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暢:泡泡瑪特旗下的Labubu聯名款被炒到了幾萬塊錢人民幣一個,它的股價也飆升了好幾倍。您是如何看待這種非常狂熱的拆盲盒的現象呢?
洪潔雯:大家都知道泡泡瑪特,不僅僅是在玩偶界,包括化妝品、買水果都有盲盒系列,甚至現在有些歐洲的航空公司也會推出盲盒服務,你花99塊錢不知道你要去哪裡,直接買盲盒,然後就去到一個可能你從來沒有聽過的城市。
盲盒現象從消費者研究的角度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第一個原因是盲盒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好東西。
2000年,有一個美國的神經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把兩組被試者放到功能性核磁共振機器裡,讓他們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喝飲料。
一組是每一次都喝橘子汁,另外一組是有時候喝白水,有時候喝橘子汁。結果發現在不確定的情況下,那些被試者更加興奮,更加上癮,非常期待。
其實我有一個同事也是消費者研究的專家,他每個週末都去抽盲盒,現在已經有200多個了。他要搬家,就送給了我孩子200多個泡泡瑪特。第二天他又去買了一個盲盒。
所以說,不是擁有的快樂,而是拆的瞬間的不確定性讓人上癮。現在有句話說“再買一個就收手”,已經成為社會上三大謊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