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育#多巴胺熔斷#與孩子共成長#教育#手機#遊戲#短影片
❝
最近學到了一個震撼到我的育兒方式——多巴胺熔斷,成功戒斷孩子手機上癮。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去年春節假期,我家沒有任何安排,我就同意兒子每天可以玩一個小時的手機。❞
❝
結果第一天還有點自控力,第二天、第三天就開始找理由拖延。一旦我沒收手機,他就會瞬間發怒,並質問我,憑什麼別人都能玩,就他不能?我就在想,手機到底有什麼魔力能讓孩子在短時間上癮,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為了搞懂背後的底層邏輯,從根源上把兒子拉回正軌,我翻閱大量書籍以及向他人請教,終於讓我知道了一個殘酷的現實,這是美國心理學家亞當奧爾特揭露過的。他說,行為成癮正在吞噬我們下一代的大腦,短影片的15秒高潮,遊戲的即時獎勵、社交媒體的無限重新整理。

這些設計帶來的多巴胺陷阱讓孩子的閾值越來越高,對枯燥、帶有價值的事物徹底失去耐心。每天刷短影片或者打遊戲超2小時的孩子,注意力缺陷風險增加67%,沉迷遊戲的學生中45%無法堅持完成30分鐘以上的閱讀任務。更可怕的是,過度依賴及時反饋的孩子前額葉比同齡人薄15%。
那究竟應該怎麼做?我的老師說,真正的遠見不是禁止科技,而是教會孩子與慾望談判、熔斷廉價快感,重啟深度思考。於是我給自家孩子定製了一套多巴胺熔斷的方案,不讓孩子沉迷在淺層次快樂的陷阱中。

一年過去了,我兒子不但能主動學習了,也不會沉迷於短影片、遊戲,親子關係也愈發融洽。這個正向迴圈讓我蠻有信心的。今天我就把我家娃實踐過的幾個能夠快速提升能量的方法,彙總成這條影片,很適合像我家一樣的普通家庭和普通孩子。有娃一族共勉。
戶外探索,開啟自然求知之旅
-
陪孩子去戶外探索,著名的芬蘭自然教育理念,即戶外探索能提升孩子的體力、腦力和眼力。
家門口的動植物園,週末去爬山騎行。每次我都會給娃準備一張探索任務卡和三個小程式,給孩子設計的那種戶外探索卡,上面會有各種動植物的特徵,孩子自己去觀察尋找,他就能在摘葉子看昆蟲的同時,把自然知識給學會了。這些體驗不僅能讓他們與周圍的世界建立更深的聯絡,還能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先從最簡單的做起,做一件事劃掉一件,不花多少錢,儀式感拉滿。
培養閱讀習慣,拓寬認知邊界
-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這是我家一直在堅持的事情,也是我認為普通家庭最值得的投資。這不僅能拓寬孩子的視野,提高認知,還能讓孩子在寫作時言之有物。閱讀理解和資訊提取能力也會得到提升。至於該讀什麼,可以問孩子喜歡讀什麼書,每天讀15~20分鐘。
陪伴觀影,共享知識盛宴
-
給孩子多一些陪伴。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真的很重要,而陪孩子看紀錄片是最不挑時間,最不挑家長的。這對於工作忙沒時間陪孩子的家長來說非常友好。像我們家,週末有時會在晚飯後陪孩子看一兩集。他在觀看的同時,既能提升視野,也能拓展思維。
名校參觀,種下夢想種子
-
帶他去名校參觀,這是讓孩子感受名校氛圍最直觀的方式。
我跟你講之前,娃每次聽到我講清華北大都毫無感覺。去了之後,他的變化是肉眼可見的。每次回來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他學習都不用我催的。名校那種濃濃的氛圍能讓孩子產生嚮往,會在心中埋下一顆希望的種子。但建議不要參加研學營,不僅收錢,體驗感還差。
運動賦能,促進全面發展
-
多帶孩子參加體育運動,這是恢復孩子靈性的營養劑,能促進大腦發育,提高記憶力,同時讓孩子學會堅持努力、團結協作等寶貴品質。
週末多陪孩子去打球、騎車、爬山、游泳等等。無論是戶外運動還是室內遊戲,都有助於培養孩子積極向上的心態。
END

關注我們
手機號|13711637898
讓我們一起培養有夢想的孩子!


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小編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