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興業綠色景氣指數GPI(總第八十八期)於2025年5月1日釋出。
2025年4月GPI調研結果顯示:
2025年4月綠色產業景氣度回撥,但仍處榮枯線之上。
從分項指數看,綠色產業內外需雙降,尤其是出口指數環比下跌5.1個百分點,降至2022年三季度以來最低位,關稅政策影響初顯;供給同步減弱,其中採購指數和產能利用指數有較大幅度下滑,成為拖累本月綠色產業景氣度下降的最主要因素;政府合作緊密度的減弱、應收賬款週轉緩慢導致本月資金週轉壓力抬升。
分行業來看,可再生能源發電行業、環境保護監測行業景氣度逆勢提升。
分企業規模來看,大型綠色企業景氣度下滑明顯,降至一年來最低位。
根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中,生態文明建設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二十大報告則進一步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我們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興業銀行是我國綠色金融的先行者,從2006年首筆能效貸款落地至今,已經在綠色金融領域悉心耕耘了十九年,擁有完整的綠色金融產品線,積累了諸多綠色金融細分行業的客戶。依託這些客戶基礎,興業碳金融研究院進行問卷調查,並據此構建“興業綠色景氣指數(GPI)”,旨在及時跟蹤綠色產業發展的景氣程度、前瞻未來趨勢。
2025年4月GPI指數為總第八十八期,我們每月持續釋出指數及分析,敬請關注。
1、綠色產業景氣度回落。受關稅政策的影響,本月綠色產業整體景氣回撥,但也同時彰顯出較高韌性。本月調研結果顯示,2025年4月GPI綜合景氣指數為50.35%,雖較上月下降3.1個百分點,但仍落於榮枯線之上。此外,4月綠色產業預期指數環比下跌0.6個百分點至55.0%,依舊位於較高水平。

2、內外需雙降,供給減弱,資金週轉壓力抬升。從分項指數來看,需求方面,4月內外需均走弱,新訂單指數環比回落4.8個百分點,但仍落於榮枯線之上,出口指數環比下跌5.1個百分點至48.0%,降至2022年三季度以來最低位,關稅政策的影響初顯。供給方面,4月生產指數下滑6.0個百分點,依舊位於擴張區間,同時採購指數和產能利用指數分別較上月下滑6.9和9.0個百分點,成為拖累本月綠色產業景氣下降的最主要因素。資金週轉方面,由於與政府合作緊密度的減弱、應收賬款週轉緩慢等原因,本月資金指數較上月降低2.8個百分點。成本方面,本月綠色產業成本指數較上月小幅升至53.85%,“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運輸成本上漲”、“勞動力成本上漲”為受訪企業成本壓力增大的主要原因。雖然本月綠色產業成本指數略有提高,但在PPI同比持續為負的情況下,綠色產業成本指數仍處歷史低位區間(見圖表3)。


3、可再生能源發電行業、環境保護監測行業景氣度逆勢提升。分行業來看,不同綠色細分行業景氣分化依舊,政策驅動可再生能源發電行業、環境保護監測行業景氣度的逆勢提升。本月,國家能源局釋出的《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實施細則(試行)》規範了可再生能源發電專案綠證核發工作;交通運輸部等十部門印發《關於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利用交通基礎設施周邊未利用地和存量用地開發清潔能源。本月GPI調研結果顯示,可再生能源發電行業景氣環比提高6.1個百分點,重回榮枯線之上。此外,本月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於加強重點行業涉新汙染物建設專案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意見》,要求加強石化、塗料、紡織印染、橡膠、農藥、醫藥等六個重點行業涉新汙染物建設專案環境影響評價,並將評價重點放到重點行業和具備相關標準或監測方法的新汙染物上。本月GPI調研結果顯示,環境保護監測行業景氣度較上月提高了8.3個百分點,落於擴張區間。近期,環境保護監測行業景氣指數的變化趨勢與環境監測板塊股票指數漲跌走勢也展現出一定同步性(圖表5)。


3月31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就《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實施細則(試行)》公開徵求意見,重點對職責分工、賬戶管理、綠證核發、綠證劃轉、綠證核銷、代理管理等內容進行進一步細化,從而全面規範綠證核發的全流程、全環節。該細則適用於我國境內生產的風電、太陽能發電、常規水電、生物質發電、地熱能發電、海洋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專案電量對應綠證的核發及相關管理工作。
4月25日,交通運輸部等十部門印發《關於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7年,交通運輸行業電能佔行業終端用能的比例達到10%;交通基礎設施沿線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不低於500萬千瓦,就近就地消納比例穩步增加。到2035年,推動交通運輸和可再生能源全面融合互動,初步建立以非化石能源為供應主體、化石能源為兜底保障、新型電力系統為關鍵支撐、綠色智慧節約為導向的交通運輸用能體系,交通運輸行業電能佔行業終端用能比例保持高位,新建新能源綠電以就地就近消納利用為主等目標。其中提出鼓勵利用交通基礎設施周邊未利用地和存量用地開發清潔能源。
4月10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於加強重點行業涉新汙染物建設專案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意見》,要求加強石化、塗料、紡織印染、橡膠、農藥、醫藥等六個重點行業涉新汙染物建設專案環境影響評價,從源頭減少新汙染物產生。總體思路是依法依規、分類管控,將評價重點放到重點行業和具備相關標準或監測方法的新汙染物上,明確專案環境准入要求和評價工作要求,發揮環評源頭預防、綠色引領作用。
4、大型綠色企業景氣度降幅明顯。分企業規模來看,本月GPI調研結果顯示,各型別綠色企業景氣指數均有回落,其中大型綠色企業景氣指數下降3.9個百分點,處於收縮區間,降至一年來最低位;此外,中小型綠色企業景氣指數環比下滑4個百分點,落於榮枯線之下;大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景氣指數雖有所下滑,但仍位於臨界線之上。

★
點選圖片購買 “興業研究系列叢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