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者是不會希望宿主隨隨便便死掉的。全文約3500字。】
前言:
中國和美國,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強大的一對對手,雙方都必欲置對方於死地而後快。
美國的攻勢侵略如火,不斷用各種除熱戰之外的手段,極力打壓中國,試圖扼殺中國。中國的攻勢潤物無聲,步步蠶食,今日進一寸,明日佔一尺,不停蟻噬美國這頭巨鯨。

明明是一對不死不休的對手,但此時此刻最不願意看到美國立刻倒下的其實是中國。
因為中國現在是美國構建的全球霸權體系中,最受益的國家。你沒看錯,美國都沒有中國受益。在美國這套霸權體系下,中國如同美國身上的附骨之蛆,美國能維持體系的時間越久,中國就會越強大。
就當下而言,中國與其打破這套令自身受益的體系,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金錢去重新構築自己的新體系,顯然中國更願意維持這套體系,直到吸乾美國的血。
1.美國金融霸權的霸道之處,沒有美元很多國家真的活不下去。
2.狠狠吸美國血的中國,美國花大力氣大價錢建立的美元霸權,被中國截了胡。
3.美元霸權收割全球經濟的核心要點是美元的流動,中國正在讓美元的流動陷入停滯,並用自己海量齊全的貨物,取代美元成為了國際上大家都認可的一種“錢”。
4.最不希望美國立刻倒下的其實是中國。
眾所周知,美國有三大霸權:軍事霸權、金融(美元)霸權、文化霸權。
美國透過軍事霸權震懾四方逼全世界使用美元,再透過美元霸權收割全球經濟發展的成果,最後輔以文化霸權讓世界人民認同美國價值觀。
網路上對美元霸權的解讀有很多了,我再簡單說說美元霸權,霸在哪裡。

假設全世界的銀行存款利率都是3%,美聯儲加息到5%,那麼同樣是100萬,存在美國銀行一年有5萬的利息收益,而在其他國家銀行僅有3萬。
資本是逐利的,美聯儲加息會吸引美國外其他國家的資本,把本國貨幣兌換成美元進入美國,以獲取更多的利息收益。
大量貨幣同時兌換美元,又會使得其他國家貨幣貶值,美元升值,從而吸引更多的他國資本兌換美元進入美國。
世界上許多國家並沒有多少美元外匯儲備,美聯儲加息,一個國家,突然大量資本兌換美元,很可能就會把一國的美元外匯儲備用光,造成美元短缺。
地球上,美元是通用貨幣,你想買石油、賣糧食等等自己國家缺的必須東西,要麼用美元或者黃金等世界各國高度認同的貨幣;要麼以物易物,用你有的別國又需要的東西去換。
你拿印度的盧比去國際上買東西,是沒有人會收的,畢竟沒什麼國家認同印度盧比的信用,印度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賣。拿著盧比跟拿著廢紙沒啥區別,擦屁股都嫌硬。
如果你有的東西不是別國需要的,你又沒有美元和黃金,那麼你就無法在國際上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比如有的非產糧國家,既沒有美元和黃金,也沒有石油和礦產等,那這個國家就買不到糧食,國民會餓死,政府會信用破產。美國就曾利用糧食控制了南美。

所以每當美國加息時,許多沒有足夠美元外匯儲備的國家,便不得不把自己國家的港口、水利、燃氣公司等等重要資產,廉價賣給美國,以換取美元去購買本國沒有的急需的物資。
美元加息週期裡,全世界各國都缺美元,唯有能自己印美元的美國不缺,就算有的國家不想把重要資產低價賣給美國,想高價賣給其他國家,其他國家也沒有那麼多美元買。
這就是美元霸權的霸道之處,加息時低價購買別國的優質資產,降息時高價賣出,從而收割全世界。
隨著30多年來中國的大發展,中國每年在國際市場上賺取了大量的美元。
可是中國賺的美元,基本沒地方花,高科技產品、軍備歐美不賣給中國,中低端產品中國自己就能生產,不需要去國際上買,中國也就能買買石油礦產水果啥的。
那麼多美元根本花不完。

大量的美元拿在手裡沒地方用怎麼辦?活人總不能被尿憋死,手頭有錢總有辦法能花,中國想出了個抄美國底的辦法。
以往美聯儲加息,世界各國都缺美元,不得不把本國優質資產低價賣給美國。
08年以後情況不一樣了,美國加息抄底的時候,中國跑出來跟其他國家說:你們就甘心把自己國家的優質資產賤賣了?
其他國家表示:不賣沒有美元,買不到糧食日子過不下去了。
中國立馬回應:不就是缺美元麼?哥有的是,哥借給你們,你們不要低價賣給美國。啥?你說你沒錢還?不要緊,你們不是有礦產,有港口啥的麼?利息拿礦產抵,本金當成港口租借費,租借給我99年。這樣既不用賤賣資產,也有了美元,不比賣給美國好麼?
其實中國的做法和美國並沒有太大區別,只不過中國人做事往往留有餘地,自己吃肉,也讓別人喝口湯,不像美國人喜歡吃幹抹淨。
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反正肯定要被收割,以前沒得選,現在中國開出的條件更好,於是世界各國都願意跟中國合作,而不願意將本國資產賤賣給美國。
我把中國的這套合作方式稱為:美元援助。
這麼一套組合拳下來:一是美國無法透過美元霸權收割中國;二是中國拿手頭用不出去的美元,截了美國人的胡。中國正在取代美國成為美元霸權的最大受益者,代替美國收割了的其他國家。而且罵名還是美國人背,美譽中國人享,誰叫你美國人喜歡把事情做絕呢?
更重要的是,中國幾乎沒花什麼成本。
要知道美國建立美元霸權可是下了大成本的,讓全世界使用美元結算的保證,是散佈在全世界的幾百個美軍基地,誰敢不用美元,薩達姆和卡扎菲就是例子。

幾百個美軍基地每年的軍費開支可是一筆巨資。美國2023年軍費開支預算達到了8579億美元,佔美國GDP的3%,平均到每個美國人頭上約2600美元。
而中國2023年的軍費預算僅2200億美元,只有美國的1/4左右,僅佔中國GDP的1.3%,人均開支150美元。(換算成人民幣也就1000出頭)
正在打仗的俄羅斯2023年軍費開支也不過1430億美元,佔GDP比例5.7%,人均1000美元。
美國為了建立和維護美元霸權是下了血本的。可是現在中國用著美國現成的美元霸權,就能和美國一起收割全球經濟。

中國就這樣叮咬在了美國身上,不停吸美國的血,美國吃得越飽,中國吸得血越多。
如果中國僅僅是跟美國一起收割全球經濟,那美國人不至於急得跳腳,實際上中國還在暗地裡不斷蠶食美元霸權,讓美國吃得再飽也長不了肉。
美國透過美元霸權收割全球經濟的一個核心要點是:美元的流動。
加息時美元迴流美國,造成世界上其他國家美元短缺,其他國家不得不賤賣資產換取美元;降息時美元流出美國,推動全世界物價上漲,美國趁高價賣出廉價收購的資產,完成收割。
美元的流動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金融方式,也就是靠加息降息引導,另一種是商品買賣。只有美元流動起來,美國才能順利透過美元霸權收割全球經濟。
但中國正在讓美元的流動陷入停滯。
中國透過外匯管制的方式,限制個人和企業非正常經營之外的美元兌換。這使得加息時,在中國的美元無法迴流美國,中國阻斷了美元金融方式的流動,杜絕了美國對中國的收割。
中國又透過美元援助參與了美國對全球經濟的收割,硬生生從美國嘴裡搶了一口肥肉。
美國無法收割全球第二經濟大國:中國,還被中國搶了一塊肉,這也就意味著美元金融方式的流動,事實上失去了大半意義。
這些年,隨著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全世界都要買中國生產的各種日用品,甚至許多高科技產品、軍工產品。(比如2023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
中國透過對商品貨物生產的壟斷,又阻斷了美元透過商品買賣的流動。

以往某國想買些自己缺的東西(假設為汽車),必須先把自己有的東西(假設為石油)賣掉,換成美元,再用美元去買。(即石油→美元→汽車。)
現在中國跟某國說:你看你們想買汽車,還要先把石油賣掉,換成美元,再拿美元來買我中國的汽車,這多麻煩?不如你直接拿石油換我中國生產汽車,還費什麼事去把石油換成美元!
某國一聽:對哦!
中國與世界上多國簽訂了貨幣互換協議,本質就是直接以物易物了。
以前不直接以物易物,是因為我有你需要的貨物,但你沒有我需要的東西;我只能先把我的貨物賣給你換成錢,再拿錢去找第三方買我需要的東西。這就需要國際上大家都認可的一種“錢”,古代是金銀,現代是美元。
但現在,反正中國什麼都能生產,你缺的,中國基本都有;反正中國人這麼多,不管你有什麼東西,中國都有人要。只要你拿出你有的東西,中國就能換給你需要的貨物。
既然如此,還要勞什子的美元幹嘛?
而且中國人還有點雞賊,明明已經是以物易物了,明明實際上根本沒有使用美元,美元根本也沒有流動,可中國仍然對外宣稱使用了美元“交易”。
比如中國賣給沙特100億美元的汽車,沙特賣給中國100億美元的石油。表面上有200億美元的交換與流動,實際上一分美元都用到,僅僅是名義上使用了美元。就算沙特手上一分錢美元都沒有,也不會影響這筆交易的達成。

中國本質上正在用自己海量的齊全的貨物,取代美元成為了國際上大家都認可的一種“錢”。
二戰中,美國扶持德日,打碎了英國的全球霸權。
沒錯,德日就是美國扶持的。日本侵華90%的物資從美國進口而來,沒有美國的扶持,日本根本沒有能力侵華,而中國一直都是大英帝國傾銷貨物的商品殖民地。
二戰後,美國取代了英國,勢力延伸到大半個地球。冷戰中,美國又擊敗了蘇聯,徹底成為了世界霸主。
美國花了大力氣稱霸全球,花了大力氣構築全球霸權體系,每年還得花費大量金錢、軍力去維持霸權體系。
結果現在中國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將美國三大霸權中的美元霸權蠶食了。美元霸權被蠶食意味著美國經濟收入將大打折扣,經濟收入下降又將影響美國的軍事霸權,畢竟不給錢誰願意為你美國打仗呢?
中國靠著美國的霸權體系,幾乎沒花什麼成本就分享了美國收割全世界的成果,畢竟中國又沒有全世界幾百個軍事基地需要花錢。

美國現在對中國是噁心的不行,以特朗普為代表的美國政治家是想將中國踢出美國的霸權體系的。可是如今美國已經沒有能力重新構建沒有中國的新的霸權體系了,因為美國去工業化的負面影響,美國無法向全世界提供足夠的貨物了。
既然能不花什麼成本就叮在美國的霸權體系上吸血,那在吸乾美國的血之前,中國當然不會希望美國完蛋,畢竟重新構築屬於中國自己的全球體系是要花大價錢的。
寄生者是不會輕易弄死宿主的,除非宿主的血已經被吸乾了。
所以就目前而言,最不希望美國立馬倒下的,其實是中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