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純屬意外!關於我的第一臺V8是大眾輝騰這件事

CHH ID:bo0110
純屬意外-關於我的第一臺V8是大眾輝騰這件事

老壇友們可能還記得,過去幾年我陸續發有E46、E82等車的整備貼;老車已經走進了我的日常生活並讓我深入其中無法自拔,從2018年到現在,每年我都會購入一些經典車型並完成整備修復,我小時候的汽車夢正在被逐一實現。
回望2024年,這臺輝騰值得拿出來單獨一說!
然後先給大家打個預警:多圖!多字!過程曲折!文章中還會穿插一些我對驗車、整備修復常見問題的看法和做法。閱讀很費時間!建議大家安排好時間再觀看!

本文閱讀目錄:
Part.1:選車過程
Part.2:收車過程
Part.3:整備過程
Part.4:一點感受
Part.5:圖賞收尾
Part.1:選車過程
如果大家有注意到文章的標題,那應該當時就有了遐想:為什麼這臺輝騰的到來會被叫做意外,那這就要從選車的過程開始說起了。
(以下部分車輛圖片來源於汽車之家等網站,特地提一嘴,以示免責

在過去的幾年裡,我手裡持有率比較高的都是一些短小靈活的車型,“鋼炮”不敢說,但它們都一定是充滿了獨有的駕駛樂趣的車。既然是玩,那4缸\6缸發動機玩幾年之後總想著向更大的缸數進發;接下來,那肯定是要上V8要上V10甚至V12的嘛。未來擁抱純電的機會還有很多,但是體驗大缸數、大排量老舊燃油報廢車的時間沒幾年了!所以我就想,這次一定得從V8起步了。
8缸車很多,有意思的也很多。我腦海裡第一個出現的就是BBA傳統三豪強:M3(E9X)、C63(W204)、RS5 (8T3?8F?對奧迪車系瞭解甚少,歡迎補充)。這三臺都是非常經典的大馬力大缸數運動車,也應該是很多人的第一臺V8。

然而我的理想狀態是在每種不同的出行需求下,都有一臺有意思的車型能勝任這個出行的需求。為了滿足“專車專用”的理想,我甚至我還專門買了一臺廣西本地的特產-寶駿E300來放在公司樓下當午間空調房午睡……

(我的專職午睡車……防止在辦公室午睡打呼嚕吵到隔壁的同事)
那麼我的出行陣列裡面,非鋪裝路用的SUV有了,短途出行的小型運動車有了,那感覺我應該再有一臺經典的,至少有8缸的D級行政車,用來跑高速出遠門(其實都是藉口,就是不玩老車不修車手癢)
說到行政車,主流的車型一定繞不開78S這三個字元,就是寶馬7、奧迪A8、賓士S。我最痴迷的車型年份大概在1998~2008年之間。這個年份裡,寶馬7系在售的是底盤代號E38和E65\E66的車型;賓士在售的是底盤代號W220和W221的車型;奧迪A8在售的是底盤代號D2和D3的車型。
有整備E46和E82等車型的經歷在前,外加這幾年幫助不少車友解決一些修車的問題積累了經驗,我在選車的時候,首選肯定還是“巴伐利亞發動機製造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車型;畢竟修起這個品牌來,我也能算是輕車熟路了;並且寶馬官方的各類輔助工具、電子零件目錄我都用的非常熟悉,日常也經常跟這品牌的零件渠道商保持著聯絡。
那麼我的選車第一目標,就是寶馬7系……。這個年份的7系是底盤代號E38和E65\E66的車型。朋友在前兩年已經先行入手了E38,持續整備中,但E38的設計語言我可能年齡不夠還沒能get到它的點。


(圖為E38)
相比之下,我就更吃E65\E66的顏;並且都說這代7系是唯一一代銷量超過S級的7系,值得體驗一番。

(圖為E65\E66前期車型)

(圖為E65\E66後期車型)
E65指的是短軸車型,E66指的是長軸車型,兩種軸距車型都有份前後期的外觀;前期外觀有下眼角,後期外觀則是一體化風格,總體來說前期更純粹,後期更現代化,我把目標鎖定在了前期車型,後期做備選,然後就開始去找E65\E66。
Part.2:收車過程
收老車的過程是比較痛苦的,基本上原車主\車商拍出來的“照騙”成色都非常的漂亮,但是現場看車又是另一個情況,當然這是很正常的事情,20年車齡的車,整車老化的程度都會很高,所以對車輛本身的成色預期不要太高就好。

可以先說結果:我花了將近4個月,橫跨三個省跑了好多趟才最終收到了車。中間光是路費住宿伙食費就燒掉了幾K的經費,每次出門都是滿心期待然後失望而歸最後心在滴血。

接下來就挑看車過程中比較有記憶點的車跟大家分享一下經歷吧,本段章節很長很囉嗦,建議配爆米花觀看。

首先聯絡上的是一臺朋友的朋友的車,雖然不是8缸的型號,但是車況報過來的時候亮點就是表顯里程少,價格不貴,又是同城,所以就打算先去看了車再說(呵!男人!)。
對於看車驗車,我自己喜歡分兩大步走:初檢和複檢。初檢我會檢測漆面數據、扒開座椅護板和地毯、檢查車輛線束;初步排除掉重大事故(四梁六柱損傷的國標大事故車)、水泡車和火燒車的嫌疑。另外會調出車輛的出險記錄、4s保養記錄、雲端公里數等資料用以佐證表顯里程數。若以上都沒問題,則進入複檢步驟。複檢時我會用內窺鏡看發動機狀況,確保沒有發生拉缸;升起車輛對全車的機修件、底盤件狀態做個評估,大致確定整備所要花費的預算。同時在確認購買意向後,一般也會再請第三方機構對車輛進行復檢,減小出問題的機率。

這是一臺銀色的730LI,後期版本。表顯里程10萬公里出頭。看四梁六柱和玻璃都沒有什麼重大事故,發動機變速箱很順暢,就是發動機的氣門聲音有些大,估計間隙大了,後期得折騰一下。

但是這臺車有個明顯的問題就是內飾成色對不上表顯里程。

可以看得到雖然真皮成色很不錯,但是有類膚塗層的地方掉皮嚴重,門檻條基本上都已經是戰損級別了。當時我預估實際里程應該過了20萬公里……因為現車主買這個車的時候沒注意這些,現在聽我這麼一說也很懵逼。在這個前提下,決定先回家冷靜一下,仔細研究研究。
回到家之後我調了4s的保養記錄、雲里程記錄和這車的出險記錄……發現這個車2014年的時候到4s保養時登記的里程就已經16萬公里了……然後從2015年之後,里程反倒變小了……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髮生了什麼事。

最後現車主追問了前車主,就差帶刀上門砍人了(前車主也是互相認識的朋友)。前車主才老實交代:在2014年的時候換了個發動機,所以就調了表,當時先調低了2萬公里,然後又調回了幾萬公里……也就是說實際上這個車累加起來里程現在應該要接近30萬公里了!所以難怪內飾成色不對,但發動機狀態還挺行……

後面這兩個朋友就不知道怎麼溝通的了。現車主心一狠,車也不賣了,準備全車拆空打散修復一輪(也是一位老車修復中毒患者)
在本地都沒有合適車源的情況下,我開始往廣東方向找車,廣東地區車源應該比我們本地多多了(羨慕富饒之地)。
第一臺確定的目標是一臺黑色的E65,型號745i,V8機器4.4排量,加規車型(之前在車友群瞭解過,美規、加規、歐規、日規這些規別的車主普遍反饋:可能由於防火牆和隔音材料不同,這幾個規別的E66\E65沒有內飾那種嚴重的臭味。關鍵詞“寶馬臭臭膠”,如果以後有壇友要玩老寶馬,那這是知識點,要考!)。另外這車全車做過系統的整備,有完整的整備清單。這臺車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整備的部分,包括髮動機變速箱這些都已經打散重組了,能省下不少錢,各方面都挺理想。在車主的配合下我也提前查詢了這車的出險記錄和雲端里程,都很OK沒有什麼問題。於是乎找了個週末,我就出發了。
出發之前,除了常備的漆膜儀、手電筒、診斷電腦三件套(其實我還會帶內窺鏡……但我的內窺鏡掛掉了)之外,由於這臺車有系統的整備,做了個驗車清單方便核對車況。

(驗車清單截圖)
還好對方車主也是個人賣家,要是在車商那裡掏出這清單來,保不齊我連店門口都出不了了

(早上8點多鐘的動車,3個半小時就能到深圳了)

(到了深圳,一刻鐘都沒耽誤,直奔看車的地方)

看到這臺車,第一印象還不錯,漆面大體上還能看,內飾部分有明顯的磨損但還是正常水平,然後我就開始了驗車……沒意外的話接下來就要出意外了。
測漆面數值、排除水泡火燒很順利,初檢還是挺滿意的。但不知道是不是跟我八字不合,在查驗機艙的過程中,這車引擎蓋直接無法開啟,拉手卡死在關閉狀態,就是開不了機蓋……沒辦法只好先路試……路試的過程中發現發動機故障燈常亮,消除故障碼後故障燈依舊,讀碼能看到混合器體系的故障碼,那就跟氧感測器和三元催化器,甚至跟發動機的工作狀態有關係了,這些問題可大可小,後期處理起來成本不一定能控制住。另外發現就是車機已經是定屏長期宕機的狀態。
路試完畢車主表示機蓋這個問題現在不處理的話他未來也沒法正常用車,乾脆就直接在附近修理廠當場修了。趁著這個空隙我也讓深圳的車友送了個內窺鏡過來,想確認一下看不到的前後梁頭的狀態。在花費了一個多小時、拆了主駕駛側的前輪內襯之後,修理廠的師傅終於手拉到了機蓋開關……可以繼續驗車了。機艙能看到的地方跟整備清單都能一一對應,沒有什麼問題。就升起來看底盤的時候比較失望,底盤件整備的時候很多重要的部件如避震桶芯、擺臂等都用的是國產品牌配件……不是說國產品牌件不能用……但它的壽命和質感跟進口品牌和原廠確實有明顯差距。看到這裡,聯想到發動機故障燈常亮的問題其實我是有點小失望的。

在驗車接近收尾的時候,內窺鏡也過來了。先是看了大梁頭的內部,感覺有修復和鏽蝕,疑似事故修復痕跡。收老車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車架得是好的,如果車架有問題,特別是四梁六柱這些關鍵部位受了傷,影響日後的行駛安全,那未來修復得再好也總有缺憾。
看到這裡其實我對這臺車的熱情已經被澆滅了,綜合之前發現的那些情況,在經歷了激烈的思想鬥爭後,我還是決定放棄這臺車。(後續在看別的E65\E66同一個位置的時候發現很多同款車型這個位置情況都差不多,看來是當年原廠工藝的問題,不是有事故)
中間幾個月的時間,我看了很多本地外地的車源,已經到了相當麻木的狀態。

在酷暑的某一個週末,打定了主意,再去廣州看一臺特殊的E65,如果再不合適,就放棄這臺車。為了儘量出去一趟能看更多車源,我開始在各平臺搜同級別一些有意思的車型,然後平臺給我推薦了臺輝騰,車子在東莞,價格十分便宜,照片看起來也都還不錯,反正都出門了,也順便過去看看。所以今天一天時間我要跑廣州+東莞兩個地方。
廣州的這臺E65是一臺情況特殊的車型,車子外觀是少見的牛津綠色,美規車型,4.4排量V8機器。車主對這臺車已經做了基礎整備,但是前段時間發動機出了點問題,現在已經無法正常行駛,拿回來就要大修發動機,所以價格只要了個比報廢車貴不了多少的價格。瞭解完詳細車況之後我做了個預算,原本我就有打散發動機變速箱的打算,那麼這臺車只要內飾過得去,那麼還是值得收下來打散修復的。臨近出發時,我甚至已經聯絡好了拖車和修理廠,打算如果合適的話就直接秒走然後進廠大修了。

(週六的早晨,天沒亮就出發了)

(每次看車的時候都不能少的三件套)

(三個多小時就能到廣州)

下車後直奔目的地,E65\E66這個車屁股還是很好認的

(車子以這個姿態停在這裡很久了)
實車跟描述的基本一致,因為發動機的問題趴窩在這裡很久了。原廠的牛津綠外觀確實有氣質,即使鋪滿了一層灰,還是難掩優雅。

大V8安靜的躺在機艙裡,因為後期肯定需要大修,所以發動機蓋板這些東西之前拆下後就再也沒裝回去,整個機艙沒有什麼好看的,我就重點看了一下前梁有無受傷修復。重點還是要看看這套內飾是不是還過得去,畢竟要買的話花的就是買車架+內飾的錢。

內飾方面總體情況符合大里程老車的特徵吧,不算成色好,但也是正常這個年份的車應該有的水平。總體來說對比車主拍的照片,實車內飾不太能達到我的預期,遂沒衝動,決定既然都出來了還是把原計劃要看的車看完。其實也是想再給自己一點緩衝的空間,因為後面要去看的輝騰並不在我的購買目標內。
接下來我馬不停蹄出發東莞……看一臺價格很便宜的輝騰。託看車的福,我第一次坐高鐵二等座……日常都沒有什麼機會坐過二等座,純屬土鱉哈哈哈哈哈哈哈

下午我到了東莞常平,從動車站再到看車的鎮子還要一段距離,果斷滴滴,經過的路上都是各種廠房。

這是臺3.2的輝騰,前期版本,還沒有開始整備。按理說我立的flag是非V8不買,但這臺又是因為便宜,我才過來看的(呵!男人×2)。
圖片上大家應該也都能看到明顯成色比較一般,就是正常的無整備大里程二手車狀態。車主大哥也爽快的表示,車是剛收到的,價格低就是因為沒有整備而且成色一般,價格跟車況能對得上,看得上就帶走,看不上未來他再開始整備。
這車內飾成色確實就很一般了,在網上溝通的時候我看到的這車的內飾圖都是夜間拍攝的……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我已經做好了心裡預期,但看到真車還是震驚了,看圖吧。

頭尾燈也明顯老化了,色差比較嚴重。

在這樣的成色下,機艙沒有什麼看的必要了,基本上滿倉都會是老化件。由於附近沒有修理廠,我提議試一下車,車主大哥爽快的答應了。
在試車的過程中,讓我比較意外的是內飾外觀都這成色了,怎麼我還能感覺到明顯的舒適性?好歹我也是“見過世面”的人,家裡2015年的時候買過F02的7系,跟F02對比起來怎麼這老爺子還更舒適呢?這不合理啊。底盤能感覺到松曠,但整車還是能被老化的底盤件拉住,還能體驗到濃濃的德味!這不合理啊×2!!!!!試車完畢,再次審視內飾,完全能想象到這套內飾如果是在健康的車上,會是什麼樣的質感。這不合理啊×3!!!!!
我完了,我TM完蛋了!好像被輝騰種草了!這種感覺就像《突然間的自我》,又像渣男撩妹,就是那麼突然那麼不需要理由!
但是……現在看的這臺輝騰明顯成色不達標,只能先告別大哥,趁著人在廣東,找找些別的輝騰車源。在找車源之前,我還需要大致的瞭解一下這臺車,一些有意思的點我會一起放到後面的篇幅跟大家一起分享。
說幹就幹,決定試試輝騰的我,坐在東莞橋頭鎮的某一間咖啡屋裡,開始瘋狂的電話和微信,發動我認識的車商、車友,幫我找輝騰的車源。
經過一輪資訊的篩選彙總,我看上了一臺在深圳的輝騰。黑色車身,灰色內飾;最古早最原始的前期版本,正兒八經的“帕薩特”外觀。4.2L排量V8機器;看“照騙”覺得整體成色不錯,但價格的話則是要剛才看的這臺2倍的價格。有意思!這確實有意思!簡單聯絡之後,我立即動身前往深圳,約了車商隔天早上看車。

(晚上車次選擇有限,跑到東莞東站來坐車)

(好久沒坐過綠皮火車了,小時候在我老家經常有機會坐這個)

(到達深圳已經晚上九點多了)
這一整天時間,我從南寧→廣州→東莞→到深圳,一看步數兩萬多步了,今天運動量達標!
一夜無話,靜待日出!第二天一大早,車行一開門我就到了車商店裡。見到了這臺車:應該是最早一批輝騰之一。2004年的車,4.2排量。表顯里程16W多公里

看到車的那一剎那,這老化發黃的燈罩讓我的心一沉!完蛋這臺看來又是要翻車了!這大燈都這樣了……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來都來了……我先開啟車門看看內飾吧

哎等等!這個內飾!認真的嗎?!

這個內飾完整度和磨損程度真的很不錯啊!

哎不對,這車商兄弟拍的真的不是“照騙”啊!

這個原始成色我看行啊!接下來值得上驗車全套流程!!!

從側面目視漆面,感覺好像還行。
先做個初檢。先用漆膜儀把漆面打了一遍,有點點驚喜,全車原漆的比例達到了70%以上!除了左右右後葉子板、右前車門有點補漆之外,其他地方都是原漆,完整度挺高,四梁六柱也沒有什麼明顯的問題。地毯、轉向柱、座椅支架這些地方沒有看到水泡的泥沙痕跡。最後就是車身明顯的塑膠件、大線和有膠布包裹的地方我也過了一遍,沒有發現什麼明顯的火燒痕跡。

(內窺鏡複檢四梁六柱中)
正在測漆面的同時,三方驗車師傅也過來了,開始忙活。而我開始調取出險記錄和雲端里程。出險記錄挺優秀,最大的理賠也就一次6000多塊錢的記錄,用來補漆了。說實話這個級別的車6000多塊錢的出險可算太低了。遺憾的是4s的保養記錄沒調到,同時因為車輛年份太早了雲端也沒有什麼里程資訊,無法佐證表顯公里數。
老車的公里數這東西吧,除非這車源的賣點就是極低的公里數,否則基本上表顯里程就是看著玩,圖一樂,別太當真了。只要機械狀態、內飾磨損程度等因素大致對得上其實就差不多了,我個人認為不必糾結。
當然,想要老爺車有個好狀態,光靠基礎車況是不夠的,後期的整備更重要!畢竟車就算放著不開,零部件都會有老化、氧化的情況。原始車況好,完整度高的話,首先能保證的是車架(四梁六柱)好,最基礎的安全性和穩定效能得到保障,另外還能讓咱們後期在整備過程中能儘量減少這裡缺個螺絲釘,那裡少個小支架小配件之類的事情發生,最終整備完的效果也會更完美。
三方複檢花了一些時間才完成,複檢的師傅在細緻的排查後,佐證了無重大事故、無水泡無火燒的車況。
在試車環節,我體感上能明顯感受到這臺車跟之前試的那臺3.2的輝騰是天差地別的。因為還沒打錢交易,所以我沒敢使勁踩油門,動力輸出方面,整個車給我的感覺是“綿密”二字。起步並沒有竄出去的感覺,但不論在什麼速度下持續加油門,發動機都一直在回饋動力,推背感輕微但持續。變速箱的表現在一般水平,6AT在當年算是旗艦配置了,但現在開起來能明顯感覺到換擋的動作和大油門下偶發的頓挫。這車底盤的整體性很強,四條氣減在預設模式下也儘量過濾掉了路面多餘的震動,確實像點百萬級行政車的樣子了。
這時候我心裡有一個聲音:就它了!狠狠拿下!
當然,接下來還有幾件事要完成:
1、內窺鏡檢查發動機缸內狀態,減小大修風險
2、確認車輛機艙和底盤件的狀態,大致預估整備成本

(V8機器把機艙佔的滿滿的,但發動機蓋板上面的“V8”字標沒了)

火花塞挨個拔出來,內窺鏡看看缸內有沒有拉缸。情況是缸壁順滑,無拉缸現象發生,活塞頂部有一些積碳,但整體非常乾淨,必定是一直精養的結果
在買二手車的時候,不論是情懷車也好,正常的二手車也罷,咱們都沒有長期駕駛試車再決定買不買的機會。所以沒有辦法一次性的發現車子存在的問題。對一臺二手車的發動機來說,漏油漏水那些都是小事,只要不拉缸,那至少避免了大部分需要大修發動機的風險了,所以每回要收什麼車,我一定會用內窺鏡確認發動機的狀態。
最後上架驗底盤!重大失誤沒有記得拍照……這臺輝騰底盤還挺乾爽,底盤件摟了一眼心裡基本上也有了底。
沒問題,就它吧!我決定拿下這臺意外之選!
接下來就是付款,手續交割。上午十點鐘到車行看的車,下午兩點多鐘搞定完所有東西,開始出發回廣西。

先在加油站完成一次高消費,然後準備上高速刷一刷油耗

(坐進車裡,一股濃濃的古董味襲來)

(666公里的回家路,估計又要隔幾個服務區就睡一覺了)
這儀表資料……顯示我剛才在深圳市區裡開了一會……平均油耗33.5L\100KM哈哈哈哈哈哈嚇人

(美麗的深中通道)
回程中,我給6碟CD機換上了我自帶的CD碟片,全是八九十年代的粵語金曲。在粵聽粵,跨海飛馳的感覺太棒了。缺憾就在於這臺前期輝騰配的是藍寶音響,還不是被大家盛譽的丹拿,但應付我這個木耳,也足夠了。

(服務區停靠休息)

(高速上定速120表顯油耗10.6……這比卡宴3.6省油啊)
全程到家,我就一個感受:四平八穩,太過舒適!!!!!!

Part.3:整備過程
在開始整備的篇幅之前,我們先來重新認識一下輝騰這臺車吧。
對以前的我來說,“輝騰”這兩個字只存在傳說裡和段子裡。
傳說中,它是大眾最貴的車之一。它跟賓利同平臺,每一臺都是半手動打造;它鈑金誤差極小;為了生產它甚至大眾專門建了一座透明工廠,每生產一臺就要虧掉2萬8000歐元……
在段子裡,它是“你見過12缸的帕薩特?”“還真有XX買這個?”“不怕賓士和路虎,就怕大眾帶字母”的低調神車
輝騰的生產,確實在整個大眾造車史上是一個重大的事件。
在國內,常見的輝騰車型按外觀分大致可以看成有前期、中期小改款、後期三大類。座椅數量上也分有四座和五座版本。

(前期款車型,我這一臺就是最前期的版本)

(中期小改款車型,頭尾燈和前槓鍍鉻條有細微差別)
前期、中期的輝騰在視覺上更接近帕薩特B5甚至後來的帕薩特領馭外觀,當年段子也就是取材自前期車型,真的太像帕薩特了!(小插曲……甚至有我一個朋友把這車認成了桑塔納!不是,你認成帕薩特就算了啊認成桑塔納是個怎麼回事啊喂!)

(後期車型)
而後期車型在觀感上則更加接近2012款之後邁騰的外觀……(邁騰也是帕薩特嘛,沒毛病,歸根到底還是像帕薩特)
跟寶馬E65和E66一樣,其實輝騰也分長軸、標軸兩個版本。長軸距版本比標軸版本軸距要長出120MM,讓後排又多出了個把拳頭的空間來。

收車那天我倒是忽略了這個區別,回來過完戶了才發現我這臺是標軸版本。雖然網路車手們都說標軸好開操控強一些,但是我覺得吧既然都做行政車了,好像也不用把操控放在第一位了,有機會的話想體驗一番長軸版本。
在輝騰銷售的那幾年裡,大眾為他搭配過多套動力系統。單發動機就有3.0 V6、3.2 V6、3.6 V6、4.2 V8、6.0 W12汽油發動機;3.0TDI V6、5.0 TDI V10的柴油發動機。3.0、3.2和3.6排量的汽油機,用的是大眾集團的明星發動機→VR6,這機器技術成熟、耐用,但用來拖動這2噸多的車說實話是比較吃力的,很多車主都反饋這幾個排量的輝騰開起來比較肉。在國內在售的柴油車源裡,5.0 TDI V10的輝騰實在是太少了;3.0 TDI的柴油輝騰倒是還有一定的保有量,但維保成本也相對汽油機高一些;汽油發動機油費貴了,配件相對便宜一些,柴油機油費便宜,但配件成本相對高一些,車價也更高,綜合核算下來,總投入都差不多,兩種動力形式誰都沒佔到便宜。

4.2 V8是我個人認為的輝騰裡面的黃金動力,最高輸出可以達到335匹馬力和至高430Nm扭矩。日常既沒有W12高昂的維保成本,又有超越3字頭排量V6機器的動力,在正確養護的情況下可靠性也還行,是一個不錯的選擇。W12的話……未來有機會體驗一下Q7或者途銳W12吧。
在變速箱方面,大部分輝騰搭載的是6AT變速箱,這個變速箱其實也是百萬級別的車上常見的型號,即採埃孚的6HP19變速箱,寶馬7系E65\E66\F02前期都有搭載它,也算是那個年代的豪車標配了。
在2025年的今天,這臺20年前的老古董如果還要說配置的話就有點被市面上各種新車扎堆暴打的意思了;但在20年前,大眾還是比較厚道的堆了配置。在我這臺4.2車型上,配備了全時四驅系統、著名的託森差速器、空氣懸掛、自動大燈、自動雨刮、電折加熱後視鏡、電調加熱方向盤、電吸門、自動防炫目後視鏡、自動分割槽空調、多功能方向盤、原廠大屏+6連CD、後排娛樂系統、N向調節通風加熱座椅+四座按摩等等等等……坐在車上主打一個體驗感拉滿。
接下來開始整備吧!
先從外觀內飾開始找問題:

車身上的原漆比例尚可,遠看還過得去,近看會有小瑕疵;但前車主多次拋光,目前漆面已經很薄了,再次拋光的話很可能會拋穿漆面,所以漆面上一些小瑕疵暫時無法處理。如果要重新噴漆,單獨噴漆某一面必定會有色差,很難看;而整車重噴會浪費車身上的原漆,目前我還在糾結中。

(氧化的燈殼和內裂的內尾燈)

(明顯老化的大燈罩)

(以為挺新但已經爆漆起泡的輪轂)

(塌陷的後排座椅按鍵)

(髒汙的腳墊)

(行駛過程中差點掉下來的後視鏡片,開啟後視鏡一看原來是打膠固定的……從深圳幾百公里回來它竟然沒飛走也算是奇蹟了)

(老化的原廠中控大屏)

(類膚材質被刮花的儀表臺左側蓋板)

(磨損的主駕駛頂腰位置)

(磨損的主駕駛坐墊)

(磨損的副駕駛頂腰位置)
機修和底盤方面是這次整備的重點,但是非常非常可惜,因為年底太忙,檢查和開始動工的時候都沒能留下太多的圖片記錄,還好常去的修理廠很清楚我的整備標準,全程按高要求來,我也只能透過口述的方式去分享給到大家。
前文有提到,這臺輝騰的發動機狀態還不錯,除了常規的小滲漏之外,沒有出現拉缸的情況;在到我手後將近2000公里的長測中,也沒有發現有燒機油之類的情況產生,按理來說這個發動機不需要進行什麼大的維修。而變速箱方面,這臺6AT變速箱工作到現在這個里程,開始有些輕微的打滑還有頓挫了。
只要預算夠,玩就玩極致的想法在我腦海裡不停地迴轉;最終我決定把發動機、變速箱全都打散重組,恢復到接近原廠新車的動力輸出狀態,我十分期待這套動力總成在健康的時候的表現。
底盤方面整備的重點就是更換老化的擺臂、襯套、空氣懸掛系統。
那麼這次整備上的大方向就是:外觀簡單清理,內飾細節修補,機修打散重組,底盤恢復緊緻。
老爺車到手之後的維修整備,一直都是一件豐儉由人的事。
玩老車的這幾年,我接觸過各種各樣的車友;因為每個人對車的需求和用車標準不同,所以每個人對“玩車”,對“整備”的概念定義都是不同的。
有人追求短時間內體驗某款車,體驗完就出掉,無需做太多整備,完成“集郵”的快感;有人追求花小錢辦大事,花最少的錢買到最高配置的車,車況能動就行,能用的東西繼續用,壞了再說;有人以改代修,省錢的同時在老車上玩出新花樣;還有人像我一樣主打鋪張浪費,想盡可能的還原一臺經典車出廠時候的質感。這些玩法不分對錯,量力而行無可厚非。
下面是整備期間的一些記錄

(落下來的發動機,即將要打散重組)
(V8就是佔地方,不落下來的話拆個氣門室蓋都費力)

(長期被機油浸泡,金黃色的機體)

(拆下的8個活塞,對應8缸身份)
周邊件拆空之後能看到機器的原始成色還是不錯的,油泥在同齡的老車裡面算是很少很少的了,看得出前車主確實在精養這臺車。
這臺輝騰的發動機目前一切正常,我這次打散重組其實完全就是鋪張浪費、過度整備。但話又說回來了,一個東西能用和好用是兩回事;一臺服務了20年的發動機,工作狀態跟出廠的時候肯定是有偏差的;每次用車,發動機各處開始轉動,就會有物理上的磨損,年限越長,磨損越大,輸出的功率自然達不到原廠標定值,這也是基本的物理定律無法被違背。所以打散重組能讓它恢復到接近出廠的狀態,也是我想體驗的那種健康的水平。
車可以老但它不能爛!如果體驗到的並不是一臺健康車,那麼這樣的體驗有什麼意義呢?
在過去幾年裡,包括我包括其他車友有時候都不得不面臨一個問題:在玩的老車發動機出了大問題例如拉缸嚴重燒機油、衝缸嚴重燒水,已經沒有辦法正常開了,到底應該怎麼解決?我也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碰到這樣的情況,一般的解決辦法無非就3種:
1、更換拆車發動機
2、更換“再製造”發動機
3、大修發動機
還有一種辦法就是跟渠道商訂貨或者是到4s店更換原廠全新發動機;這種方式肯定是忽略預算下的最優解,但這裡不討論了,因為這個做法太土豪了,我想都不敢想啊!這幾種辦法從左到右依次是便宜到貴的排序
更換拆車發動機是比較便宜一種辦法,但要注意避坑。老車的拆車發動機也是別人車上造了N公里的機器,狀態一般都不會太好,回來一樣可能燒水燒機油,滲漏的地方也需要重新再整整;挑的過程中不但要注意檢查缸內有沒有拉傷,還要小心拼裝的機器:很多發動機同屬於一個系列,就會出現高功率的拆車發動機壞了幾個附件,拆車商就從其他低功率的機器上拆點配件過來拼上的情況;拼好之後能正常啟動,但件不對,發動機執行的狀態也不對,可能出現各種莫名其妙的問題,壽命嘛也完全看運氣;某些車型保有量大的偶爾也能淘到成色不錯的低里程機器,換上也能頂一段時間了。所以如果說一臺老車你對它要求不高,只要能動就行,又或者修好打算馬上賣掉,持有時間不會太久要儘量省錢的話,可以選拆車發動機。
而再製造發動機,是指專業的發動機製造廠,按加工標準對發動機進行翻新再製造後再出售,價格介於拆車機器和打散重組大修發動機之間。再製造發動機一般都是以流水線作業方式去對發動機進行翻新再製造,遵循相應的標準引數進行裝機;因為生產批次相對較大,所以配件採購價格也能壓得相對低廉一些,整機的翻新再製造成本能被有效的控制下來。再製造的發動機風險點就在於咱們看不到人家的生產流程,也不知道再製造的過程中廠方用的是什麼配件,耐用度有待檢驗。如果要換這類發動機,一定得確認賣方是否是正規持牌的翻新再製造公司,可別買到小作坊翻新的機器。
最後要說的是大修發動機;“大修”這個詞語其實比較寬泛,一千個修理廠可能會對“大修”有一千個定義,如果要做一次高標準的大修,價格一定是會比剛才提到的換拆車件或再製造發動機要貴的。大修,也就是打散重組,可以讓你從源頭上把控質量。打個比方:我可以按需選擇發動機大瓦用原廠件還是代工品牌件,如果我想讓這機器經久耐用,我就一定會選擇原廠件;以改代修強化也是同樣道理,如果我要提升原廠動力或者提升耐用性,我甚至可以選擇專門的強化瓦片,增強機器的耐用度。再打個比方:發動機裝配過程中,原廠的維修手冊對每個螺絲的扭力都是有嚴格要求的,大修的過程中我能監督到大師傅是否按照原廠要求裝配。這樣重組出來的發動機穩定耐用,而且用了什麼配件心裡有數,令人放心;缺點就是價格低不了。同時,一次高標準的大修還能一次性解決拉缸燒機油、衝缸燒水、漏油漏水、各種機械磨損問題。如果想要長期持有一臺車,這是比較穩妥的做法;當然,部件都是有壽命的,也不是說大修一次之後永遠就不會壞,再到下一個十幾二十幾萬公里的時候,部件壽命到了肯定又需要按需維修了。

(打散落地的變速箱)
變速箱我也是選擇了打散重組大修的方案來進行整備。跟發動機一樣,只要日常用車,變速箱內部轉動起來就一定會有機械磨損,如果想享受到良好的動力傳輸體驗,做大修也是很必要的。

(驗明正身,著名的採埃孚產品)

(打散出來的離合器、行星架、離合等部件)

(已經燒黑的各類摩擦片,打滑的罪魁禍首)
AT變速箱的原理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搜一下科普影片,打散重組變速箱一般就是更換已經磨損燒掉的摩擦片、修復上下檔不正常的閥體、檢查更換各處磨損的齒輪、切割維修負責動力傳遞的大力鼓(液力變矩器)、更換所有密封件重做密封等等。一套流程下來能讓變速箱回到接近出廠時的平順狀態,提升駕駛的體驗。
發動機變速箱都打散到這個程度了,機艙件肯定也不能落到下風;各種水管、堵頭等容易老化漏水的東西本次也一併更換了。另外諸如皮帶、皮帶輪、各種感測器、發動機變速箱機腳、噴油嘴、油泵等部件該清潔的清潔,該更換的也都一股腦的換掉。
底盤這邊是更換了四條全新的減震,並且把明顯老化的襯套和擺臂做了更換;換下來的原廠減震未來有機會的時候會拿去做修復,修復好之後留著做備件。
全車油水、剎車碟片輪胎等都做了換新,像這種小事我都不好意思歸類到整備裡面去。想到一些車商賣車的時候把車洗了一遍,換了個機油就敢說“全車已經大整備,到手無需投資”我就想笑。
可惜就可惜在這部分沒拍到施工的照片,打工牛馬沒法天天在修理廠跟拍,甚是可惜。
完成了大的機修之後,就開始弄一些小問題;本著不給我的修理廠兄弟添麻煩的原則,能弄的就自己動手了

(中間先洗個車,從變速箱廠出來的時候已經堆滿了灰塵了)

(透透亮亮的樣子比較好看)

斷掉的後玻璃遮陽簾開關……買個拆車的都要200塊,全新原廠訂德國要一個多月,還可能缺貨。

在把髒汙的腳墊拉開之後發現原廠腳墊竟然也在,成色還很好!算是意外收穫了。因為成色太好了乾脆就收起來不用了,不太捨得用。

找了個夜黑風高的晚上,拿上了移動電源,落地電扇,汽修掛燈、工具套裝,最重要的是還要配上一杯奶茶!我來到了地庫準備拆車修復一些東西。廣西只有冬季和夏季,在地庫不整個電扇吹是真不行!

首先得把打膠的右後視鏡上的殘膠清理掉,之前這個打膠固定的修法真的是中國修車路邊派的標準做法

分離電機和鏡片;輝騰這原廠後視鏡片是帶加熱和自動防炫目的,拆車的都要大幾百一片,原來的後視鏡電機上沾滿了打的膠,直接棄用了,另外買了個電機,套上鏡子嚴絲合縫

鏡片換好之後用手指戳了一下,挺穩的,那就放心了。

接下來拆卸到中間的換擋桿。前期試車的過程中,發現檔位面板有時候不亮燈;查詢了不少維修案例之後,認為應該是檔位開關滑片壞了,剛拆開這個位置馬上看到了碎裂的滑片

(從中間裂開的滑片)
滑片上貼有標籤,估計這個東西以前就壞過。前車主曾經換過一片拆車的。用一段時間又裂開了

這回我直接換一片新的吧,希望它能耐用一些

前面有提到,車機螢幕已經變成了一個很奇怪的顏色。其實這是偏光膜老化了,拆下來換偏光膜就可以。車機還是比較容易拆卸的,就是還要分解一下,把液晶單獨拿出來。

(開啟後蓋的車機)

(單獨拆下的液晶屏)

(來自松下製造)
剛開始我想著去搜一下這片液晶,價格不貴的話直接換一片,省得要分離偏光膜了,搜尋完之後發現這個小液晶竟然也得要七八百塊錢,比24寸顯示器都貴,算了算了,沒必要,老老實實換偏光膜吧。

液晶寄送到專做維修的地方,200塊換膜搞定,中控感覺一下子減齡好多。
還有個比較難拆的就是尾燈。由於尾燈老化,我要拆下來送到翻新尾燈的地方去;但是人家可不管拆裝,那我就只能自己動手了。好在提前買了全套的維修手冊,拆裝步驟寫的清清楚楚,就是很費時間。
要拆下外尾燈,就得把行李廂裡面左邊的保險絲模組拆下來,還得把右邊的後排娛樂系統拆出來,否則總有一個螺絲釘會不好擰動

光拆這兩個地方就滿身大汗了,還好拆下來了。在拆尾燈的過程中發現原廠的密封膠條還在,證明之前是沒有過任何拆卸的

拆內尾燈時需要把行李廂上蓋的內側飾板拆空

拆下上蓋的內飾板發現幾個角都有打膠的痕跡,猜想是前車主以前在裝什麼東西的時候,施工門店暴力拆解,然後直接把卡扣拉斷了,不得已打了膠才能裝回卡扣

(沒有尾燈還挺帥)

拆下的尾燈裡面內尾燈內裂是比較明顯的,外尾燈的問題則是劃痕比較多,有一個位置還有輕微碎裂

修復好的尾燈把內裂和劃痕的問題都處理得差不多了,這樣修復比買拆車的尾燈要經濟實惠很多很多倍

有磨損的內飾選擇了修復的方式去做維護,對比圖裡面左邊是修復前,右邊是修復後。
想整備內飾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輝騰這個級別的車原車皮料都很考究,如果用重新包皮的方式去修復內飾的話,會失去原車的味道,原廠素雅的狀態才是我的追求。另外雖然大眾官方也提供了原廠零件號,能讓後市場的人訂到原廠的皮革,但有了相同的材料,想做出原廠的縫線效果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這次我就用區域性修補的方法去處理這些內飾的細節,最大程度上保留老車的細節和原始皮料。

輪轂修復輕車熟路了屬於是,原廠最耐看!

換好的全新大燈罩,乾淨透亮,屬於是老車減齡秘方之一

由於原漆面已經太薄了,無法深度拋光。簡單去油後打上蠟,準備去拍定妝照。
至此,整備的部分已經接近了尾聲了。之前釋出E46和E82的帖子的時候我都會把整備的詳細清單列出來。但也有群友反饋過有很多部件不太瞭解他們的用途,寫太詳細了反倒看著眼花。這次我就做個簡明版的整備統計給到大家,主打一個簡單易懂。

回望這次整備,還是那個詞“鋪張浪費”了。但是機械這東西吧,可比其他東西真實多了,你捨得下本,他給你的反饋就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整備的過程中,配件品牌的選擇還是遵循老原則,能上原廠上原廠,原廠價格實在太離譜的至少也要用代工品牌,畢竟想要長期持有的話這樣的選擇會更穩定。如果把一些件全換成國產品牌的話,整備預算差不多能砍掉一半。比較幸運的是氣減三件套即減震、打氣泵、分配閥我只花了減震的錢,打氣泵和分配閥工作狀態良好,應該還能頂很長一段時間。容易出故障的電尾門、電吸門也全都沒有問題。
當然了,話又說回來,每個人對車況的要求不同;如果只是需要車正常能開起來的話,那肯定是不需要花到我這個預算的,甚至收車回來都不用怎麼動它,壞了再說唄;但那樣也就體驗不到這臺車原本應該給到你的感受了。
Part.4:一點感受
這臺輝騰整備完畢至今,我行駛的里程應該有快1500公里了;其中大部分是高速路況。
在用車感覺上我整體的感受就是“質疑老頭、理解老頭、成為老頭”。

早年我並不能理解為什麼D級車會被人喜歡,總覺得D級尺寸臃腫、行動遲緩。可能是我開過的D級車不算多,抑或是當時我年齡還沒到。

輝騰到手後我的看法有了明顯的改觀。
現在再讓我看D級車,我好像能理解這個級別的車會給人們帶來什麼了:它不僅是一個交通工具,更是一座能讓你在兩個目標點之間移動時,給你提供舒適與優雅的移動城堡。
都說輝騰是換殼的賓利,確實通用件也非常多。但我認為輝騰就是輝騰。大量真皮包裹的內飾件,觸感順滑且有溫度,不像硬塑膠那般冰冷無情。整個內飾的氛圍只要坐到車內,不論是否懂車的人,都一定會認為這車不便宜。這種感覺就像我開它出門的時候都不好意思去吃隆江豬腳飯了,感覺就算借網貸都要買一杯星爸爸喝起來才行。

輝騰的整體行駛質感就是一個“穩”字。D檔模式下它升檔積極,降檔慵懶,彷彿在提醒我紅綠燈起步不要衝,咱們是行政車,穩字當頭,緩緩駛出就好。我要是故意急踩油門,變速箱就像突然被叫醒的倔驢,一定要踹我一腳才開心。但是在S檔模式下,這輛車好像又變成了一頭瘋馬!不到紅線轉速不低頭,瘋狂往前竄動!原來穩如老狗也會有跳牆的時候。在速度過了80之後,4.2的機器把這兩噸多的車身拉動起來還算是遊刃有餘,甚至到了120之後的速度,踩下油門我仍然能感覺到充足的動力輸出(不提倡繼續踩!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四驅系統也大大增強了我的駕駛信心,不必太過擔心出現甩尾和側滑。在高速巡航時,雙層夾膠的玻璃能有效降低NVH數值,小曲一放,鼓點響起,我七竅愉悅;支撐性十足的座椅承託著我的屁股和腰,按摩一開,恨不得我來個股下高潮了!

在駕駛或乘坐輝騰的時候,你完全不會去想什麼這車是不是很耗油,維修保養是不是很貴;你腦海裡最可能出現的是從小到大那些難忘的事情,像放電影一樣從你眼前的車窗玻璃倒影上緩緩放出。這種剎那永恆的感覺,就應該是輝騰能帶給你最獨特的情緒價值。

Part.5:圖賞收尾


來欣賞它的定妝照吧

最後,祝大家2025年春節快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