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就業市場的緊張形勢,不僅僅源於近期的裁員和招聘停滯。AI和自動化正在各個層面改變招聘格局,求職者早已無法忽視AI對求職的影響。瞭解企業如何利用AI進行招聘,能幫助你順利找到下一份工作。以下是五個建議,從簡歷製作到面試準備,助你全方位應對基於AI的招聘流程。
職位申請、簡歷和求職信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中,招聘者沒有時間檢視每一份申請。你可以考慮以下建議,確保簡歷脫穎而出,進入候選人名單。
[轉變敘述方式]
更新簡歷時,請構建強有力的敘述,展示你獨特的、能抵禦AI衝擊的能力。首先,梳理當前工作內容,明確哪些任務可能很快被AI替代,判斷你的整個工作是否可能會被淘汰。
例如,一些大型銀行表示,他們希望透過自動化來取代許多初級投資分析師的工作。因此,現任的投資分析師可能需要在金融行業內部轉型,擔任一種新角色,這要求他們具備AI可能永遠無法掌握的技能——例如建立人脈關係、決策、個性化服務、影響力以及與利益相關者的協調能力等。找出無法被AI替代的獨特技能,將有助於你清晰地闡明自己的能力,以及這種能力如何與不斷湧現的新技術相輔相成,甚至相互促進。
隨著AI和自動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你可能需要調整自己的專業技能,以適應新興領域。要了解哪些工作和行業可能激發你的興趣,首先反思一下當前崗位中哪些方面令你感到興奮?以投資分析師為例,也許你喜歡快節奏的工作環境、解決複雜問題的過程,或資料驅動的決策所帶來的影響。理解自己的內在驅動力,有助於發現與自身興趣相契合的新職業道路。探索諸如網路安全、AI倫理或AI培訓等與AI相關的領域,並利用《美國勞工統計局職業前景手冊》(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Occupational Outlook Handbook)等資源研究潛在的崗位。一旦找到合適領域,便可以構建一段引人矚目的敘述,突出自己的獨特技能,以及在新領域中的價值。
[瞭解AI輔助簡歷篩選的過程]
雖然AI不太可能完全取代招聘者,但許多公司正在依賴AI驅動的申請人追蹤系統來篩選候選人的相關技能。例如,Workday、Oracle HCM和Greenhouse等系統能夠從企業內部和外部人才庫中篩選出符合條件的候選人,並對其進行評估和排名,以尋找和崗位最匹配的人員。這就是為什麼你可能感覺自己投遞了數百份簡歷和求職信,但卻都石沉大海。
83%的美國公司表示,他們在篩選簡歷時使用AI。如果你的簡歷沒有包含職位描述中的大部分關鍵詞,可能根本不會被看到。例如,假設你申請的是商業運營崗位,但在簡歷中遺漏了該職位最核心的能力關鍵詞,比如戰略規劃、運營效率、流程最佳化、績效衡量、持續改進、數字化轉型和變革管理等。那麼,即使你具備這些能力,AI仍有可能把你判斷成不符合要求的候選人。
[謹慎使用AI]
儘管企業用AI篩選候選人,但這並不意味著,你應該完全依賴AI來撰寫簡歷和求職信。企業對AI生成的內容的識別能力越來越強,這可能對你不利。2023年,Gartner的調查顯示,69%的人力資源專業人士使用申請人追蹤軟體來檢測AI生成的簡歷。此外,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AI生成的簡歷有單獨的評估流程,其中8%的公司會降低AI生成簡歷的優先順序。甚至AI公司Anthropic也要求求職者證明,他們沒有在申請過程中使用AI,因為這會妨礙企業正確評估候選人的溝通能力。
雖然Gemini、ChatGPT或Copilot可以幫助你撰寫簡潔的要點,但它們不瞭解你的具體成就,也可能會為所有申請同一職位的人生成相似的內容。因此,你應當僅將AI作為輔助工具,用於最佳化簡歷,使其與職位要求的關鍵詞保持一致。例如,可以讓AI提供某個職業領域的所有可能的硬技能和軟技能關鍵詞,比如,“請提供商業運營崗位所需的硬技能和軟技能關鍵詞。”或者,你可以輸入職位描述和你的簡歷,並要求AI指出缺失的關鍵詞和職責。隨後,透過篩選出與自己經歷相關的關鍵詞,將它們自然地融入簡歷和求職信中。
你不僅不應該完全依賴AI撰寫簡歷,更不能完全用AI來撰寫求職信。AI生成的求職信通常顯得不真實、沒有熱情,且可能過於正式或過於“完美”,不像人類撰寫的內容那樣自然。如果你讓AI生成一封“商業運營求職信”,那麼其他人也可能會生成幾乎相同的內容。這會導致企業直接略過你的申請,不會花時間去判斷你是否真的具備簡歷中所列出的卓越的書面溝通能力。
一句話:AI應該是簡歷和求職信的潤色工具,而不是創作工具。你應當花時間自己撰寫簡歷和求職信,再用AI進行最佳化,使其更加清晰和精煉。
面試
在面試初期,AI也正在取代原本由人類完成的互動環節。如今,許多求職者首先需要打動的是演算法,而不是面試官本人。
[為AI輔助的面試做好準備]
許多公司正透過使用HireVue、VidRecruiter、CodeSignal和Brazen等AI技術,對候選人進行基於書面和影片的預篩選。這些程式會對答案進行評估,從而為招聘者篩選出最優秀的候選人。不過,僅僅收到影片面試的邀請,並不意味著你已經正式進入招聘流程。有些公司會向所有申請該職位的人,或經AI篩選過的部分候選人,批次傳送這種面試邀請。
那麼,如何順利透過這一流程並最終與面試官本人交談?你需要適應對著沒有任何反應的螢幕講話。螢幕不會追問,也不會給出任何反饋,更不會告訴你回答得好不好。
AI生成的往往是一些基礎篩選問題,因此,你可以提前準備好答案,例如:
你還想在這次面試中補充些什麼?
接下來,提前練習並錄製你對這些問題的答案。你可以使用Interview Prep AI、Interview AI、Huru和Interview Warmup等AI工具進行練習。這些工具會向你提出常見的面試問題,評估你的答案是否完整,以及是否包含足夠的關鍵詞。一些工具甚至能針對面試者肢體語言和語氣給予反饋。這種反饋能幫助你在真正與招聘者面談之前,更有信心地以合適的表達方式回答問題,展現出恰當的神態、肢體語言和內容資訊。
請注意,當你錄製影片面試時,許多公司只會提供最多三分鐘的回答時間。我在做研究時採訪了一些招聘者,他們建議,回答問題的時間最好控制在兩分鐘以內。這是因為,無論應聘哪個級別的職位,公司都期望你能夠將資訊精煉成簡潔清晰的答案,並使用與職位工作內容相符的關鍵詞。說得太多並不會增加你透過篩選的可能性。
[詢問招聘公司AI的應用情況]
由於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你應該主動了解企業在AI方面的最新應用和進展。例如,你可以詢問,“公司在AI應用方面的進展如何?” 或者,“公司對可能被AI淘汰的員工,是否提供相應的技能再培訓或轉崗機會?”
瞭解一家機構在AI方面的進展,可以幫助你判斷自己在這家公司長期的發展前景。根據麥肯錫的報告,到2030年,AI可能會使高達70%的商業活動自動化。如果企業已經開始積極推進AI的應用,那麼,你應該搞清楚,未來自己在該公司的職業發展路徑。如果公司在考慮未來AI相關的應用和實施的同時,仍在招聘一些維持業務運轉的傳統技能型人才,在這種情況下,就算你得到了這份工作,仍可能會在未來面臨風險。
瞭解AI如何影響招聘流程以及你所申請的職位,這能讓你的求職申請脫穎而出,排在眾多候選人之前。此外,在面試中,這些知識還能幫助你更好地展現自己——你不僅是一名能力出色的專業人士,更是一個渴望隨著AI的發展不斷提升自身技能的人才。
瑪洛·萊昂斯(Marlo Lyons)| 文
瑪洛·萊昂斯是一名職業發展、高管及團隊教練,同時也是獲獎圖書《尋找新職業:轉換職業或找到夢想工作的權威指南》(Wanted – A New Career: The Definitive Playbook for Transitioning to a New Career or Finding Your Dream Job)的作者。
DeepL、ChatGPT | 譯 張雨簫 | 編校
推薦閱讀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 聯絡方式
投稿、廣告、內容和商務合作
↓點選閱讀原文進入哈評中文網,獲取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