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最兇險腫瘤,85次CAR-T回輸創造奇蹟!

文 | 菠蘿
(一)
每天,世界都發生著奇蹟,今天的故事就是一個,來自2025年第一期的頂尖《自然·醫學》雜誌。被判了死刑的孩子,重新回到了學校。
癌症是成千上萬種病的組合,瀰漫性橋腦膠質瘤(DIPG)是最難治的之一。在成人和兒童裡都有,患者從確診到離世平均只有9個月,能活過兩年的不到10%。
這種罕見的腫瘤沒法手術,因為癌細胞快速而彌散地生長,而且長在腦幹關鍵區域,手術無法切乾淨,而且極可能損傷關鍵神經,導致癱瘓甚至死亡。化療也不好使,因為血腦屏障讓藥物很難進入大腦。目前唯一可以用的就是放療,但它也只能暫時控制症狀,無法實現長期生存。
2021年,剛滿兩歲,活潑可愛,喜歡運動的美國小男孩加文(Gavin)就遭遇了這種最惡性的疾病。
一紙診斷書,把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直接一巴掌拍到了谷底。
“還能活多久?”她媽媽心碎地問。
“不到一年。”醫生如實回答。
加文媽媽很崩潰:“他沒機會上幼兒園了……”
絕望之際,醫生給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有一個很早期的臨床研究,沒什麼人試過,你們想參加嗎?”
死馬當活馬醫,當然要試!
於是,他們來到了開展研究的西雅圖兒童醫院。這是美國最好的研究型兒童醫院之一,臨床和科研都很前沿。
在這裡,他們見到了維坦扎教授。他是小兒神經腫瘤科醫生,也是世界頂尖的DIPG研究者。他正在推動一項代號為“BrainChild-03”的臨床試驗,嘗試用CAR-T細胞療法來治療惡性的DIPG腦瘤。
加文成為了入組患者中年齡最小的患兒,全家毅然踏上了前景未知的治療之路。
圖:維坦扎教授和治療的孩子
來源:seattlechildrens.org
(二)
CAR-T是一種重要的腫瘤免疫療法,是近10年最讓人興奮的科學突破之一。
它是一種免疫細胞療法,利用人體自身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症。醫生先從患者的血液中分離出免疫T細胞,然後在實驗室對其進行基因工程改造,使其表面攜帶特殊的受體,從而可以精準識別癌細胞。改造後的T細胞最後被回輸給患者,就像訓練後的特種兵一樣,具備更強的辨敵與作戰能力。
CAR-T細胞療法在血液系統腫瘤效果最好,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和多發性骨髓瘤。很多晚期患者治療後獲得了長期生存,甚至臨床治癒,比如非常著名的白血病康復女孩Emily。(點選檢視Emily的故事→她18歲了!首個被CAR-T療法治癒的孩子,已經無癌生存11年!)   
然而,這種療法用於實體瘤遭遇了困難,目前整體效果並不理想,其中一個原因是腫瘤微環境產生的免疫抑制,讓打進去的CAR-T細胞無法充分發揮功能,就像黑社會周圍的保護傘,讓警察無法滲透。
CAR-T治療腦瘤還有一個特殊的難題,就是血腦屏障。血腦屏障本來是大腦的保護機制,目的是避免有毒物質進去,但這也影響了治療效果。不僅化療藥很難進去,CAR-T細胞也一樣,能到達腦瘤部位的並不多。
面對這個困難,西雅圖兒童醫院的研究團隊另闢蹊徑,選擇直接將CAR-T細胞打入大腦內部,繞開血腦屏障,讓CAR-T細胞和腫瘤細胞直接“短兵相接”,看到底誰更厲害。
要開發CAR-T療法,還有個重要的事兒就是選擇好的靶點:我們需要找到腫瘤細胞表面高表達,而正常細胞幾乎沒有的蛋白,這樣才能引導CAR-T細胞對癌細胞開展特異攻擊,避免副作用。
幸運的是,DIPG腫瘤細胞上有這樣的蛋白,還不止一個。西雅圖兒童醫院選擇了其中一個名叫B7-H3的蛋白,製造出了針對型的CAR-T免疫細胞。
(三)
加文就接受了B7-H3 CAR-T治療。免疫T細胞從加文體內取出,在實驗室改造成針對B7-H3的免疫細胞後,再重新直接回輸到了他的大腦裡面。
除了他,還有另外20名DIPG患者也參與了研究,很多是孩子,但也有20多歲的年輕人。
所有人都很緊張地等待著兩個結果:是否安全?是否有效?
事實證明,安全沒問題,多數人都能承受。更重要的是,人們看到了初步療效,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長。
最讓人興奮的,是三名患者取得了長期生存,截至目前他們已經離確診腦瘤分別過去了44個月、45個月和52個月!要知道,這些患者本來平均只能活9個月,超過兩年的就極少,更別說接近四年了。
那個已經活了44個月的患者,就是加文。
這個小傢伙不僅活著,而且活得很好。核磁顯示,他接受CAR-T治療後,腦瘤就開始逐漸縮小,現在已經基本看不到了。   
圖:加文腦部核磁照片
來源:參考文獻1
在被診斷DIPG四年後,加文順利進了幼兒園。在進幼兒園的第一天,他在家門口留下了很有紀念意義的一張照片。
這一天,是2021年他父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這一天,他的生存時間已經是當初醫生預期的四倍。
圖:加文上幼兒園第一天
來源:seattlechildrens.org
在幼兒園的加文根本不像得過癌症。他喜歡認字和寫字、喜歡和朋友玩寶可夢,而且他酷愛運動,週末都會去踢足球、打棒球和打籃球。
不管從哪個方面看,他就是一個普通的幼兒園小男生。但知道DIPG兇險的人,都會明白“普通”兩個字對他而言多麼來之不易。
圖:加文很喜歡運動
來源:seattlechildrens.org
雖然加文狀態很好,但核磁共振上看起來還剩了一點點異常組織。由於深知DIPG的高復發風險,醫生和家長都不敢輕易停止治療。直到現在,加文還是需要每2~3周就回西雅圖兒童醫院接受一次CAR-T細胞回輸。
到目前為止,加文已經完成了85次CAR-T細胞輸注!應該是一個世界紀錄了。
他已經非常習慣醫生往自己腦袋裡打針。在回輸CAR-T細胞後的一天之內,加文經常會出現一些頭痛、噁心和嘔吐的副作用,但他並不怕。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每次我頭上被扎一下,就會覺得不舒服,但那是因為我身體裡的戰士們正在和壞蛋作戰。”   
每次的不舒服都是暫時的,很快,加文就又能恢復精神、滿地飛奔。看到他在球場上跑跳,根本想不到他正在接受如此頻繁且特殊的治療。
毫無疑問,是科研改變了加文的命運。科研改變的不僅是壽命延長的數字,更是一個孩子充滿笑聲與歡鬧的童年,和他未來無限的可能。
(四)
越來越多癌症不再是絕症。
科學的發展是跳躍式的,一旦出現一種新療法,就可能徹底改變一群患者的命運。
直到兩年前,DIPG還被稱為不治之症,但現在,加文的故事給了人們希望。雖然只是個例,但它並不是偶然發生的。而且這已經不是CAR-T第一次對DIPG起效:就在幾個月前,另一個用不同靶點的CAR-T研究也在DIPG上取得了積極效果,一名叫德魯的20歲男孩腫瘤完全消失了超過30個月,順利成了一名大學生。(點選檢視德魯的故事→振奮!新型免疫療法讓致死率近100%的癌症消失4年!)   
一個又一個這樣的案例讓我們相信,任何腫瘤都是可以攻克的。我們只是需要不斷科研,不斷嘗試!
關於DIPG的CAR-T研究才剛剛開始,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尤其要弄清楚為何有些患者沒有和加文一樣受益。但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很好的起點。在這項試驗之前,患兒從沒接受過顱內CAR-T細胞治療,大家都擔心是否可行,以及患兒究竟能承受多少次輸注。但現在,一群孩子已經累積接受了數百次CAR-T回輸,結果非常鼓舞人心,也給未來的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隨著療法不斷最佳化,肯定會有更多患者受益。
除了醫生和患者,另一群幕後英雄是提供科研資金的公益組織。兒童腫瘤屬於罕見病,早期科研探索,包括藥物開發都很難獲得商業和政府支援。專業公益組織的力量非常關鍵。
我給大家列舉一下加文參與的臨床研究背後的慈善基金,大家就能感受到什麼叫社會的力量:
Avery Huffman DIPG Foundation
Liv Like a Unicorn
Live Gray’s Way
Love for Lucy
McKenna Claire Foundation
Pediatric Brain Tumor Research Fund Guild of Seattle Children’s
Team Cozzi Foundation
Unravel Pediatric Cancer
DIPG/DMG Research Funding Alliance
We Love You Connie Foundation
St. Baldrick’s Stand Up to Cancer Dream Team Translational Cancer Research Grants
……
這些公益組織和專項基金,推動了科學家們在DIPG這樣的兒童癌症研究領域不斷探索,雖然90%以上實驗都失敗了,但最終帶來了加文這樣的故事,讓人看到了希望;期待中國也能出現更多這樣的機構和科研基金。
我們一起努力!致敬生命!
圖:加文一家
來源:seattlechildrens.org
*本文旨在科普癌症治療背後的科學,不是藥物宣傳資料,更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疾病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參考文獻:
1.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B7-H3-targeting CAR T cells for 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 a phase 1 trial. Nat Med (2025).
2. Intravenous and intracranial GD2-CAR T cells for H3K27M+ diffuse midline gliomas. Nature (2024).
3. https://www.seattlechildrens.org/research/featured-research/vitanza-brainchild-03

_________
往期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