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十娘|歲月露著風

做公眾號裡的《紐約客》
戳藍字一鍵關注渡十娘
轉發也是一種肯定
文字|雨淨
編輯|渡十娘 

作者簡介

最近看到朋友轉發的一句話,非常認同:“知識改變不了命運,認知才能改變命運”。
度娘上的一條解釋是:認知就是大腦理解和處理資訊的過程。
我們從出生到死亡,心臟一直在跳動、眼珠子和腦子一起轉動、腳下生風,我們看到的、經歷的、品嚐的,都十分有限。藉著書籍、影像、藉著技術的各種革命,豐富了我們的閱歷和驚豔了我們的體驗。我們還是對這個世界,對身處的社會、對我們自己的身體知之甚少。
當飯桌上越來越多的朋友們拿出小藥盒,或治病、或進補的時候,一絲恐慌席上我的心頭。

從北京西四環打車去朝陽門的悠唐廣場。難得出租車裡沒有臭腳丫子味兒。司機提醒繫好安全帶,行程按導航指示的路線。
多少是因為當年學專業的緣故,我對聲音非常敏感。司機師傅厚重的男低音,一聽就是民族唱法和西洋唱腔的好坯子。這樣的聲音我聽著立刻想起帕瓦羅蒂、莫華倫、戴玉強了。這聲音應該待在舞臺上,而不是計程車裡啊。
從後視鏡望過去,司機不算年輕,眼角的周圍跟刀刻的一樣有幾道硬硬的皺紋。反正閒著也是閒著,路途遠,撩他兩毛錢的。
出租師傅屬馬,生日是情人節那天。再幹一年出租司機就要退休了。
師傅說從18歲那會兒,就有人說他聲音好,有主動帶著他去歌唱家李雙江家拜師求藝的。他說李雙江讓他學牛叫的聲音,他覺得太枯燥沒堅持住就放棄了。
有一次他還拉了一個男的,那人覺得他聲音好,立刻給一個在樂團當團長的姐夫打電話,非要推薦他去唱歌。這事兒後來也不了了之了。
在出租師傅二十多歲的時候,還遇到過一個文工團的女幹部,司機師傅覺得不能因為學藝還要賣身,就嚴詞拒絕了。用他的話說:”咱們那時候年輕,多正經啊。和現在的年輕人沒法比,他們是什麼都敢來“。
雖然上天給了好嗓子,但是師傅沒有用。他說他是從面的(微型麵包的計程車的簡稱)開始的。他的面的可能是北京最後報廢的那輛麵包車。
“如果說這三十多年對開出租有什麼感悟,那得說這麼些年下來,我覺得是人心大不如以前嘍。”
“擱以前,我中午拉一老頭,他問我吃飯了嗎?我說沒吃呢。他就說你給我拉到北京十條,到我家樓底下,把車停好了,跟我回家。我給你下碗麵,你再喝口茶,歇會兒,再幹。當然我不可能跟人家回家吃麵,我就說這麼個意思,你聽著心裡暖和。這樣的事兒,我不能說天天有,但一個月起碼能遇見兩回。現在可好嘛,遇見堵車,你跟乘客商量換條路走,他也同意,可到地方他就給你舉報了,不是說你繞路,就是給你差評。我就不明白這些人的心思怎麼這麼壞。反正我也快退休了,我不跟他們起這個急了,一律按導航走,堵死了我也不著急,我也不換路。”司機師傅有一段情緒激動的陳述。
到了北京朝陽門外悠唐的東門,59歲的出租司機師傅給我看了他每年兩次出門旅行的幾張風景照,他對那些舉著大炮筒子拍水禽、拍娘娘的老男人們頗有微詞:”我就用手機拍,主要是構圖。那些人是裝置好,又不是技術好。他們那是錢多,瞎造。“
在悠唐約見了和我一起從部隊轉業的D姐。鹿港小鎮的飯菜已經大不如以前,不過餐館能開這麼多年也算奇蹟。
D姐的祖籍是山東,爺爺闖關東闖出了名堂。她出生在北京,小的時候家裡是有院子和保姆的。後來家產都被沒收,家裡人都抬不起頭來。她15歲被送去陝北上山下鄉,即使曾經在北京的女子中學學習很好,她也不被允許上大學。她懷揣著一個回北京的夢想,在陝甘寧一帶兜兜轉轉,改革在持續著,環繞良久,四十多歲後D姐才以大學教師低調成中專教師調入廊坊、潛入北京。
聽著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看著D姐滿頭銀髮,以及掛在臉上的那絲苦笑,我竟有些心疼和唏噓不已。
我95歲的婆婆工作、生活、退休在頤和園附近的一個機關大院裡面。據聽說老同志如果生病,行動不便,可以向老幹部局申請一個領盒飯的福利。盒飯是機關食堂配好的,有葷有素、主食搭配,價格僅四元。
但是申請這個領盒飯的福利需要由本人寫申請,還要有機關醫院開具的證明,而且老幹部局的工作人員還要登門拜訪、查驗真偽。
前兩天我婆婆感冒後體虛,在家裡逼仄的小陽臺上鍛鍊,不慎跌了一跤,所幸無大礙。為了盒飯福利,去醫院做了檢查,婆婆也寫了申請。據說盒飯申請已經進入流程,什麼時候批覆還不得而知。
看著我婆婆的兒子臉上覆雜的表情,我琢磨著這個盒飯福利難道不應該無償分發給超過90歲高齡的老人嗎?這才是花小錢辦大事,彰顯尊老的制度自信嘛。
年近80的我娘是個閒不住的人,經常要在微信運動裡面看親戚朋友誰的步數最多,且我娘一直都爭取每天走它一萬步。於是我孃的身體最近向她敲響了警鐘。兩週前,我娘突然右腿不聽使喚,無法起床、無法自己穿褲子、更是自己穿不上襪子。我86歲的老爹一陣慌張,幫我娘穿了襪子後,非常憂慮地給我打了電話:“哎吆,你媽身體出了狀況,這個咋辦?”
幾年前我也有過一次完全不能起床,在床上忍著劇痛騰挪的經歷。確實是我們的身體就是在你不經意時,給你敲響警鐘,告訴你的身體並不是由你來做主的,而且也不允許你毫無節制的揮霍。
從我父母的對話中我還發現他們已經在網上購買了三無產品的苗藥用來止疼。我立刻找我過去在部隊醫院工作,這些年對尋醫問診頗有經驗的好友詢問腰腿疾病的診療。她推薦北京豐臺區的一個部屬醫院,還推薦了一個在行業裡頗有建樹的專家。
現在看病掛號都要下載APP或小程式,登記身份時驗證碼時長一分鐘,手忙腳亂也沒有搞定。第二天起個絕早趕到我父母家,用我孃的手機掛了80元的專家號,打車去了醫院。透過安檢後進入醫院門診的宏大建築裡,把一瘸一拐、疼的呲牙咧嘴的我娘安頓到座椅上,我一路小跑去交掛號費、再拽著我娘去骨科候診。
叫到我孃的名字,我們到了第三診室。我和主任搭訕說是朋友介紹的。醫生是個年輕的,看上去也面善的大夫。他很誠實地說:“嗯,主任出去了,我替他一會兒”。我掛了骨科最貴的號,大夫不是李逵是李鬼這事兒讓我心裡非常彆扭。像我娘這樣的病,也不是大夫目測就能判斷的。我們約了當天晚上的核磁。
最終我麻煩我的好友去醫院幫我去取我娘腰部核磁的片子。她又掛了號,讓骨科大夫給做了診斷。好在我孃的腰腿吃止疼藥、休息就能恢復,所幸我孃的腿疾不嚴重。
“樹上的花都開了,急死我了”。我娘和我說。希望樹上的花開得時間再長些,等著我娘可以輕鬆邁開腿去欣賞。
文中照片都是作者本人拍攝
做最好的公號  做更好的自己
電影節專題
昨日更新:
熱文連結:
    2024熱文排行榜:
移民主題:
十夜譚主題:
美國大選主題:
其他:
讀完請點"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圖片 I 網路
整理 I 編輯 I 渡十娘
清單內容來自 I 雨淨
版權歸原作者 I 如有侵權 I 請聯絡刪除
生活中
總有些東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發現 I 家庭 I 樂趣
想每天與渡十孃親密接觸嗎?
喜歡?粉她!
有話想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