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會城市定位排名,大洗牌!

以上是影片版↑↑
以下是文字版↓↓
省會城市最新定位,如何排名?
截至目前已經公佈了20座省會城市(包括首府)的最新定位
東部7座、東北3座已經全部公佈
中部缺了武漢,其餘5座全部公佈
西部只公佈了5座
我們先依次聊聊四大分割槽的內部排名,最後再進行彙總
一、東部地區
東部7座省會城市幾乎不用任何討論,就能看出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檔次:
1、廣州
2、南京和杭州
3、濟南和福州
4、海口和石家莊
廣州在全國所有省會城市中,獨一檔,這個就不解釋了
南京和杭州的「能級定位」完全相同
「功能定位」誰高誰低呢?
南京有5個功能,範圍1個全國性+2個東部地區+2個區域性
杭州有5個功能,範圍1個國際性+1個全國性+1個東部地區+1個區域性+1個模糊性
怎麼比呢?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範圍從大到小依次的順序
國際性>全國性>東部地區>區域性
模糊性範圍應該排在哪呢?
比如杭州這裡的「先進製造業基地」,沒有任何區域性修飾詞
大家可以看看原檔案
已經公佈的20座省會城市,有17座都有「先進製造業基地」這個「功能定位」
並且有16座前面都有明確的範圍限定詞,包括全國性的、大區範圍的、區域性的
只有杭州沒有任何限定詞
不要說什麼「忘記寫了」這種話
你以為國務院批覆檔案是鬧著玩的?
它不是忘記寫了,而是刻意為表達留有餘地
只有杭州沒寫具體範圍,意思就是,對於杭州的製造業實力,任何一種準確的範圍表示都不合適、都不確定
所以模糊性表達的範圍一定小於全國性
因為如果能匹配得上全國性,那就完全可以寫出來了
至於比東部範圍大還是小
在前面這個區間還是後面這個區間
這兩種理解都可以
不管怎麼說,南京在先進製造業領域的定位是高於杭州的
但因為杭州有「國際旅遊目的地」、「全國數字經濟創新中心」,南京沒有類似與之抗衡的定位
所以這兩座城市整體上很難分出高下
再看濟南和福州
「能級定位」上只有一個細微差別
濟南是「黃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
福州是「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
黃河流域」從最西邊的青海、四川到最東面的河南、山東
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

東南沿海從最北邊的江蘇、上海開始,到最南方的廣東、海南
江浙滬、閩粵瓊桂、港澳臺
從範圍上看,它倆都很大,基本相當
但從經濟上看,顯然東南沿海要更發達
相當於一個是普通班成績最好的同學之一,一個是尖子班成績最好的同學之一
所以福州領先濟南
再看兩者的「功能定位」
「區域性創新高地」兩者都有
濟南還有北方先進製造業基地+北方商貿物流中心
福州還有東南沿海對外開放門戶+海峽兩岸融合發展、交流合作重要承載地

我的個人觀點是:福州要比濟南遜色
因為福州是20個省會中,唯三沒有提先進製造業基地的城市
另外兩個是海口和南寧
一座城市沒提製造業,對於發展經濟來說,非常不利
目前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除了首都北京之外,其他城市制造業一定是重中之重。即使第三產業強如上海,也同樣如此
所以整體看,濟南和福州這兩座城市也是打個平手,無法比出誰高誰低
東部地區最後一組海口和石家莊誰高誰低呢?
這兩座省會經濟實力差距太大了!
2023年GDP總量海口只有2000多億,石家莊是7000多億
雖然GDP高低並不能決定定位高低,但任何一組城市,GDP差距都達到3倍左右了,就真沒啥好比的
不在同一個量級上
所以綜上所述,東部7個省會的定位排序是:
廣州>南京=杭州>濟南=福州>石家莊>海口
二、東北地區
瀋陽肯定是老大哥
長春和哈爾濱誰定位更高呢?
「能級定位」哈爾濱是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長春是全國性的
哈爾濱>長春
「功能定位」中「東北先進製造業基地」和「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完全一樣
長春多了一個「面向東北亞開放門戶」
哈爾濱多了兩個「向北開放門戶」+「國際冰雪旅遊目的地」
這一輪國家批覆的城市定位真的非常精準,以及非常用心
任何一個定位用詞的差別都不是隨便寫的
比如哈爾濱的「國際冰雪旅遊目的地」,這種近兩年才火起來的概念,已經被採納了
比如同樣是東三省省會,同樣是「開放門戶」,為啥長春面向東北亞,哈爾濱是面向北方呢?
因為地理位置不一樣
哈爾濱比長春更北方
連線東北亞主要是三個方向:
1、往西邊的蒙古國
2、往南邊的日韓朝
3、往北方的俄羅斯
所以這麼看,哈爾濱比長春多了一個旅遊,長春比哈爾濱開放的範圍更廣
兩者分不出高下
東三省最終結果是:
瀋陽>哈爾濱>長春
三、中部地區
在武漢還沒公佈的情況下,五座中部省會分為兩檔
長沙、合肥、鄭州第一檔
南昌、太原第二檔
先聊第一檔
長沙、合肥、鄭州對於中心城市的區域範圍定位,完全不同
雖然都屬於中部,但只有鄭州用的是「中部地區」這個範圍
合肥用的是「長三角」
長沙用的是「長江中游」

「長江中游」的範圍最小,只包括湖北、湖南、江西三個省份
「中部地區」範圍是六個省,是「長江中游」+山西+河南+安徽
「長三角」雖然只有江浙滬皖四個省級行政單位,但經濟更發達
從範圍上看,好像長沙的範圍最小,但它的表述具備唯一性,沒有「重要的」這三個字
鄭州和合肥都有這三個字
所以這三座城市關於中心城市表述,並沒有明顯的誰高誰低之分
但鄭州是唯一個「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其它兩個都是「全國性」
合肥是唯一一個沒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省會
這兩個區別很明顯
所以就「能級定位」而言:
鄭州>長沙>合肥
再看「功能定位」
「中部先進製造業基地」+「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三者完全一樣
長沙多了一個「中部現代服務業中心」
合肥多了一個「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
鄭州多了兩個「商貿物流中心」、「對外開放門戶」
上面介紹杭州時已經明確解釋過了
對於鄭州這種範圍模糊性,大家可以理解為小於全國性但大於區域性即可
我個人觀點,鄭州和長沙的含金量最高,最後是合肥
所以綜合而言,這三座省會的排序是:
鄭州>長沙>合肥
再對比南昌和太原
太原中心城市的區域範圍要大於南昌
華北地區的範圍也要大於區域性
所以中部五省的最終排序是:
鄭州>長沙>合肥>太原>南昌
四、西部地區
最後再聊西部已經公佈的五個省會
成都肯定第一
第二是誰呢?
我個人認為是昆明
因為昆明既是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又是西部先進製造業基地,還是國際旅遊目的
下一個是蘭州
蘭州是西北先進製造業基地+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
再下一個是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多了一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並且南寧沒有製造業定位
呼和浩特好歹還有個區域性製造業定位
所以西部最終排名:
成都>昆明>蘭州>呼和浩特>南寧
五、最終排名
四個大區都聊完了,全部放在一起排序,最終結果如何呢?
我先疊個甲
說實話,各大區內部還是比較好對比的
但跨區對比,確實存在一定的主觀判斷
我先把東三省插入進東部排序中
廣州>南京=杭州>濟南=福州>石家莊>海口
1、判斷瀋陽的位次
高於濟南、福州,低於南京、杭州
2、判斷哈爾濱的位次
高於石家莊,低於濟南、福州
3、判斷長春的位次
也是高於石家莊,低於濟南、福州
所以疊加起來就是:
廣州>南京=杭州>瀋陽>濟南=福州>哈爾濱>長春>石家莊>海口
再將中部已經公佈的五個省會插入進入
1、判斷鄭州的位次
在瀋陽和濟南之間
2、判斷長沙的位次
和濟南、福州差不多
3、判斷合肥的位次
在長沙和哈爾濱之間
4、判斷太原的位次
在石家莊和海口之間
5、判斷南昌的位次
在太原和海口之間
綜上所述,結果是這樣的: 
廣州>南京=杭州>瀋陽>鄭州>濟南=福州=長沙>合肥>哈爾濱>長春>石家莊>太原>南昌>海口
最後再加入西部已經公佈的五個省會
1、判斷成都的位次
雖然西部經濟遠遠比不上東部,但成都在「功能定位」上表現出的對於西部的統治力,比南京、杭州要強非常多
所以綜合看,這三座城市定位差不多
2、判斷昆明的位次
在合肥和哈爾濱之間
3、判斷蘭州的位次
和石家莊差不多
4、判斷呼和浩特的位次
和南昌難分伯仲
5、判斷南寧的位次
在南昌和海口之間
最終20個省會定位排序是這樣的:
廣州>南京=杭州=成都>瀋陽>鄭州>濟南=福州=長沙>合肥>昆明>哈爾濱>長春>石家莊=蘭州>太原>南昌=呼和浩特>南寧>海口
最後再預測一下很多人關心的武漢
大機率和南京、杭州、成都差不多
這個機率起碼有80%吧
高於它們三有10%的機率
低於它們三也有10%的機率
以上完全是個人觀點
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