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尚未觸底,更沒反轉

今天的幾個事,值得大家留意。
首先是央行一早就在盤前釋出公告,稱階段性暫停在公開市場買入國債。
央行主管的媒體,也援引市場人士的觀點稱,市場對於“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有過度理解之嫌。適度寬鬆,更多是對央行一段時間來支援性貨幣政策立場的確認,市場有搶跑和透支未來利好的嫌疑。
第一個很好理解,大白話,就是以實際行動,繼續敲打資金一窩蜂買債,給債市降溫。出發點,一方面是不希望過於擁擠導致後續的踩踏風險。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資金不要太集中做多債市給金融市場釋放對經濟基本面悲觀的預期。
第二個,市場人士的觀點是什麼不重要,因為觀點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錯的,主觀的東西。但是經由央行主管的媒體發出來,性質就完全不一樣,各位細品。

另外還有個事,也值得各位留意。

今天融創中國的股票暴跌,一度跌幅接近30%,目前我發文時跌幅達到24%,帶崩了一眾房地產股票。原因很簡單,直接的利空來源於信達香港提出了對融創中國的清盤呈請。

啥叫清盤呈請?
簡單來說,就是提請法院裁定,要求強制清盤公司。清算資產,償還負債。這在港股上,是合理合法的上市公司相關的制度安排。債權人有權在符合相關程式的前提下,提出對債務人的清盤呈請。法院在收到這個請求後,會進行聆訊,也就綜合評估和審查,做出決定。

但要注意,清盤呈請,不代表公司破產。
這一輪房地產高位下跌以來,港股上市的相關公司,很多都收到過清盤呈請,比如恒大,碧桂園等等。融創中國也不是第一次收到,早在2022年,它家就被債權人提起過清盤呈請,當年也第一次出現了債務公開違約的情況。
這些公司在收到清盤呈請後,法院首先會審理,看是不是清盤有利於全部權益相關人特別是債權人。其次,公司自身也會透過一系列方法,避免公司被強制清盤,比如債務展期,債轉股等等。
融創中國這幾年搞債務重組已經很多次了,這只是整個房地產行業的一個縮影。但為啥今天暴跌這麼多?
這是因為,市場猜測今年下半年,它又有規模較大的境外債務會出現違約暴雷。這是在前面債務重組很多次的基礎上,說明重組也並沒有解決根本問題。最後,這還是在9.24政策大轉向的前提下發生的,說明市場並不預期政策能決定行業未來。因此,市場對這種利空,就顯得更加緊張。

看一下融創的股價走勢吧:
無獨有偶,市場對於龍頭萬科的債務擔憂,也一直揮之不去,這反映在它的股價上,和融創也差不多:
這些圖的共同點在於,它們離本輪最大力度的政策轉向之前的低點,僅一步之遙。政策帶來的“利好”,很快可能就被完全抹平,甚至創出更低價格。
如果以新政以來的房地產行業銷售資料來看,的確近幾個月有環比改善,特別是一線城市的一些資料。但是,政策反轉帶來的地產脈衝反彈,很可能已經進入尾聲。
房地產行業,將繼續被更基礎和長期的定價因子主導,即人口增長,居民槓桿空間,以及地產行業仍未完成的去槓桿和出清過程。
假以時日,我們應該能看到,地產行業,即便如萬科這樣的大企業,也可能會出現更多市場化出清的情況。更多的債務違約和重組,企業之間的兼併收購,還在路上。
亦因此,現在僅僅看到一線城市短時間內部分資料的環比好轉,就由此推出房地產行業已經企穩甚至即將反轉,顯得過於樂觀。
出清尚需時日,觸底需要耐心,地產並未反轉。
本週日,我將在直播間結合這些,聊更多市場相關的話題,歡迎預約👇🏻
請點選上方名片,關注本公眾號。由於微信系統改版,關注後請點選右上角,選擇“設為星標”與“置頂”,以獲得最及時的文章更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