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科技公司NG招聘大減,AI替代戰誰是犧牲品?

關注不迷路
01
AI的裁員郵件,比HR的咖啡還冰冷
剛剛,TikTok員工在Blind上的一則帖子炸了鍋——不是因為又一輪裁員,畢竟這早成了科技圈的日常戲碼。真正扎心的是那封 “你被laid off” 的郵件,竟是出自ChatGPT。
🚩有網友說:被機器人裁員,真的是太冷血了。
🚩還有人在ma:TA是毒瘤,是brain rot。

無巧不成書,同一時間美版貼吧Reddit上有爆料:60%的HR靠ChatGPT做裁員決策
真的很難說這位TikTok員工不是演算法流水線的犧牲品了……
🚩有位網友一針見血:AI完美幫資本家解決了"殺人誅心"的道德負擔:管理層要股東回報,HR要績效獎金,而AI負責遞上那杯"無痛解僱"的毒酒。
碼農們薅禿頭髮打造的ChatGPT等人工智慧工具,正轉過頭來啃食他們的飯碗。
甚至有網傳“12到18個月後,軟體工程師就會被淘汰”。雖無從考證,卻精準戳中行業恐慌。
用AI裁員,被AI替代,還要學會與AI協作,我們真的好難…

【直通矽谷職位訂閱服務】

💡 覆蓋3000+北美公司,從大廠到明星初創,隱藏機會一網打盡;
🎯求職方向細分標籤精準匹配,SDE、AI/ML、量化開發等小眾方向都能鎖定。
🚀 崗位釋出24小時內直達郵箱,一鍵投遞直達官網,告別繁瑣跳轉。
⏰ 只需每日3分鐘檢視郵箱,徹底解放搜尋時間!把精力留給準備面試!
02
AI替代戰:老員工出局or新手更危險
除了網友的親身經歷,還有赤裸裸的資料讓人擔憂。
風投公司SignalFire調查AI對招聘影響:2024年科技公司招聘應屆生的數量明顯少於2023年。特別是在前15名大型科技企業減少了25%,而初創公司則減少了11%。
牛津經濟研究院基於AI對於大學生就業影響發現,美國22-27歲擁有學士學位或更高學歷年輕人的失業率,歷史上首次穩定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麥肯錫報告預言2030年美國1200萬崗位將被AI吞噬,這一數字約佔美國總就業數的8%。
留給普通人的視窗期,可能只剩5年了…
Anthropic執行長Dario Amodei更警告,5年內50%初級白領職位將被AI抹去。理由很簡單:新手員工的工作通常最簡單,也最容易實現自動化。
但OpenAI 營運長Brad Lightcap相反觀點,他在Bloomberg 的《Tech Take》播客中說那些"工作年限較長、更習慣於按特定方式做事的員工群體"可能面臨更大問題
而就在前天,Bloomberg報道Microsoft透過在關鍵業務職能中使用AI,去年節省了超過5億美元。這個舉措正在重塑就業市場的底層邏輯,對求職者而言既是危機也是機遇!
一句不算好聽的話,卻揭露了一個現實:AI替代人,最主要還是成本問題,它更便宜、更高效,老闆們有什麼理由拒絕呢?
看來AI潮勢不可擋,那麼我們能做什麼呢?
03
打不過就加入,重塑求職路經和AI
今年1月白宮釋出的《AI Talent Report》表示美國AI領域的巨大人才缺口與政策紅利,重要的是美國高階AI研究高度依賴國際學生,尤其是中國、印度等國的留學生
今年6月,扎克伯格親率Meta金元軍團,用1億美元簽約獎金洗劫OpenAI牆角,德州資料中心狂擴180+卻只招晶片架構師
我們怎麼成為那個被搶奪的AI人才?
對於正在從事SDE或 Data相關工作的職場人來說,轉向AI方向是一個極具前景的選擇,但需要系統性的學習和規劃
首先就是要做方向的選擇,AI領域涵蓋多個方向,不同背景的從業者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賽道。
AI方向既要求紮實的工程能力,又需要一定的數學和演算法基礎比如SDE方向具備工程背景,可以轉向MLE方向,但需要補充數理基礎,提升演算法能力以及模型部署經驗。
對於想要轉AI方向的在職人來說,MLE是AI領域最穩的崗位之一,越早入局,機會越大!
直通矽谷1V1求職計劃,可根據同學背景,制定轉型方案,不管是缺工程能力還是數理基礎,又或者是行業應用經驗。
1300+大廠在職資深面試官全程陪跑,幫助同學衝擊大廠/高薪MLE職位!
END
選擇直通矽谷讓上岸變得更簡單!

* 本文原創於直通矽谷【https://www.zhitongguigu.com】,歡迎尊重版權的轉載。一般轉載請在文章開頭或結尾正確註明以下資訊:
作者:直通矽谷  公眾號:直通矽谷訂閱號
直通矽谷,讓科技求職更簡單。
封面:AI自制
文中素材、截圖來源於新聞媒體或論壇,版權歸釋出人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