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幾年前,某國官員聲稱全體中國留學生都是中國的間諜。無獨有偶,最近我國企業家口出狂言“不用一個海歸派,海歸派裡面有間諜”。留學人員落入雙重喊打、裡外不是人的境地?】
企業家是我國發展的寶貴財富。
成功的企業家,我們不應該妒嫉其財產,而應該肯定其帶動經濟發展、切實為人民服務的作用。
在不要妒忌財產的文化方面,我們甚至可以學習某國某口,無論其怎麼自私、貪婪、無恥、言而無信、出爾反爾、機會主義、欺善怕惡、貪生怕死,這樣一個經常吐白沫的口都不逾越根深蒂固文化塑造的底線:在希望佔我國企業便宜的時候,從來沒有提過以國力剝奪外國私人財產。
但這不是說人們不應該批評其劣根性和各種缺點,應該,特別應該。
同理,我國企業家有錯誤和缺點,也是必然的,當然一般比前面那口要好、甚至可以說好很多。
但是,如果他們有錯誤意見,人們也有權利反駁、有權利批評。
例如,一時震耳欲聾的“海歸有間諜”論,被反擊是理所當然。不僅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一代有海歸,而且中國一百多年來海歸在科學技術高等教育長期起了重要的、有時有些不可替代的作用。
即使在“絕不用海歸”的相對低技術行業,以後的發展恐怕也比較難擺脫海歸的可能性。假設其不會永遠以低科技為榮。
但這只是就事論事、以理服人的反駁,不擴大、也不涉及抵制其企業的產品。
我國所有企業的產品不僅是企業全體員工的努力和汗水,其銷售也是我國現階段應對國際無賴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