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8

本文字數:1469,閱讀時長大約2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林志吟
首款國產GLP-1雙靶點減肥藥終於來了。
6月27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信達生物申報的1類創新藥瑪仕度肽注射液上市,適用於在控制飲食和增加體力活動基礎上對成人患者的長期體重控制,初始體重指數(BMI)為:BMI≥28 kg/m2(肥胖);或BMI≥24 kg/m2(超重),並伴有至少一種體重相關的合併症(例如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脂肪肝、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等)。
瑪仕度肽也成為全球首個獲批的GCG/GLP-1雙靶減重藥物。
在此之前,中國已獲批了四款GLP-1減肥藥上市,分別是利拉魯肽、貝那魯肽、司美格魯肽及替爾泊肽,前兩款藥物屬於短效製劑,生產廠家是國產企業;後兩款是長效製劑,均是進口藥物。利拉魯肽、貝那魯肽、司美格魯肽這三款都屬於GLP-1單靶點藥物,替爾泊肽則是GIP/GLP-1雙靶點藥物。
此次獲批上市的瑪仕度肽也是一款長效製劑,最直接的競爭對手就是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以及禮來的替爾泊肽,後兩者正稱霸全球減肥藥市場。在這種情況下,瑪仕度肽如何與後兩者進行差異化競爭?
6月27日,在瑪仕度肽獲批媒體溝通會上,瑪仕度肽GLORY-1研究的牽頭研究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紀立農教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瑪仕度肽可實現15%至21%的減重,雖然還沒有“頭對頭”對比司美格魯肽研究資料,但初步看,減重效果可優於司美格魯肽;中國肥胖干預需結合本土人群特徵實施差異化策略,重點關注肝臟健康與血脂管理。瑪仕度肽在實現減重的同時,可以改善代謝、血壓,肝臟的脂肪含量。
“相比西方人群,中國人群在年輕的時候就容易出現肥胖問題,同時在BMI比較低的時候,也更容易出現併發症。換句話說,西方人群BMI很高的時候,才會出現併發症。中國肥胖人群中,合併最高併發症的就是脂肪肝,在超重人群中,合併脂肪肝比例可以超過60%,在肥胖人群中,合併脂肪肝的比例也可以超過80%。而瑪仕度肽的作用機理,恰好在改善脂肪肝方面可以發揮優勢。”在現場,信達生物管理層也這樣回應。
對於瑪仕度肽定價問題,信達生物管理層並沒有直接給出回應。公司方面表示,對比GLP-1單靶點藥物,瑪仕度肽可以帶來更強的減重效果,因此,在定價過程中,會體現產品的價值,同時也會參考同類已上市產品的價格。
“我們相信,應該不用很久,各大平臺上面會陸陸續續展出這款產品的真實價格,大家前兩天看到的一些價格,並非真實的價格,我們也在這裡做一個澄清。”信達生物管理層表示,公司會結合國內相關人群的支付能力制定一個合理的價格,目前的產能也可以確保產品供應。
肥胖已經成為威脅全球健康的核心問題,藥物治療需求凸顯,GLP-1藥物減肥作用機理明確,已成為全球減肥藥研發的核心靶點。
在現場,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小英教授表示,我國的肥胖問題十分嚴峻,根據中國診斷標準,我國成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已經超過50%,近年來呈上升趨勢。肥胖問題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增加。同時,肥胖問題也會伴隨一些併發症出現。近九成中國超重肥胖患者伴有合併症,最常見的是脂肪肝。超重肥胖將對我國醫療衛生支出和社會經濟生產力造成嚴重負擔。
李小英亦表示,在GLP-1藥物未出現之前,傳統的減肥藥物只能實現5%至7%的減重幅度,很難滿足肥胖領域治療的一些剛性需求,GLP-1藥物出現後,可實現10%以上的減重幅度。雖然GLP-1藥物在減重方面,起效快,但做到長期維持仍有挑戰。相關藥物也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當前肥胖症的治療,仍面臨認知不足、治療選擇有限、複發率高、多學科協作不足等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