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城市正在成為“公園城市”?

怕錯過好文章?快把我們設為星標👆

四月好時節,我們與公園的約會已不限於踏青賞花——晨跑、會友、遛娃…“公園城市”理念正悄然改變生活日常。
然而,公園城市,
就是在城市中建公園嗎?
公園城市=公園+城市嗎?
2018年,“公園城市”理念提出,期望透過公園理念推動城市整體發展。七年過去,這一理念已從概念走向實踐。 
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始終是城市發展的核心議題。19世紀,霍華德提出“田園城市”構想;20世紀,新加坡將“花園城市”理念付諸實踐;而21世紀的“公園城市”,正在中國土地上演化為一場“從城市公園到公園城市”的發展實踐。
當下中國城市的“公園城市”建設是怎樣的? ——青年城市將與你共同觀察。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 青年城市

成都是帶頭開卷的公園城市示範區
成都作為公園城市的首個示範區,圍繞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煙火裡的幸福成都”的願景,進行了以可持續煙火氣為目標的城市實驗。
雪山下的成都 ©文化遠近   
成都以“巴適”場景重塑公園商業。
成都借鑑場景理論營造公園場景、推動業態融合,將“可進入、可體驗、可消費”的公園理念融入商業空間。2024年麓湖CPI島更新專案依託生態城自然環境,基於原始丘陵打造花園式獨棟商業叢集,營造出和緩、安逸的商業空間。
成都麓湖CPI島 ©幾里建築 vari architects
成都為花園尋找主理人。
成都是培育主理人的沃土。2025年,成都首個聚焦“花園經濟主理人”的大會開幕,以“公園+主理人+商業”的創新模式,探索城市花園經濟的未來可能。
成都花園經濟遊學活動 ©艾筆園創    
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
創造卓越全球城市的公園。
上海正在打造卓越全球城市的生態註腳。如世博文化公園將原法國館改造為羅丹藝術中心等文化地標;2025年即將建成的前灣公園,以融合中西園林理念的世界級濱水中央公園姿態,為上海勾勒新的全球願景。
羅丹藝術中心 @羅丹藝術中心
“公園+”:+文化、+音樂、+藝術、+體育……+N。
上海正透過創新實踐賦予公園全新內涵,中山公園的Longchamp菜園快閃;古城公園的莎士比亞展;徐匯濱江的草坪音樂會;徐家彙體育公園的CBA籃球聯賽……上海透過“公園+”模式,不斷拓展公園的功能邊界。
中山公園瓏驤菜園活動 ©數英DIGITALING
雙子山造山實錄:
為市民造一座青山。
上海將“市民—公園—城市”關係作為公園城市核心。2024年開放的世博文化公園雙子山專案生動地詮釋了這一理念,政府採納市民建議,捨棄高價值的商業開發模式,以上海的“硬核浪漫”,將工業遺址改造為48米高的雙峰人造山林。
在雙子山觀看景色的民眾 ©魔都吃貨小分隊  
武漢全城變花園,
以花為媒的公園城市。
武漢致力於打造“溼地之都、花漾江城”,推出“春櫻、夏荷、秋桂、冬梅”四季花城品牌。
武漢櫻花季 ©武漢市文旅局 
武漢江灘改造:
與江河共生,引入公眾參與。
武漢江灘改造踐行“與江河共生”理念,引入公眾參與機制。在長江主軸濱水公園建設中,充分吸納6.5萬市民建議,將觀鳥點、親水步道等群眾提案轉化為實際設計,打造出更符合市民需求的人性化濱水空間。
武漢江灘改造徵集公眾意見 ©景觀中國 
“賞花經濟學” :
春日限定的櫻花盛宴。
三月,武漢披上“櫻花新裝”迎接賞花季。全市在機場、高鐵站及酒店配備《櫻花地圖》與《賞花指南》,同步推出櫻花市集、非遺展示、國風巡遊及櫻花馬拉松等系列活動,以花為媒,全面啟用城市文旅消費。
武漢櫻花季馬拉松 ©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 
紅瓦綠樹,
碧海藍天的棲居理想。
青島以東西方建築交融為底色,依託山海相擁的自然格局,重構了公園城市的東方正規化。
青島小魚山公園 ©Khalil  
山頭公園:
“一山一策”。
青島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山頭公園。2023年貫通的浮山公園綠道充分考慮了不同區域的地勢特點和生態需求,採取了多種建設方式,包括利用原有道路、新建架空棧道以及地下通道等,以適應山體不同的地形條件。
青島浮山綠道 ©小馬駒  
“青小園”:
共創的口袋公園品牌。
2024年,青島透過公開徵集活動確定了口袋公園品牌形象標識設計方案,正式推出“青小園”品牌,併發布了青島市口袋公園地圖手冊。
"青小園"口袋公園品牌 ©在夏有一計      
重慶是一座巨大的山城公園。
重慶致力於打造特色山城景觀網路,山城步道、山城崖壁、山城洞天、山城陽臺的自然基底與山城夜景、山城火鍋等特色相結合,串聯成一場城市山城漫遊。
山城重慶 ©Wang.S      
“坡坎崖”:
天然的立體花園。
重慶陸續啟動“坡坎崖治理工程”,利用山地高差,將荒廢地改造為特色景觀:虎頭巖公園的垂直森林牆、20米懸空步道和懸崖咖啡館,實現“城市疤痕”到“立體風景”的蛻變。
重慶懸崖餐廳 ©兇猛的小腦斧      
草坪經濟: 
“城市草原”上的“自然社交”。
2023年以來,重慶金海灣、南濱公園以“草坪經濟”啟用綠地空間,日間市集串聯野餐、親子活動,夜間音樂會點亮江岸,形成“自然+社交+消費”的都市活力場。
重慶金海灣公園舉辦親子種地課程活動 ©呼叫公園小助理   
建設山海連城的公園深圳。
深圳實施“通山、達海、貫城、串趣”策略,透過綠道和生態廊道串聯山體、河流、海岸線等自然資源,構建全域覆蓋的“公園深圳”空間體系。
山海連城的深圳 ©川內絨子      
“千園之城”:
公園20分鐘效應深入日常生活。
截至2024年底,深圳以1320座公園的規模,將“公園20分鐘效應”融入市民日常推向極致——這意味著,如果每天逛一座公園,逛遍深圳需要整整3.6年。
深圳大沙河公園 ©嘻嘻塵      
“類公園”:複合型分時段共享的空間公園化——在汙水廠上踢足球。
福田海濱生態體育公園用“向上生長”的智慧,重新定義了城市空間的邊界。這座建在汙水處理廠上方的公園,不僅將市政設施與綠色空間完美融合,更透過分時段共享機制實現複合空間使用。
深圳福田海濱生態體育公園 ©ginkgotree        
“人才公園”:
當公園成為人才紀傳體。
深圳堅持特色公園理念,融合文化內涵與生態本質。2024年人才公園二期開放,新增“我是深圳人”雕塑、鹿鳴齋、科創劇場等景點。2025年,公園引入首個商用奔跑人型機器人,成為科技與文化的展示平臺。
深圳人才公園的人形機器人 ©看後海    
“處處皆景、城在園中”:
蘇州園林的當代敘事。
從牆內雅集到城市山水,蘇州致力於在公園城市建設中應用園林理念,如將借景手法應用於人民路綠廊的透景窗;讓虎丘塔成為古城天際線的視覺錨點;在社群嵌入“滄浪亭”式水榭、“網師園”尺幅窗景,實現“轉角遇園”。
蘇州虎丘塔古今同框 ©意蘇州       
“一園一品”:
蘇式生活現代版。
依託“真山真水園中城,人工山水城中園”格局,蘇州以“一園一品”策略,塑造拙政園的園林夜宴、網師園的崑曲實景,讓古典園林“破圈”現代生活。
蘇州拙政園夜遊活動 ©一天吃三碗   
“商業+自然+娛樂”:
自然樂園式商業綜合體。
2024年底開業的蘇州“Wide Wild外野”打造全國首個自然樂園式商業體,將首店品牌、創新概念店結合戶外草坪、騎行驛站等野趣元素,開創“商業+自然+娛樂”模式,為公園城市提供生態商業範例。
蘇州“Wide Wild外野” ©戴小西
“杭州不必建公園,
本就是在公園裡建城市。” 
2002年西湖景區打破藩籬、還湖於民的創舉,完美詮釋了杭州“詩畫江南、人間天堂”的城市底色。杭州本就應該是一座沒有邊界的天然公園,如同周錦虹先生的自問自答:“西湖與西溪算不算城市公園?不爭。”
杭州西湖 ©減肥也要多吃飯    
“全維智慧”:
杭州的未來公園公式。
2024年啟動的未來公園一期以國際化設計打造低碳生態核心,構建“都市綠洲”2023年開建的西溪金融島透過“三生共融”“全維智慧”理念修復溼地生態,以生態橋樑、水下隧道串聯棲息地,並設定觀鳥平臺與金融科技展館。
杭州未來公園(一期) 工程現場鳥瞰 ©杭州未科網
“一點一策”:
口袋公園即商業口袋。
杭州的社群鄰里口袋公園更新建設正在有機融合多種業態。2022年開始運營的武林裡口袋公園基於老舊社群改造,集社群美術館、共享辦公空間等配套功能於一體,並持續舉辦相關社群活動吸引年輕人融入社群生活。 
杭州武林裡口袋公園 ©不擺爛招商運營一體機   
美麗宜居花城,
廣州嶺南園林。
廣州在“國際花園城市”“嶺南生態城市”的交叉點打造“美麗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
廣州餘蔭山房 ©阿ture的日記     
環綠於民,
拆出來的雲端呼吸權。
廣州“環綠於民”工程結合進山通道和違法建設整治,將低效的城市灰空間轉化為聯通共享的綠色空間,拆出了一條漫步樹端、走在森林上空的廣州雲道。
廣州雲道 ©子原兄    
當公園學會飛行,
解鎖“低空+公園”無人機場景。
2024年,廣州市兒童公園打造無人機外賣配送航線,開闢低空觀光線路,無人機可以在遊客小程式下單後將外賣送到公園內的露天取餐點。
廣州市兒童公園的無人機外賣場景 ©廣州市兒童公園
在公園裡零碳實驗,
低碳技術結合嶺南文化。
廣州越秀公園作為零碳實驗性公園,利用多種低碳技術手段——將光伏發電板設計成嶺南窗花紋樣;引入中水回用系統,將廢水和雨水進行處理後用於植物灌溉;建立個人“碳積分”賬戶體系,將碳中和市井化為廣式生活哲學。
廣州越秀公園 ©落木xi    
回到最初的疑問,“公園城市”就是在城市中建公園嗎?
截至2024年底,全國有70餘個城市開展公園城市建設實踐。2018至2025年,從這些城市的公園城市建設行動可以發現,公園已從“城市配套”升級為“經濟介面”。
公園概念的轉型是城市從建設”邁向“運營”的時代發展縮影——公園城市不僅是“公園”和“城市”的簡單疊加,而是“公”——公共性,“園”——生態系統,“城”——人居生活,“市”——產業經濟的四字的含義總和。
我們可以從中國城市近年的實踐中觀察到,“公園城市理念正在推動“公“市的深度融合。
我們瞭解到,珠海正在以獨特的方式打造公園城市。珠海香洲區,這個年初被DeepSeek評為“中國最宜居的城區”,正在探索怎樣的創新模式? 
青年城市將持續追蹤珠海香洲區的公園城市建設,帶來最新報道,並啟動“公園合夥人招募計劃。
注: 本文年份以該城市官方公佈“公園城市”相關政策檔案的釋出年份為依據,具體檔案見參考資料。
發文編輯|Wenjin
稽核編輯Yibo
主編 | Sherry Li
 Reference

《成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成都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規劃(2018-2035)》 
《關於推進上海市公園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
《上海市“十四五”期間公園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武漢市溼地花城建設實施方案》
《武漢市2021年綠化工作方案》
《青島市公園城市建設規劃(2021-2035年)》
《青島市山頭公園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重慶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 
《重慶市城市綠化規劃(2022-2035年)》
《主城區坡地堡坎崖壁綠化美化實施方案》
《深圳市公園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暨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
《蘇州市“公園城市”建設指導意見》
《杭州市綠地系統專項規劃(2021-2035年)》
《杭州市區加快公園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
《關於推進廣州市公園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
《廣州市綠地系統規劃(2021-2035年)》
《白雲山及麓湖周邊還綠於民工程三年環境整治行動計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