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丨綠證即將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評《關於促進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綠證,高質量發展
2025年3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發改能源〔2025〕262號),首次明確綠證市場階段性發展目標,並從穩定市場供應、激發消費需求、完善交易機制、拓展應用場景、推動應用走出去等方面出發,全面激發綠色電力消費需求。
近年來,我國綠電與綠證市場規模呈現較快發展。特別是2024年我國綠電市場交易、綠證核發與交易規模均實現倍速增長。在此背景下,《意見》首次在政策檔案中明確綠證市場機制建設目標,具體涵蓋綠證交易制度、綠電消費機制、綠電管理制度以及國際互認等重點內容,從而指引中長期綠證市場機制建設方向。
在穩定市場供給方面,《意見》在已經建立的核發、交易、應用到核銷的全週期閉環管理體系基礎上,透過再次強調自動核發流程、可交易綠證範圍、核銷流程、跨省流通等方面內容,進一步規範綠證核發與交易管理環節。並重點明確了綠證核銷的典型情景,保障可再生能源環境權益申領和消費的“唯一性”,有助於合理控制市場中的有效綠證供給量,緩解供需不平衡局面。
在激發消費需求方面,《意見》從強制消費與自願消費兩方面發力,全面激發綠證消費需求。一是進一步擴大強制消費主體範圍,提出重點行業企業以及資料中心等綠電消費比重目標,鼓勵綠色工廠、綠色園區提高綠電消費比例。二是激發綠證自願消費需求,鼓勵企業透過打造綠色產業供應鏈、建設綠電建築和綠電社群、推廣綠色充電樁、研究建立綠色電力消費分檔分級標識等,進一步拓展綠證應用範圍。同時,還提出完善金融支援相關政策,綠證市場的良好發展將有利於金融機構開展基於綠證的綠色金融服務創新。
在完善交易機制方面,《意見》從價格、時間、空間、品類等多維度完善綠證綠電交易機制,促進綠電綠證市場產品更加豐富、交易機制更加靈活,以滿足各類使用者的差異化需求。其中,《意見》鼓勵中長期交易有利於提高發用雙方積極性。透過雙方簽訂中長期綠證交易合同,既可為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提供長期穩定投資預期,也可為綠證需求方提供可再生能源消納保障,以此共同促進可再生能源環境權益的長期且穩定兌現。但當前階段綠電交易的物理通道與機制通道仍待進一步打通。
在拓展應用場景方面,《意見》從標準體系建設、核算機制、認證機制等維度進一步完善綠證應用相關機制建設。其中,在核算機制方面提出“開展綠色電力消費核算服務”,在認證機制方面“鼓勵第三方認證機構開展面向不同行業和領域的綠色電力消費認證”。預計針對綠電綠證核算與認證的需求將被充分激發,具有能源電力服務技術與資質的綜合能源公司、數字科技公司、電力零售商等將優先進入相應領域。同時,綠證與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碳排放“雙控”、碳市場與碳核算等機制的深度融合將進一步刺激消費需求。
在推動應用走出去方面,《意見》將增強綠證的國際影響力作為關鍵內容。一方面,推動綠證標準的國際化,建立和完善基於綠證的綠電消費認證相關技術標準、規則、標識,並推動國內標準走出去。另一方面,加強國家交流合作,從增強綠證的國際認可以及培育國際影響力組織機構兩方面加大中國綠證國際影響力。
請登入興業研究APP檢視完整研報
獲取更多許可權,聯絡文末銷售人員。
點選圖片購買 “興業研究系列叢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