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岳陽市理科狀元,為何跑去送外賣? 2025-04-21 17:33 灼見 “53號訂單到底在哪裡?” 他一遍遍尋找著 櫃檯上自己要送的外賣訂單 卻一無所獲 儘管內心十分焦急 他仍拼命忍住開口詢問的本能 這位外賣騎手叫袁哲 高中畢業於岳陽市一中 是2005年高考岳陽理科狀元 2009年 袁哲以優秀畢業生身份 從北京大學畢業後 赴加拿大攻讀碩士學位 一年之後 他修滿研究生畢業所需學分 轉到多倫多大學經濟系 繼續攻讀微觀經濟學博士學位 目前 袁哲是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 那麼他為什麼會跑去送外賣呢? 究竟是“沒苦硬吃”,還是“有苦要吃”? 袁哲的開始送外賣來自一次偶然 一天 他發現自己的外賣訂單 是由“無聲騎手”(即聽障騎手)配送 當時在商場裡的他 接到一個由AI生成的語音電話 “我是聽障騎手,不方便電話, 我該怎麼去找你?” 接下來 兩人透過外賣平臺相互發送位置照片 最終順利碰面 這件事讓袁哲頗感觸動 他很好奇這些“無聲騎手” 如何克服溝通障礙完成任務? 他們還會面臨怎樣的難題? 帶著這樣的疑問 袁哲一頭扎進相關調研中 他獲得了外賣平臺的支援 共同開設新的研究專案 長達半年的研究就這樣開始了 袁哲透過問卷調查、訂單分析等 完成上萬名“無聲騎手”的資料分析 他發現 從接單、送單、送達這三個環節看 “無聲騎手”一般會在送達環節 比普通騎手們多出幾十秒 他們遇到了哪些困難? 要了解“無聲騎手”的真實工作狀態 還是得親自體驗才行 袁哲決定說幹就幹 他申請了騎手資格 戴上了隔音耳塞 規定自己在整個送餐過程中 不能說一句話 很快 袁哲接到了第一單 目的地在8.4公里開外 “當我聽不到周邊聲音時 感覺很不安全、很不放心” 袁哲小心翼翼地騎車到店裡一頓比劃 終於取到了外賣 “本來一句話就能解決 現在卻要花上好幾倍的時間 用手機打字‘詢問’也很麻煩 遇到出餐多的餐廳更是難上加難” 順利抵達目的地 袁哲透過外賣平臺的數字化工具 把提前設定好的文字 轉化成語音電話打給顧客 又拍了照片發給對方 對方發來回覆:“感恩感恩” 袁哲總算鬆了一口氣 袁哲在實踐中真切感受到了 溝通障礙帶來的不便 但也感受到了“無聲騎手”們 工作的專心和認真 平臺提供的各種數字化工具 提高了他們與消費者的 溝通效率和質量 透過對資料的深入剖析 袁哲發現—— “無聲騎手”和普通騎手 在運單效率上的差距本身不大 而藉助數字技術能將差距縮小1/3 尤其在送達環節 時間差距從27秒縮短至16.7秒 每週配送訂單平均增幅達7.3% 智慧外呼的應用 也使聽障騎手的溝通障礙降低38% 調研過程中 袁哲還發現—— 聽障騎手可能在接收訊息後 反應不夠及時 因此他建議 透過更先進的通訊技術 與無障礙設計來減少溝通障礙 增強聽障騎手對訊息提示的感知敏銳度 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工作效率 這項對聽障騎手的定量研究 透過資料化的科研 讓這些特殊騎手的“聲音”能被更多人聽到 “透過這項研究 我希望能讓大家更平等地 看待‘無聲騎手’這一群體” 袁哲說 科技帶給殘障人士更多的機會與選擇 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也改善了他們的工作體驗 如今 袁哲帶領學生繼續進一步深入探索 如何運用數字化手段幫扶弱勢群體 貼近社會的科研實踐 也點燃了學生們的熱情 圍繞相關人群展開了更多研究 博士生竹曉楠說 “透過研究 我看到了社會對弱勢群體的重視 多項政策和多種方法 讓不少‘無聲騎手’改善了工作與生活 這是我第一次如此直觀和具體地 瞭解到社會上某一個弱勢群體的 工作模式和生活現狀 這樣的科研十分有意義” 袁哲還帶領本科學生們 開展罕見病治療調研 走訪健康機構 瞭解孤獨症兒童關懷進展情況 他鼓勵學生們從現實中找靈感 在調研中豐富經驗、理解機制 進而去找到解決的方法與對策 研究專案結束後 同學們對於自己未來的科研道路 也有了更明晰的方向 袁哲很喜歡一句話—— 一項有溫度的科研 可以讓更多人關注這些特殊群體 而一點點技術的變化 都會幫助到很多人 袁哲說 他希望大家以無私大愛為底色 用切實行動詮釋擔當 以專業智慧幫助弱勢群體 用科技力量點亮他們的夢想 科技向善 為袁哲點贊! — THE END — ☀本文綜合自湖南日報、岳陽日報、央視新聞、人民日報、浙江大學等。 MORE 灼見熱文 ◐◑園區到處是噴濺血跡,中國人被反覆買賣……緬北電詐更多犯罪細節曝光 ◐◑劉強東,你們村炸鍋了! ◐◑電詐組織為什麼要給演員王星剃光頭 ◐◑區委書記:我們要帶頭消費、帶動消費、帶領消費,希望在座的每個同志春節前去買套新衣服,每個週末都帶家人出去吃個飯! ◐◑她確認去世,年僅29歲……2025年年初,給所有人上了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