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春節了,說點輕鬆愉快的。段子素材來源是我自己在微信群裡面的一些聊天。
網路輿論場上,總有一些對今天的中國各種看不順眼的人。日常交流,他們各種吐槽,說中國這不好那不好,一無是處。在有些人心目中,今天的中國,就是一個臭不可言的大糞坑。
出了個罐車運油的醜聞,他們就說中國人天天吃毒油。藥監局草臺班子公示檔案寫錯了,他們嗯就說中國人天天吃假藥。出現一些社會問題,就跳出來破口大罵,上批政府體制,下批國人劣根性。
和他們說兩句,中國也沒這麼壞,有缺點,也有優點。他們就說,你被洗腦了,生活在新聞聯播一樣的自我的小世界,睜開眼,看看真實的中國吧。
問他們:你覺得真實的中國這麼差,又不努力掙脫,那是為啥?
聽到這個問題,他們就憤怒了,說這是文革遺風,小粉紅,扣大帽子,上綱上線。他們只是說了一下生活中真實的事情不好,就被直接扣上不熱愛中國的大帽子。
2
其實呢,我覺得,和這些人交流,不要說他們“不愛國”,說他們“不愛國”,他們反而引以為豪。應該給他們扣上“愛國”的大帽子。他們就渾身不舒服了。
如果某些人覺得中國是個糞坑,卻堅定的呆在這個糞坑裡。一個合理的理由就是他太愛中國了,所以才願意留在這個糞坑裡。我看到的真實中國雖有瑕疵,總體是美好的,他們看到的中國卻是水深火熱的大糞坑。
如果我看到了他們眼中的那個中國,我估計就潤了。他們認為自己身在糞坑,卻留在糞坑,那一定是對糞坑有真愛。
懟這些“恨而不潤”的人,就說他們是真愛國,看他們啥反應。
我覺得我勉強算愛國吧:我愛中國的山水,我愛中國的文化,我愛中國的語言文字,我愛中國的美食。我喜歡待在中國。
對政府,我覺得全世界政府都是草臺班子,都有各種奇葩事。中國政府在裡面還算好的。當然,中國政府不是全世界最好的,有些政府可能效率更高一點,比如新加坡政府就不錯。但新加坡地方太小了,就是一個海淀區。
全世界一億人以上有十六個國家,這十六個國家,能和中國政府比一比的只有美國和日本,我個人覺得中國政府比美國和日本政府都還強點,其他十三個,連比都沒法比,很糟糕。
我選擇留在中國,是一個權衡利弊的選擇。我承認,我不是無條件的愛國。如果中國真變成了“某些人嘴裡的那個中國“,我也會選擇潤吧。
這裡面,我給大家說一個愛國的量化評估標準。如果讓你去美國,永遠也不能回中國,給多少錢你願意去?或者問你手裡資產翻幾倍願意去?
就我個人而言,資產翻三五倍應該是不願意的。資產翻一百倍估計八成願意了。老實說,我的愛國心值多少錢,我真的不知道。但肯定不是幾個小目標能搞定的。
市場經濟,錢肯定是一個評價標準,大家都可以用錢評價一下自己的愛國程度。給你多少錢能讓你離開中國永遠不回來?
當然,有些人不給錢都願意去美國,走線移民的那些人甚至願意花錢去美國。我至少比這些人更加愛國。
“恨而不潤”的人,確實也比這些人更愛國。
3
有些人,說他不愛國,他自豪;說他愛國,那就氣炸了,怎麼都不願意承認自己愛國。
之前懟了一個“恨而不潤”的人,說他真愛國。他渾身不自在。
隔了一天,和我說,為啥我就非得是真愛國,不能是權衡利弊呢?
我反問,那原來您也是權衡利弊之後,覺得中國沒那麼差,呆在中國比其他國家更好呀。
他急了,說:“在您的世界和邏輯裡,沒潤,要麼就是權衡利弊,要麼就是真愛國。有沒有可能在別人的世界裡,還有第三種甚至更多的可能呢?”
然後我說“當然有第三種第四種第無數種可能了,比如錢不夠多。” 然後,我就把這個話題給聊死了。
“恨而不潤”到底還有什麼理由呢?恨得牙癢癢的,為啥不潤呢?
選擇潤,倒是有些很多可能?比如子女教育。國內的教育實在太捲了,同樣水平的孩子,在國內考清北的難度,比去國外上哈耶普斯麻還難。畢竟國外上大學不僅僅是高考。有些人為了孩子教育,出國陪讀,這樣就出去了。這些很正常,無可厚非。
還有為了另一半潤的。自己不想潤,另一半想潤,為了愛情潤。有一個資本市場的名人,據說就是為了愛情潤的。
不潤的理由,卻不算多。
愛國是一個,權衡利弊也是一個。畢竟同等收入/資產,在中國確實比在美國過得舒服多了。但這樣就得承認中國還不錯。這是恨而不潤的人死活不願意承認的。
至於沒錢,其實不是理由,有錢有有錢的潤法,沒錢有沒錢的潤法。給蛇頭走線的錢總有吧。
為了子女教育不潤的,也真有。我一個朋友,在海外工作,老婆孩子在國內。老婆孩子不出國,主要原因是孩子是超級學霸,考清北探囊取物。這就不想去國外折騰了。未來二十年,在中國,清北文憑估計比哈耶普斯麻更好使。
4
“潤”的人,不一定“恨”,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潤。
“恨”的人,也不一定“潤”。
那些“恨而潤”的人,用腳投票,立場堅定。這些人,不需要統戰,也無法統戰。這些人中的一部分,確實是被忽悠的,比如跟著野夫,去泰國買房幻想登上方舟的。這些被忽悠的,也不用做啥說服工作,看到事實真相自然會醒悟。這些人中的極端者,甚至希望中國“亡國滅種”,怎麼都不會轉變。
“恨而不潤”的那批人,我認為,他們心裡其實並沒有他們嘴上那麼“恨”。
現代社會,出國自由,辦個護照不難,如果真的“恨”,有錢可以潤,很多國家都有投資移民養老移民,搞個其他國家的護照不是難事,花不了太多錢。沒錢也可以潤,找個蛇頭,南美走線,不也能潤?
這些“恨而不潤”的人,基本都還是權衡利弊,覺得中國也沒那麼糟糕,待著中國比潤出去更好,所以才不潤的。“恨國”和“罵街”,主要是情緒宣洩,把人生中的種種不如意,透過恨國和罵街的方式宣洩出來。人生不如意事十居八九,心裡不爽,總得麻煩。罵具體的人,可能捱揍,罵這個國家,沒人會追究責任。
在職場上,也有這樣的人,天天各種不爽。覺得公司這裡不好哪裡不好,今天罵老闆,明天罵客戶,各種吐槽,天天說要辭職。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還是賴在公司不走。為啥?還不是覺得外面能找到的機會更糟糕,內心覺得公司沒這麼差。抱怨其實是辦公室中最易傳播,輻射又快又廣,也最具殺傷力的“負能量”。
現在“正能量”這個詞被政治汙名化了。但你想一想,你希望你周圍的家人朋友,是充滿樂觀情緒,積極向上,看人看事都是看積極一面,還是希望是怨氣沖天,牢騷滿腹呢?
以後碰到“恨而不潤”的人,就這麼懟他:中國在您眼中這麼糟糕,還不離開,這才是真愛。您才是真正愛國者呀,我要向您好好學習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