1億美元。
相比之下,沒有頒佈戒嚴令前的11月,外資淨買入為8.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0億元)。一齣一入,可見戒嚴風波對外國投資者的信心頗有影響。
股市下跌的同時,韓元也在加速貶值。
韓國央行資料顯示,12月底,韓元以周收盤價為準對美元的匯率為1472.5韓元,在一個月內貶值5.6%,在二十國集團貨幣中除俄羅斯盧布外數韓元貶值幅度最大,並創下2009年金融危機後的韓元匯率新高。
這裡自然有美元指數開年以來一路飆漲的因素影響,但政局不穩給了看空者更強有力的理由。
當韓國股市和匯市雙雙下行時,黃金市場反而逆勢上揚,側面反映了投資者的求穩避險的心態。
截至2024年12月底,KB國民銀行、新韓銀行、友利銀行三家韓國商業銀行的黃金賬戶餘額達到768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8.4億元),環比增加275億韓元。
與此同時,金條銷量也大幅增長。2024年12月,KB國民銀行、新韓銀行、韓亞銀行、友利銀行、NH農協銀行五大主要商業銀行的金條銷售額合計達188億韓元,遠超去年月均130億韓元的水平。

主人和客人

動盪的局勢,企業和消費者們也不由自主捂緊了錢包。
韓國央行的月度消費者調查顯示,消費者信心指數從2024年11月的100.7降至2024年12月的88.4,創2022年11月以來的新低。
韓國消費者支出前景分類指數則下降7個點,旅行支出、外出就餐和耐用品消費情緒分別下降8%、6%和3%。
此外,12月11日至18日,韓國央行對近3300家公司進行了深度調查。調查資料顯示,12月份韓國綜合商業信心指數為87點,比前一個月下降了4.5點,這是自2020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與此同時,對1月份的展望指數下降7.3點,至82.4點,也是自2020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主人家”如此,作為“客人”的外國遊客也開始猶豫不定。
《韓國經濟》12月15日報道稱,12月3日的緊急戒嚴事件之後,英國、法國、義大利等部分國家釋出了韓國旅遊警報,很多計劃訪韓的外國遊客取消了相關預約。而在此前,韓國遊客數量正接近全面復甦,截至10月,遊客數量已達到新冠疫情前水平的97%。
12月5日,韓國緊急狀態解除後大量列車停運
韓流三大頭——韓國電視劇、音樂和美容讓韓國破圈世界,疊加長期以來國內良好的安全環境,以及三星等全球性品牌享有的盛譽,已經成為韓國吸引外來遊客的關鍵軟實力,它是全球醫療和整形旅遊的首選目的地,旅遊業為2023年貢獻了3.8%的GDP。
與此同時,韓國在2027年前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入境遊計劃,期望能將每年赴韓旅遊的人數較2019年提升一倍到3000萬人次。但隨著風波四起,將對這一目標的實現形成障礙。
正如韓國會展協會會長所說的那樣:“該戰略的一部分是將重點放在會議和展會等活動的團體商務旅行上。如果政治危機持續到第二年年初,這一領域可能會受到影響。”
12月13日,韓國旅遊初創企業協會表示,2025年上半年的預訂量已大幅下降。
韓國雅高酒店集團向媒體抱怨,自12月3日以來,訂單取消率“略有上升”,比11月高出約5%。據首爾江南區一家整形診所爆料,自從戒嚴事件以來,部分外國患者取消了就診計劃。
參考歷史,2016年底至2017年初因時任韓國總統朴槿惠的彈劾風波和大規模燭光集會,韓國接待訪客數量從2016年的1724萬人驟減至2017年的1333萬人,降幅達22.7%。
首爾街頭播放代總統韓德洙被彈劾新聞

出口以及半導體

不過,旅遊也好,消費者信心也罷,金融市場的動盪等等,韓國的幾個“國本”:出口(佔GDP36%)、文娛產業(佔GDP15%),大企業也因此受到一定波及。
哈佛大學亞洲中心研究員李成賢認為,像三星(Samsung)、SK海力士(SK Hynix)和現代(Hyundai)等對韓國的全球經濟地位至關重要的公司,特別容易受到這種不穩定局勢的衝擊。而這種政治上的未來不確定性還可能對國際貿易和供應鏈產生連鎖反應,特別是在工業技術和汽車製造等關鍵領域。
實際上,相較於其他,2024年韓國的出口其實拿下了一張非常亮眼的成績單。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公佈的《2024年進出口動向》顯示,2024年韓國全年出口同比增長8.2%,達到6838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但亦有專家認為,雖然目前來看韓國的出口仍能保持韌性,但目前亮眼的出口可能是因為避免明年關稅加徵而提前出口。
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預測過,如果新一屆美國政府向韓國徵收20%的普遍關稅,韓國每年對美出口額將減少304億美元,總出口額將減少448億美元。另外,韓國開發研究院預測,若美國迅速推出關稅上調措施,明年韓國的經濟增長率很可能滑落至1%至2%區間。
加之2025年韓國政府預算計劃削減超4萬億韓元,將嚴重影響出口中最具競爭力的部分——半導體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支援。要知道,2024年韓國半導體出口同比增長43.9%至1419億美元,並已連續14個月保持同比增長,成為韓國出口的最大動力。
2024年尹錫悅曾出席半導體相關會議
而此時發生的政治風波,無疑是雪上加霜,眼前的外患來襲(特朗普將於1月20日正式上任),而內部連總統班底都沒穩固下來,反而連累了“內需”,這或許也是當前韓國上下想要儘快結束這場政治鬧劇的初衷。

後尹錫悅時代

尹錫悅是不是一個“好政客”,很難評,但從經濟上看,他很難是一個“好總統”,甚至多少有些和GDP“犯衝”。
從他參與競選到上臺後的半年裡,韓國經濟就開始出現了下滑。韓國的GDP從2021年的1.82萬億美元,跌到了2022年的1.67萬億美元,疫情影響是主要因素,但即便是到2023年,GDP恢復到1.71萬億美元,但始終沒有太大起色。
內需和企業景氣度失去動力也是在他上臺之後,韓國零售額自2022年第二季度開始,已連續10個季度出現同比下降,創下了自1995年有相關統計以來的最長時間紀錄。此外,反映景氣狀況的工礦業生產指數也從今年年初開始持續下滑,今年前三季度的數值分別為5.9%、4.8%和2.5%。
2024年年中,韓國開發研究院《2024年下半年經濟展望》報告,將韓國2024年的經濟增長率預測值從原來的2.5%下調至2.2%,並將2025年韓國經濟的預測值進一步下調至2.0%。
2025年1月2日,韓國財政部自己下調了對2024韓國經濟增速的預測,從2.2%降到了2.1%,在“亞洲四小龍”排名倒數第一。
國際金融中心則在1月7日給出了全球8家投資銀行對2025年韓國經濟的評價:經濟增長預期平均為1.7%,比11月末的預測值下調了0.1個百分點。
這個從上任期間就高舉“國家大改造”大旗的總統,做了一系列大動作。2022年7月,他著手力推教育改革,擬將小學入學年齡下調至5歲,以應對少子老齡化及縮小學前教育差距。但在學生家長和教育專家的強烈反對下,學制改革方案受挫。
2023年他集中精力推進工時改革,計劃將原來的每週最多不超過12小時的加班時長管理標準按每月、每季度、每半年和每年重新進行劃定,並以“集中休假”制度為補充。八個月後,又取消了這一改革。
2024年,尹錫悅政府強推醫學生擴招計劃,最後又不得不妥協退讓。
這反倒形成一種怪象,尹錫悅越積極奮進,韓國政治經濟形勢越糟糕。
最後的演出便是“戒嚴”,他身體力行地見證了一件事:對於一國治理而言,尤其是經濟,“不折騰就不會死”。
韓國KB證券調查本部長金尚勳曾對媒體表示,韓國政壇曾在2004年和2016年出現過彈劾危機,當時,金融市場均受波及,出現大幅震盪,對經濟產生不利影響。只有政治問題得到解決,經濟指標才能迴歸正常,因此需儘快消除政治上的不確定性。
如今風波已過,春節將至,希望韓國人能安穩過個年。
本篇作者 饒祖分 | 責任編輯 |徐濤
主編 |何夢飛|圖源|VCG
點選下圖▼立即瞭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