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僱主用的AI招聘工具們來一場“中門對狙”。


文|雷晶
編輯|陳桐
來源|職場Bonus(ID:ZhiChangHonhLi)
封面來源|Unsplash
有人還在面試上為"寶潔八大問"抓耳撓腮時,ta的競爭者已透過AI工具即時生成“滿分答案”;有人在糾結簡歷模板配色時,演算法已透過百萬份成功案例總結出HR最偏愛的資訊密度。
無論人和人之間的博弈,是否正逐漸被工具和工具間的博弈替代——求職的方法論都正在面臨被改寫。前不久,《我們訪談了10個職場卷王,看看他們到底都在用哪些AI》一文盤點了在職上班族的AI“升職辦公利器”,這次我們來盤一盤求職端。
受訪者小白在參與一家公司的遠端線上面試時,他對面的AI面試輔助工具正根據面試官的提問即時生成答案輔助他順利完成面試。
他所使用的AI面試輔助工具支援多語言面試,會根據提問即時給出有條理的回答。生成的答案甚至會考慮到口語化表達與書面語的差異:它知道在回答中加入語氣詞,會讓求職者表現得更加自然。
這樣的場景已並不少見。根據Capterra的《2024年求職者人工智慧調查報告》顯示,58%的求職者在使用AI工具來協助求職。
在求職端,AI工具主要滲透職業規劃、簡歷修改、模擬面試、面試輔助這四大環節。“職場Bonus”瞭解到,2023年開始求職市場的商機開始被更多AI工具開發者注意到,2024年市場達到高峰期,錨定具體賽道的細分產品不斷湧現。
相關業內人士提到,目前在做求職領域垂直AI產品的公司,大多為小型創業公司。國內頭部的大模型創業公司裡,只有智譜AI推出了求職相關的AI產品“有時”,其主要功能是模擬面試和簡歷修改,但目前該產品功能並未成熟,使用次數有限。
除了模擬面試和簡歷修改這兩大主流的產品功能,求職領域的AI工具還涵蓋職業規劃、即時面試輔助等不同場景,基本實現求職過程全覆蓋。
在社交媒體上,求職者分享AI求職工具的數量在逐漸增加,越來越多的求職者逐漸認識到AI工具的價值。“職場Bonus”在調研中瞭解到,已有不少求職者在AI求職工具的輔助下成功找到工作。


AI參戰求職沙場,這四個關卡里可以幫到你
●職業規劃
目前市面上做垂類AI職業規劃的產品數量較少,且知名度普遍不大。在各類職場博主的分享和媒體的報道中,使用通用AI大模型進行職業規劃仍是多數人的選擇。
在相關產品中,言筆AI寫作的職業規劃功能是AI根據使用者投餵的個人資訊,生成相應的職業規劃。新人使用者有500字的免費額度,需要深度使用的使用者可透過開通會員獲取升級服務。但作為寫作類AI產品,它的職業規劃功能僅是衍生功能,生成的內容在成熟度上有待提升。

言筆AI寫作
而Match That Role、COACH等工具則是更注重幫助求職者制定職業發展計劃,讓求職者有可執行的發展路徑實現自身職業目標。
其中COACH的定位是AI職業教練,它是開發者和多家職業發展組織聯合開發的產品。該產品為高中生、大學生、職業轉型者以及職業教育者提供服務,使用者可根據個人身份選擇不同的服務,透過回答Coach提出的問題,生成職業發展計劃。

COACH
而大多求職者使用通用AI大模型如ChatGPT、Kimi、DeepSeek則是憑藉海量資料的訓練,豐富的知識領域,整合來自不同渠道、不同型別的資料資訊等特點受到青睞。
有求職者分享將自己的興趣、技能、經歷、價值觀等資訊投餵給AI,並讓它在分析後給出適配崗位的契合點、發展趨勢、可能的挑戰和風險等,可以展現更全面的職業規劃。
相關的Prompt提示詞指令分享在社交媒體上並不少見。在具體的使用場景中,可以讓AI“扮演”擁有多年工作經驗的投資者/行業分析家/市場分析師,讓它識別出行業的主要風險、市場趨勢、潛在挑戰等。
以下是我們觀察到使用效率不錯的提示詞話術,分享給大家:
我的興趣是xx、我的技能有xx、我的價值觀是xx、我喜歡/討厭的工作型別有資訊,請結合當前行業形勢,提供3-5個職業建議。我目前的身份是xx,有xx經歷,在xx城市發展。我目前的情況是xx,想轉到xx行業,請列出3-5個適合跨界轉行的崗位。
部分求職者還會使用AI大模型進行行業趨勢分析,幫助自己瞭解不同行業的發展前景、薪資水平和人才需求狀況,從而做出更加明智的職業選擇。
但利用AI大模型進行職業規劃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想要AI生成的內容符合需求,需要透過精確的提示詞不斷地除錯。且AI僅能響應使用者的直接詢問,無法主動評估、指導使用者的職業發展路徑,與職業規劃師能提供的幫助存在差距。
當然,目前也有功能更垂直的AI開發者在為使用者解決“寫提示詞很複雜”的使用障礙。職升機AI是一款專注為求職者在看機會階段挖掘深層能力、匹配紅利行業/崗位的應用。目前,使用者可在小程式端一鍵匯入微信上的簡歷檔案,透過入門測評題目,即可完成潛在轉行方向的初步判定。此外,使用者還可以在小程式上和AI助手“Up醬”進行簡易對話,獲取更精準的機會推薦、行情資訊訂閱和職業規劃分析。
●簡歷製作及最佳化
Canva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有近45%的求職者利用AI工具來幫助生成和改進他們的簡歷。
簡歷作為求職環節中的敲門磚,可以讓企業看到求職者的優勢和與崗位的匹配度。目前市面上的AI簡歷工具除了能夠製作簡歷,還能對簡歷進行診斷和最佳化。
如Yoo簡歷、職徒簡歷等可以透過演算法分析,指出簡歷中存在的語法錯誤、排版問題以及內容重點不突出等缺陷,並給出針對性的改進建議。Yoo簡歷還有崗位探測功能,可以根據簡歷內容給出匹配度高的崗位選擇。

YOO簡歷

職徒簡歷
除了修改與最佳化,CodeCV、Rezi等工具還會提供豐富的模板庫,涵蓋不同行業和職位型別,滿足求職者的個性化需求。
考慮到應聘一些崗位需要用到求職信,Kickresume、Final Round AI等工具支援自動生成求職信,提高求職材料準備效率,並支援多國家語言,方便不同地區的使用者使用。

Kickresume

Final Round AI
AI簡歷的製作與最佳化效果如何,也依賴使用者提出的指令。指令越準確、越細緻得到的修改效果就越好。我們也觀察到一些實用的提示詞指令可以分享給大家:
幫我結合以下崗位招聘要求寫一份個人簡歷,分為四個部分:個人優勢(分三點描述)、工作經歷(包含工作內容和工作成果,每項工作內容以小標題概括後再進行描述,工作成果儘量用資料支撐)、教育背景、技能與證書。現在,你是一個資深簡歷顧問與經驗豐富的HR。你所需要做的是:根據我所發給你的簡歷,在仔細閱讀理解、分析的基礎上,給予我相應的建議與解決方案。你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求職者。你的求職方向是xx類,你的優勢是能夠利用xx、xx工具。你的專案經歷有"xxxx"在專案擔任的角色主要是xxx,(這一部分是你的成果),請根據專案名稱以及可能涉及的工作內容幫我寫一份簡歷,並用資料量化我的結果。
“職場Bonus”在盤點中發現,大多國外的AI簡歷工具以訂閱製為收費模式,單月會員價從9.9-50美元不等。而國內大多AI簡歷工具可免費使用,Yoo簡歷、職徒簡歷目前可免費使用。
●模擬面試
AI面試模擬工具一般會根據求職者的目標職位和個人簡歷,結合不同行業、崗位及求職者個體差異,生成模擬面試題,讓求職者在不同場景下進行模擬,提高應對面試的能力。
例如多面鵝、Final Round AI等工具擁有海量的技術知識,能提供包括管理諮詢、技術、軟體、投資銀行等多個行業的知識,幫助求職者快速掌握行業前沿技術,彌補知識空白。

多面鵝
不同於被稱作“作弊工具”的面試即時輔助助手,模擬面試工具主打的點在於提高求職者面試能力。它會針對求職者的表現給出針對性的建議。在面試結束後,會生成專屬報告,報告內容涵蓋總體情況、每題建議,甚至還有儀表儀態等個人建議,幫助求職者瞭解自身優勢與不足。
Cedars.AI可以針對求職者在模擬面試後生成的面試能力分析報告,找出求職者需要提升的部分,再進行模組化的訓練。

Cedars.AI
在模擬效果的提升上,部分AI模擬面試工具還支援求職者上傳自己的個人簡歷等相關材料,最多可支援萬字文件,讓AI更瞭解求職者以提出差異化的問題。
“模擬”並不僅侷限於形式。面試狗還連結了數位大廠面試官,並且基於他們的語言風格、個人知識等,訓練了不同的面試官模型,求職者可以根據需要隨時和大廠面試官模型交流面試、求職和職場的任何問題。
除了小型創業公司,在求職賽道中知名的牛客網也佈局了AI模擬面試。牛客AI模擬面試支援個人介紹、專案介紹、薪資談判等諸多場景,全面模擬求職者會遇到的各種狀況。
“職場Bonus”在調研中瞭解到,目前國內大多產品的AI模擬面試單次時長為30分鐘,單次模擬面試的時長包價格大多在29元~39元之間,使用者可根據自己的需求購買相應的時長包。
●面試即時輔助助手
面試過程中,AI工具會即時轉錄面試官的問題和對話,一鍵生成對應的答案。從提問到生成答案往往不超過0.8秒,保障交流的迅捷流暢。
目前,多款產品已實現語音採集、全自動問題提取、問題深度理解、多模式答案的全自動生成等功能,解放求職者雙手。
“職場Bonus”發現,目前這類工具甚至已經形成了一系列產品,並在各大搜索平臺、社交平臺進行推廣,產品多以“輕鬆拿下Offer”“xx在手,offer我有”等話術進行宣傳獲客。
不同產品的功能也有所差異。例如像面試通、麵霸等工具,可支援騰訊會議、zoom、飛書、牛客、Teams等常用會議軟體,還可以智慧自動識別面試官的語言,使用對應的語言來給出提示。

面試通

麵霸AI
多面鵝和面試狗等工具則是在即時輔助面試的功能外還兼具模擬面試、私有文件上傳等其它功能,協助求職者提升面試透過率。
至於面試即時輔助助手是否真的可以助力求職者上岸,曾使用過相關工具的小王分享道,“是有一定幫助的,但新使用者面試之前建議先練一練,直接使用的話效果不一定很理想。”
但面試即時輔助助手的使用存在爭議。它的使用涉及面試中的誠信問題,且使用過程中招聘方有可能會識別出求職者在使用外掛。
新京報曾有報道稱:在一些HR人員看來,僅憑經驗就能看出對方是否用了AI。而為防止求職者透過作弊透過面試,目前部分招聘方也在進行“反作弊”的技術探索。
在AI的輔助下,面試不再是人和人之間的“對峙”,雙方的“鬥法”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也會繼續進行。
“酒香也怕巷子深”,多名AI求職工具開發者均向“職場Bonus”表達了“推廣難”的問題。“因為就業競爭激烈,求職者會傾向於認為:一款好的求職產品被更多人知曉,不利於自己求職。”少了熟客的推介,各家產品在推廣上便少了一個增長引擎。

一些求職輔導師不會說的案例
要想讓AI提供精準的職業建議,首先要對自己有深入的瞭解。”菜子回顧去年的求職歷程,認為利用AI求職的關鍵在於認識自己。
為確保資訊更豐富,更有權威性,菜子先是藉助專業的測評工具建立對自己的認知,並從價值觀、興趣、能力和潛力等維度進行深入思考,全方位構建自我形象。“找工作其實也就是給自己的生活狀態去挑一件相對合適的‘衣服’,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偏好和尺碼,才能挑到最舒適的。”
她會使用ChatGPT和Poe輔助自己求職,這些AI工具可以在傳統測評工具給出的結果基礎上,從不同角度分析她的需求和興趣,讓她的選擇更為多樣和豐富。
具體步驟為:先把自我探索獲得的答案告訴AI,讓它羅列出符合描述的崗位;然後讓AI針對崗位和自己的價值觀、特長、技能等方向進行契合點的簡要分析。
基於菜子提供的豐富資訊,AI生成的五個職業方向十分符合她的心意,她根據AI給出的職業方向精準投遞了相關的崗位,比之前的海投節省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在成都工作的小樂原本是一名建築設計師,畢業後的5年裡,她眼看身邊的同事越裁越少,5年裡也從未漲薪。她急於尋找各種轉行的方法。“一開始很迷茫,只知道自己要跳出去,空有想法,但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她訂閱了不少商業媒體資訊,也請了1v1的求職輔導,但始終覺得:商業新聞裡的新興領域,和自己的興趣、專業能力是割裂的。
“職升機AI目前最能幫到我的地方,就是結合了測評工具+AI簡歷分析+行業前沿領域洞察。”透過測評和簡歷解析,職升機AI助手“Up醬”和小樂強調:她的設計能力適合遷移到一些對PPT呈現高要求的行業。不僅如此,Up醬還精準定位到了一個工業安全領域急招的售前支援崗位。“缺人的上升期行業果然面試快,我跳過去(薪資)還漲了30%。”
小楠在利用AI進行選崗時也意識到了這點。作為應屆畢業生的她,在進行求職時缺乏對職業的認知,面對海量的崗位感到十分迷茫。“在利用AI進行崗位篩選之後,感覺清晰了很多。既可以選出符合自身背景的崗位,又可以打破資訊差瞭解到很多之前沒關注到的職業。”
為了提高效率,墩墩在大三假期找實習時也嘗試使用了Jobright AI進行輔助。“讓我感受最大的是,AI會根據你的簡歷去解析你和這個崗位的匹配度,並提出有用的意見讓你進行完善。”經過幾次修改,墩墩明顯感受到自己的簡歷越來越專業化,在投遞時收到的正向反饋也越來越多。
“要是想要生成一份‘完美’的簡歷,需要有明確有效的指令。”珍珍一開始使用Yoo簡歷工具輔助修改簡歷時發現生成的內容並不能直接使用,仍需二次刪改。
她發現在小紅書搜尋“簡歷修改AI指令”有很多相關的分享,大多從最佳化語言表達、量化成就、最佳化結構、針對特定職位定製等方面進行提升。
在具體的最佳化場景中,給AI的指令需要明確且切面小。例如可以透過給AI設定一個角色,將自己的經歷生成一個形象,讓AI帶入自己的身份製作簡歷。或是聚焦各部分分別進行最佳化,從點到面逐步進行修改。
“用AI修改簡歷比找專人幫忙效率高很多,生成的內容也很好,但是不能完全依賴,自己還是需要針對AI給出的內容進行修改。”珍珍也提到,每個人的使用感受和路徑都不能完全複製,AI只能作為一個輔助工具,不能完全取代人的思考。
此外,目前已順利入職歐洲某跨境支付公司的菜子還強烈建議可同時使用多個AI。“這樣就擁有了一個專屬的職業規劃智囊軍師團,和多個AI聊天就像是去和多個職業規劃師一起探索職業的可能性,可以獲得多元的視角。”
在不同的AI大模型中,給出一致的指令會收到不同的結果,進而幫助求職者突破資訊壁壘,從多元觀點碰撞中,精準錨定最契合自身需求的答案。
在AI工具不斷深入求職領域的今天,學會如何正確、高效地使用它輔助求職也將成為一門重要課題。AI可以為求職者開啟一扇大門,至於門後的世界究竟如何,還需要自己慢慢探索。
(文中小白、菜子、墩墩、小楠、珍珍均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