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八卦很多,例如說粟裕在城南莊會議上改變了中央和毛主席的決心,於是導致淮海戰役,所以粟裕立了第一功云云。這些傳說很美麗,很傳奇,但並不是歷史事實。
研究歷史要以文獻為根據,中央歷史檔案是基本資料。我稱這種研究方法為新考證主義。
看 1948年5月城南莊會議後的中共中央檔案,中央並沒有完全採納粟裕的建議,並且連續重申了粟裕兵團必須南下渡江作戰的堅定決心。
事實上,歷史表明,毛主席作為統帥的戰略決心一旦下定,是很難被任何人所改變的。
所以城南莊會議後,中央調整了華北和中央局的轄區,提高了劉鄧陳和中原局的領導地位,也調整了粟裕將軍的職務。
但是中央多次催促仍然沒有執行渡江作戰決定的粟裕將軍並沒有被升職,反而被降了半格。
城南莊會議粟裕將軍立下軍令狀,殲滅邱清泉或胡璉兵團。但是這個任務也並沒有在1948年夏季完成,而是在淮海戰役中由華野全軍和中野全軍聯合完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