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 | 週三三
回想起來,凌玲這個小三角色還挺邪乎,她害得8年前的吳越無端端做了觀眾的出氣筒,被罵到關閉微博評論,但又不得不承認——
經凌玲一役,屬於吳越的中年女演員的戲臺子,由此建成開張,生意興隆,叫好叫座。凌玲血跡斑斑的前半生,換得吳越一路高歌的後半生。

就算是孽緣也是緣。
至少,吳越戲齡20多年,出道就順順當當演女一號演到凌玲,但對這一屆觀眾而言,凌玲後的這8年,才算把“配角優等生”吳越記掛在了心。
各種爆劇、好片開始頻頻出現吳越,《少年的你》《愛情神話》《掃黑風暴》《繁花》《180天重啟計劃》,以及熱播中的《人生若如初見》。

說來大部分角色都叫一個名兒,“媽”,但吳越經手的這些媽,除了千姿百態不撞型之外,在國產影視作品中顯得尤為特別的一點是:
吳越這套“媽的多重宇宙”很反“媽道”,沒一個媽符合刻板、傳統,優點優得很新穎,缺點也別有風味,既不完美,還偶爾搞點兒離經叛道。
用老話講的,“當媽的沒一個媽樣。”
1.
曾有一度,中年女演員時常舉大旗呼籲,“只能演媽是我們的事業困境”,那些電子媽也的確敗胃口,這個窒息那個苦情,除了直擊觀眾的情緒開關,好像沒別的事兒可幹。
她們看來很有媽樣,卻失了人樣。
海清、閆妮一波並不差演技的演員,那幾年,便是栽進“臉譜化媽媽”的套路里,輸了時間,耗了元氣。

這裡提一件小事:
凌玲一角,當初是海清給吳越提的點子,慣常演女一的吳越一開始對“第三者”小有顧慮,“是壞人呀?”,海清開導她,“但寫得不俗。”
確實不俗。
不僅放小三界是非常反常規的一款,若用當媽的視角開啟更狠狠一心驚——帶個娃去破壞他人家庭,撇開道德不論,此媽的心理素質也超絕。
凌玲,做三是狼人,當媽是狠人。

再返回看海清就頗有幾分唏噓,替朋友選角,思路打得很開,女三、小三但“寫得不俗”就值得接手,擱自己身上卻很容易變當局者迷。
在電視上雞娃雞好多年的海清,奔到近一兩年,才靠著“在文藝片裡吃土不絕,吃苦不盡”,祛除一身都市媽味;型是轉了,人也遭老罪了。

一切當然在個人志向與選擇,只是站路人的位置打量這對兒好友:
不執著於把演媽上升為“困境”,而是集中視線、專注於演“不俗的媽”,哪怕是“不像樣的媽”,這樣的吳越,步子邁得輕巧、明快,路也一片開闊。



作為兩個江浙滬獨生女,又都出身書香門第,海清靈是靈的,就稍顯悶了一些,演媽是虎媽,不演媽則苦哈哈一張臉;
吳越即使底色為苦也演得嘎嘣脆,配以一口蜜餞似的嗓音,給李現、周雨彤一趴30好幾的人當媽,仍撲面而來一股天真的嬌。

但事實上,吳越不屬於少女感的長相。
尤其不笑的樣子能算素雅甚至清苦,反正與柔情蜜意毫無沾邊,那為什麼呢?為什麼她總洋溢著,與年齡不符卻不違和的沖人撒嬌的意味?
而就連這份嬌,也不覺得綿軟刻意,倒是透著一腦門的主意勁兒很有韌性,一嚼,搞不好還得嗑掉牙。這使得吳越扮的媽,作精搞怪是可愛,拿腔拿調叫使小性子,鼻子輕輕一哼,馬上主動貼熱臉問她一聲:
又怎麼了我的大小姐!

2.
金貴、嬌氣但丁點兒不惹人反感;
相反,看她一副搖頭晃腦,搖得渾身叮噹響的事兒事兒的樣子,聽她嘴巴叭叭不停,聲音美滋滋又酥酥脆脆地講話,不知怎的,就會禁不住對她寵愛、寵溺,無傷大雅鬧點兒孩子脾氣也無妨——
這些,套小姑娘身上無可厚非,用於“半百老人”也成立的話,是因為天生修為與氣質使然嗎?總之,吳越自帶很正統的,嬌而識大體的長公主範兒。

意思是說,《人生若如初見》的梁母一角非常對她的味。
這是一位承襲多爾袞一脈的清末格格,江山成空,皇族衰敗,於整個國已經苟到大限的一刻,又何況對梁母、梁鄉一雙孤兒寡母呢?更是咬牙在熬。

這樣的故事和人物色彩很難亮得起來,不會輕鬆。
但所有的泥濘、苦水、難堪湧向梁母,她一挑眉,嘴角一含笑,昂一昂下巴,那種“裡子是爛光了,可咱面子也得敷金扮美”的傲嬌,耍派頭,體面大過天,簡直力道十足——
淺嘗是特小女孩的勁兒,細品才知其中滄桑幾何。


調子當然大悲大苦,可也因為吳越一番麻雀似地撲騰,倒不失為看得過癮,妙趣橫生。
所以相比很多人大讚的這段,梁母得知兒子有機會留洋日本,從驚到喜,到悲痛萬分止不住,眼淚大把地掉,哭得蕩氣迴腸宛如哭墳老祖宗:


我更喜歡她的出場:被知府夫人請去教旗人禮儀,順便作陪府上盛情的一位vip客人,鹽運使夫人。
精彩的來了,陪的這客,在攀上高枝變鳳凰之前是包衣出身,按旗人的尊卑劃分,她得反過來給梁母磕頭。而梁母一開始就對這些道道門兒清得很。

讓她教,她大大方方地教,被人弄不清真身就弄不清吧,也不惱——她只是在等。
等客人自個兒跪下來,對她行之前她教的所有禮,等一屋子人對她刮目相看,等主人家社了個大死,惶恐不安,等長長地吐一吐惡氣。


說來知府夫人才冤咧,她不認識梁母沒做背調,頂多算失誤;那作為知情人梁母,但凡點醒夫人幾句,也不至於害她套近乎不成反被痛罵。
梁母故意按下不表,忍辱負重,就是要看她被啪啪打臉鬧笑話。這種沒落貴女的狠、癲又苦澀,又迷之感覺很滑稽,讓整場戲每一秒都漂亮。

天塌人亡之時求得精神上的、假模假式的勝利,對梁母也算告慰吧?
3.
《人生若初見》往前倒幾個月,今年,還播了一部吳越演媽的劇叫《180天重啟計劃》。

因為總起的設定“洋”得有些超過,引起部分觀眾不適:
吳越這位快50的老母親懷二胎,於是失業加失戀的女兒周雨彤做陪產護工,與她媽、繼父、繼父的兒子開始鎖一個屋簷下生活。

當中被評“不舒服”“不合理”的部分略去不提;
單說吳越飾演的吳儷梅,人雖然活在國產劇,還是專專心心探討母女關係的國產劇,可該說不說,阿姨一股子“美式精神老媽”內味兒很濃。
畢竟,在女兒拼一拼能讓她做外婆的年紀,她做了媽。這也不是所謂的老來才叛逆,吳儷梅一生都叛逆,青春期幾乎無縫銜接更年期。
年輕時未婚先孕還輟學,到老又一咯噔懷孕又辭職;
年輕時為了離婚在KTV發瘋,老了和再婚丈夫吵了一架就鬧離家出走,並很懂享受地給自己開了一間6000的房,美美睡大覺,爽爽過人生。

非常“大逆不道”的媽媽語錄,有多少媽媽偷偷這麼想過?
哪怕貪一時的快活引發後患,也絕不吞下一口的憋屈導致後悔終生,這樣一個吳儷梅,做媽和做人難免任性,不討巧,光顧自己爽;
可是各位,隱忍奉獻的東亞老母親還沒看夠、氣夠嗎,讓吳媽媽爽一下怎麼了!允許國產劇產出一個“放飛的,不像媽的媽”不行嗎!

也不知是巧合還是選本時的口味傾向,“逆天媽媽”賽道一直很戳吳越,她扮過不少粗思也極恐的媽——咋地,凌玲是給吳老師演爽了是嗎?
凌玲之後,《少年的你》演陳念媽媽很是給了當年的我一擊。
她搞傳銷走火入魔,動不動就人間蒸發,丟下未成年女兒蜷縮在家裡被追債的人恐嚇,但她好像又不是完全不負責,有時打來電話也講好聽的話:

這是很典的日式“壞媽媽”,用大段的失職和偶爾的哄騙對孩子構成虐待,但在國產影視作品中,塑造一個“連孩子都不愛的媽”十分罕見。
某種程度上,就為人母的標準衡量,陳念媽媽比《掃黑風暴》的大反派賀芸更反派。賀芸本質還是愛兒子,或者說,正因為愛過頭才做錯事。
錯把公職當母職濫用。

以上大熱角色之外,吳越還有一個相對冷門的“會犯錯的媽”,來自《愛情神話》演老白的前妻。
作為老白身邊的三個女人之一,前妻戲份最少卻資訊量巨大。
她很討前婆婆喜歡,離了婚了還叫老人家對她念念不忘——但如果知道離婚原因是賢媳出軌,就未必了。

其實想想,除了真踩了線的賀芸,吳越扮的這些媽散於生活中並不稀奇——誰還不是個人呢,當人都有不靠譜的時候,當媽偶爾撒個歡吃吃放縱餐,罪不至死。
往後就盼著,這一類“不守規矩的媽”不只作為配角出現,吳越也能漂漂亮亮再演一回主角。


需要磨這麼狠嗎?戳圖片檢視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