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十娘|再回首已是250年(一)

做公眾號裡的《紐約客》
戳藍字一鍵關注渡十娘
轉發也是一種肯定
文字|湖衣‍‍
編輯|渡十娘 
今天是美國立國第一槍250週年紀念。從去年起,整個萊鎮的生活中心就圍繞著慶典而轉。
Lexington Lyceum Advocate (萊鎮學園運動倡議者) 倒計時。每一天,萊鎮都有一個組織給倒計時翻牌,365天,365個組織。學園運動是19世紀初期美國著名的教育與文化運動,這個詞最初來源於亞理斯多德,19世紀美國大學稀少,學者們透過講座、研討以及成人教育等方式促進知識傳播和社會進步。1838年林肯在伊利諾伊州斯普林菲爾德青年學園協會發表了題為《我們政治制度的永續》的演說,警示暴民以及對法律的不尊重可能會摧毀美國。
而今天,日曆終於翻到了最後一頁。
萊鎮250週年慶典日程
250年前,大英帝國對殖民地美國徵收的茶稅引發了殖民地的反抗,銷茶、傾茶,抵制英國貨,殖民地美國與宗主國一步步走向分裂。1775年,英軍得到訊息:反抗者在Concord儲備了大量武器彈藥,決定前往Concord收繳。4月18日,Paul Revere星夜疾馳,在月色下穿越麻省廣袤的原野,給反抗者傳遞“英軍來了”的警訊。
Paul Revere夜馳報信。AI繪畫。
次日凌晨,英軍在萊鎮與殖民地民兵遭遇,綠野戰原硝煙瀰漫。儘管沒有人知道是哪一方先開的槍,這一槍卻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
凌晨3點,夜色正濃,僅僅1.5公頃的綠野戰原卻已經擠滿了人。紐約、新澤西、加拿大。。。。。。數萬人從四面八方匯聚在小小的綠野戰原,等待250年前歷史的再現。
老鐘樓的鐘聲震碎了萊鎮寧靜的夜,民兵從家中趕來,他們的妻子與孩子也趕了來。1775年的萊鎮是徹底的鄉村,放下鋤頭的農民拿著他們並不熟悉的武器,試圖在這裡對抗彼時世界第一的軍隊。

農民慘敗。綠野戰原留下了八具屍體,英軍繼續向Concord進發。這一次,丟下屍體落荒而逃是英軍–兩軍對峙時,英軍竟然先出現了恐慌。

揚基佬贏得了獨立戰爭第一槍的勝利。第一槍的250週年紀念,也是美軍250週年紀念。10:20, F15戰機劃過萊鎮的天空,11:20, 來自華盛頓戰區的四位傘兵成功降落綠野戰原。
傘兵空降,照片來自Lex250網站
下午兩點,黑鷹戰機的轟鳴呼嘯而來,愛國者日遊行正式開始。軍樂隊、西點軍校、儀仗隊、退伍老兵,槍騎兵。。。。。。參與遊行的現役軍人以及歷史方陣絡繹不絕。
從一戰到越戰的美軍,圖片來自LexMedia
來自西點軍校的學員旅,圖片來自LexMedia
第四軍團的如今有了女兵
與50年前相比,今年參與遊行的方陣多姿多彩,卻少了國家級政要。Boston Herald說川普會來,他沒來;謠傳奧巴馬已經下榻Concord,但也不見他現身。
老海軍與他們的潛艇
老兵花車
不曾缺席的是抗議。麻省大道的言論自由區,密密麻麻擠滿了前來抗議的人群。他們舉著“打倒瘋王”“法律才是王”等反川標語,看見人來,甚至會特意反轉標語牌,傳遞更多的反川資訊。而人們擔心的驕傲男孩(Proud Boy),並沒有來。
250年前,美國對一位國王說了不,250年後,它依然拒絕國王的存在。
與50年前不同的還有人。18年前,我來到萊鎮時,萊鎮已經是一個以亞裔眾多而聞名的小鎮。然而,75年前,萊鎮非白人居民只有89人。其中大部分是黑人。華裔,甚至無法成為一個類別。
萊鎮的第一支華裔組織萊鎮華協,成立於1983年。
待續
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的立場和觀點。

做最好的公號  做更好的自己
電影節專題
昨日更新:
   熱文連結:
    2024熱文排行榜:
移民主題:
十夜譚主題:
美國大選主題:
其他:
讀完請點"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圖片 I 網路
整理 I 編輯 I 渡十娘
清單內容來自 |湖衣
版權歸原作者 I 如有侵權 I 請聯絡刪除
生活中
總有些東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發現 I 家庭 I 樂趣
想每天與渡十孃親密接觸嗎?
喜歡?粉她!
有話想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