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末有優惠。
近日,新聞聯播突然以很大篇幅報道了最新的教育改革方案,這一次整整播報了十幾分鍾,力度之大非常罕見。
然後我找到相關檔案仔仔細細研究了幾遍,現在給大家一個基本結論:
這一次教育改革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甚至可以這麼說,改革開放以來,所有的教育改革方案加起來都沒有這一次力度大!
所以這一次教改帶來的將是對我們整個教育體系的顛覆性改革,這次改革將深遠的影響我們教育體系,影響我們孩子的未來。
下面對本次教育改革談談我的分析與理解。
1 為什麼會有本次教育改革?
說實話,我認為本次重大教育改革完全是被外部環境劇烈變化倒逼的結果。
原因1,生育率急劇下降。
我們現在整個教育體系是為每年1500—1800萬新生兒配置的。
但是從2017年開始,我國生育率就急劇下降。
2017年是出生1500人,到了2020年就只有1000萬人,到了2023年新生兒甚至跌破800萬。
估計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國每年新生人口也就是在800萬左右徘徊。

教育體系是為1500萬——1800萬新增人口配置的,現在新生人口卻只有800萬。
準備了兩桌菜,卻只來了一桌客人,咋整?
也就是說,現有教育體制存在的巨大的產能過剩,解決辦法只有兩個,廋身或轉型。
如果是走瘦身的路子,那麼就意味著我們目前1880萬教師規模未來至少要淘汰一半以上!
但是,我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經濟增速也將從過去的高增速變成中等增速,也就是每年GDP增速將從過去的6-8%,變成未來的4-5%。
如果是4-5%的增速,意味著每年只能新增800—1000萬個就業崗位,我們未來十年光是大學應屆畢業生每年就超過1000萬以上。
本來就業壓力都很大,如果再釋放800—1000萬教師到社會上再就業,就業壓力會更大。

如果考慮到教師具備的技能就是教書育人,讓800萬—1000萬教師到社會上再就業,估計大多數人都很難適應。
所以,從社會穩定的角度,只能考慮轉型的路子。
那麼該怎麼轉型呢?
原因2,AI帶來的人工智慧革命。
過去我們的教育體制整體屬於一個知識點傳授的體制,包括中考、高考考核的標準就是對知識點的掌握。
為了適應中考與高考的指揮棒,我們的教育體制就變成一種填鴨式教育,在規定時間內將大量知識點強行塞進學生的腦袋裡。
為什麼呼籲了這麼多年學生減負,轉型素質教育,卻收效甚微?
原因就是我們整個教育體系都是圍繞著知識點傳授而設計的。
只要中考、高考這個指揮棒還在進行知識點考核,那麼任何教育改革都不可能有太大的作用。
但是這種知識點傳授的教育體系目前正受到AI帶來的人工智慧革命巨大沖擊。

最近我與一些大學教師交流時發現,現在的大學教師都憂心忡仲。
我們的大學大多數專業還在延續知識點傳授的模式,這種靠著知識點積累的大學教育在AI面前簡直毫無意義。
人類的精力是有限的,你就是累死積累的知識點與AI相比就是一個渣。
所以,我們的教育模式必須轉型。
我們的孩子未來應該是熟練掌握、駕馭應用AI的人才,而不是把有限的精力大量浪費在無效的知識點積累上。
所以,對孩子全面的素質教育就在AI倒逼之下真正提上了日程。
簡單總結一下外界環境倒逼教育改革的結果:
因為生育率的急劇下降,導致未來幾年之內我們教育體系存在大量教師的閒置;
因為AI帶來的人工智慧革命導致我們教育體制也需要一個大的變革,從知識點傳授變成對孩子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
兩者結合,就意味著我們閒置的大量教師——包括大量過剩的數理化語文英語歷史地理的老師未來的出路就是轉型給孩子提供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