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手筆來了。
作者 | 王露
報道 | 投資界PEdaily
3月27日,育碧宣佈成立一家新的遊戲子公司,引入騰訊11.6億歐元(約90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
遊戲玩家們對育碧一定不陌生,創造經典信仰之躍的《刺客信條》、聚會必備遊戲《舞力全開》、當年的顯示卡殺手《孤島驚魂》……成立於1986年的育碧,憑藉多款經典遊戲,被玩家稱為“育碧我大哥”。
如今的育碧卻不見昔日輝煌——玩家不滿、股價暴跌,私有化的訊息甚囂塵上。最終,還是老朋友騰訊拉了育碧一把。
90億,騰訊入股育碧新公司
先來看這筆最新交易。
育碧宣佈將拆分旗下最成功的IP系列——《刺客信條》《孤島驚魂》和《彩虹六號》及其開發團隊,成立一家新的遊戲子公司,並引入騰訊11.6億歐元戰略投資。
交易完成後,騰訊將獲得該公司25%的股份。而公司投前估值達40億歐元(約313億元人民幣),對應育碧2023-2025財年平均銷售額的四倍。相比之下,近年來育碧市值規模只有20億歐元左右。
公告還披露了此次騰訊投資的相關細節:
騰訊注資的11.6億歐元,將用於強化育碧的資產負債表,包括償還集團債務和輔助新公司的運營;
育碧將保留子公司100%的創意控制權、IP所有權和商業決策權,僅向子公司授予“全球獨家永久IP授權”以換取特許權使用費;
騰訊獲得一名無表決權的董事會觀察員席位,並享有對重大資產處置的否決權,但不會干涉公司運營。
國內玩家對於育碧並不陌生。1986年,Guillemot五兄弟創立育碧。一路走來,憑藉精品主機遊戲,被玩家們奉為“育碧我大哥”。
最有影響力的當數《刺客信條》,首作一年內賣出超過1000萬份,總系列銷量突破2億份。隱藏於兜帽之下,縱身爬上高塔,俯瞰還原度極高的古城,再配上經典的信仰之躍,從未有過的開放遊戲世界征服了全球玩家。甚至還登上去年巴黎奧運會開幕式,成了幾代人的文化記憶。
就在訊息公佈前,育碧宣佈《刺客信條》系列最新作《刺客信條:影》玩家人數突破300萬,成為該系列首發收入第二高的作品。
“這凸顯了育碧IP的強大價值。”育碧稱,新子公司將專注於長青化、多平臺的遊戲生態,透過更高頻率的內容更新,擴充套件多人遊戲產品矩陣,引入免費遊玩接觸點,並整合更多社交功能。
育碧聯合創始人兼CEO Yves Guillemot強調,透過引入騰訊作為少數股東,育碧正在實現資產價值的最大化,併為這些系列遊戲的長期增長和成功創造最佳條件。
對此,騰訊總裁劉熾平表示:“我們很高興透過這項投資擴充套件與育碧的長期合作伙伴關係,這反映了我們對育碧創意願景和卓越人才的持續信心,他們將繼續推動行業持續成功。我們看到了這些系列發展為長期常青遊戲平臺併為玩家創造引人入勝的新體驗的巨大潛力。”
出海啟示
中國遊戲走向星辰大海
這不是騰訊第一次出手“相救”育碧。
2015年,法國財團維達迪試圖惡意收購育碧,先是出手吞併育碧旗下手遊公司Gameloft,一年時間內手中持有育碧公司股份超過20%,到2018年3月股權已達到27.3%,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育碧總裁兼董事長Yves Guillemot多次公開反對,稱維旺迪不懂遊戲,會使公司發展誤入歧途。“我們想要永遠保持獨立,不想搭上一艘註定要沉的船。”
出人意料的是,騰訊成為翩然而至的白衣騎士,與育碧、Guillemot家族、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師養老基金斥資20億歐元買入維旺迪手中的育碧股份。此後,騰訊又多次增持,截至去年3月,騰訊直接持有育碧9.986%的股權,間接持有7.485%的股權。
隨著時過境遷,昔日遊戲大哥也走到了低谷。近幾年來,育碧並不太平。備受矚目的作品接二連三啞火,再無爆款面市。股價一路下跌,一度跌至歷史最低。
早在去年就有報道稱,騰訊正在與育碧創始人Guillemot家族討論可能的私有化交易。而今年1月有訊息傳出,育碧正在尋找投資方,意圖成立一家新公司。
這次,騰訊又拉了育碧一把。
回顧騰訊的海外遊戲佈局,投資步伐並未停歇。早在2011年,騰訊以約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英雄聯盟》開發商Riot Games。《英雄聯盟》迅速成為全球營收最高的PC遊戲之一。次年,騰訊以3億美元收購了Epic Games的40%股份。
大手筆出現在2016年,騰訊宣佈以86億美元收購《部落衝突》手遊開發商Supercell 84.3%的股權,創造了當年全球遊戲公司最高收購紀錄。2024年,騰訊子公司Miniclip以1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Easybrain。據不完全統計,近20年間,騰訊在海外的遊戲投資近100起。
成績已然顯現。2024年財報顯示,騰訊遊戲業務收入達到1977億元,同比增長9.9%。其中,國際市場遊戲收入同比增長9%至58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過去一年騰訊遊戲非常爭氣。”就在今年年初,騰訊董事會主席、執行長馬化騰在全員大會上稱,出海已經在騰訊遊戲業務中佔到了較大比例,接近了國內遊戲業務的一半,未來海外遊戲業務的增長潛力更大,公司也會加大投入。
有趣的是,當老大哥育碧風雨飄搖之際,中國遊戲IP火爆全球。尤記得去年8月,國產首個3A大作《黑神話:悟空》上線。短短兩週時間內,全球銷量突破1800萬套,銷售額超過60億元,成為中國第一款取得商業成功的買斷制單機3A遊戲。《黑神話:悟空》的成功或許無法複製,但給出了國產遊戲的另一個答案。
國產遊戲走向世界,歐美大廠向中國靠攏。遊戲行業的大戲,正緩緩拉開最為精彩的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