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都說“面養人”,但如果要認真一點說,還得是“發麵養人”。
這個發酵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像是平時脾胃就比較弱,挑食多,不愛吃飯的寶寶尤其要吃!
我今天給你們分享的這個——家常帕尼尼,就是一個很經典的中式發麵的方子。
你們吃過外面那種水光肌大饅頭吧,我覺得這個餅的口感一點不比那個差。
因為做的時候是提前給它分過層了,也不用拿刀切,輕輕一掰就能給它分開。
中間可以抹上醬料,加點肉、菜、蛋,就是最簡單的中式小漢堡了!
想要做出暄軟麵餅的姐妹,這個小技巧你們都能用得上。不用在發酵上花大力氣,一點鐵棍山藥泥,不僅能豐富營養,還能讓麵餅吃起來更喧乎。
剩下的這些都是和麵必備了,麵粉、酵母、砂糖和適量的清水。到了冬天我們家用的基本都是這種高活性的酵母,基本發得都挺好的。
老規矩啊,和麵的時候幹了加水,稀了加面,揉成一個還算光滑的大面團,靜置發酵到2倍大。
*到了冬天,發酵的難度也變大了。就可以把發麵盆放進蒸鍋裡,下面坐上40℃的溫水,靜置發酵。
發酵好的麵糰第一時間先排氣,之後切劑子,不用擀皮,直接用手按成不大不小的圓餅就行。
看好這步了啊,圓餅上噴油,兩兩合在一起,用手指按壓封邊。
做好造型的小餅隔水上鍋,不開火,就在這種溫暖的環境下繼續發酵10分鐘。
二發後的小餅可以開火去蒸了,水開計時蒸13分鐘後關火,繼續再燜3分鐘。
出鍋後的小餅你們直接吃也行,或者加上肉、蛋、菜弄成個小漢堡也好,吃起來更清爽。
我覺得最適合咱們中國人身體的,還得是這種中式的小麵點!
不僅養脾胃還很好消化,口感是那種很軟很嫩的,比饅頭更加鬆軟好吃。
如果你們早上上班早,來不及發麵的,也能提前一晚上把麵糰做好放冷藏裡慢慢發。第二天早上只要塑形,再上鍋蒸就行了。
它還特別適合放冰箱裡冷凍做備餐,想吃的時候就拿出來蒸一蒸,又get到了一個偷懶小技巧。
和上面那個重視帕尼尼一樣,這個可可愛愛的虎扒包只要蒸就可以了。
用新鮮的果蔬和麵,又加了牛奶一起發酵的就是不一樣。
配料裡更沒有什麼新增劑、防腐劑的,就是你自己在家做,原材料用的也是這些。
在裡面隨便夾點煎蛋、火腿、培根、生菜這些,隨便什麼肉和菜都可以。
主食、蛋白質和蔬菜都有了,輕輕鬆鬆就能搞定一頓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