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作者:懶人養基
來源:雪球
基金一季報披露完畢後,前幾篇文章梳理了今年以來最受歡迎的主動偏股基金、股票指數基金和多種純債基金,今天來聊聊黃金基金以及受關注度並不那麼高的其他商品基金。
2021年1月2日至今年5月7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累計回報為-19.00%,但黃金ETF、原油LOF和豆粕ETF的同期回報卻分別高達97.76%、88.97%和59.70%。

(資料來源:Choice)
如果2021年以來配置了一部分黃金基金和其他商品基金,這幾年的投資體驗一定好得太多。
這麼說並不是想引導大家現在去高位追漲黃金等商品資產,而是要懂得利用商品與權益的低相關性甚至負相關性,重視商品資產在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01
黃金基金
下表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規模超過10億元的國內黃金基金,以及基金規模超過1億元的QDII黃金基金。

(資料來源:Choice)
從一季度回報來看,國內黃金基金和QDII黃金基金的差別不大,但投資者顯然更喜歡國內黃金基金,規模最大的國內黃金ETF已經超過400億元,華安、博時、易方達和國泰的黃金ETF規模都超過了100億元;而規模最大的QDII黃金基金僅5.56億元,主要原因是QDII黃金基金通常是投資海外黃金ETF的FOF基金,費率更高,長期收益可能略遜。
規模偏小、但費率更低的華夏黃金ETF、工銀瑞信黃金ETF和富國上海金ETF可以跟蹤一下,看看能不能因為費率低能夠跑出一些回報上的長期優勢。當然選基金也不能唯費率論,還要看扣除各種費用後最終的跟蹤誤差。
細心的投資者可能會發現,同為黃金基金,排在表格末尾的易方達黃金主題LOF今年一季度的回報為25.22%,明顯高於其他黃金基金18%左右的平均回報水平,這主要是因為該基金不僅投資黃金ETF,還會階段投資黃金股ETF或者直接投資黃金股票,而後者的彈性明顯高於黃金ETF,整個的波動水平也會更高一些。
重申一下我對黃金投資的觀點,如果錯過了1200美元的黃金、2000美元的黃金和3000美元的黃金,錯過就錯過了,不要在3500美元的時候才來發現黃金的“機會”,這時候的“機會”也許可能就是風險本身。
我目前並沒有單獨持有黃金基金,但不排斥少量配置了黃金產品的策略。當前這種動盪的世界格局,金價最終會走到哪裡?真的不知道。
02
其他商品基金
黃金之外的其他商品基金很少,下表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所有的商品型基金(聯接基金僅保留了A份額)。

(資料來源:Choice)
1、華夏飼料豆粕期貨ETF及其場外聯接基金
跟蹤大連商品交易所豆粕期貨價格指數,是目前黃金之外商品基金中規模最大的商品基金,場內ETF規模為28.29億元。
2、國投白銀LOF
直接投資白銀期貨。大致上是黃金的影子產品,跟隨黃金價格同向波動。在黃金之外商品基金中規模排第二,最新規模為17.85億元。
3、大成有色金屬期貨ETF及其場外聯接基金
上海期貨交易所有色金屬期貨價格指數,最近基金規模超過10億元,在黃金之外商品基金中規模排名第三。
4、建信易盛能源化工期貨ETF及其場外聯接基金
跟蹤易盛鄭商所能源化工指數A,最新規模4.64億元。
5、南方原油LOF和嘉實原油LOF
投資海外原油ETF。
收益高彈性品種。老投資者可能還記得2020年“活久見”的原油負值交割事件,也一定對2022年俄烏衝突剛爆發時超過140美元的價格印象深刻。
過去的說法是,原油價格低於50美元(美國頁岩油開採成本)可以逐步關注。
6、國泰商品LOF、中信保誠商品LOF和抗通脹LOF
主動基金,主要投資海外黃金ETF和原油ETF,兩類ETF的投資比例並不固定,黃金ETF佔比較高的中信保誠商品LOF一季度回報較高。
03
資產配置中包含商品基金的經典投資策略示例
1、哈利•布朗的永久組合
權益25%+長債25%+黃金25%+現金(工具)25%。
2、瑞•達利歐的全天候組合
長期國債40%+中期國債15%+股票30%+7.5%的大宗商品+7.5%的黃金。

雪球三分法是雪球基於“長期投資+資產配置”推出的基金配置理念,透過資產分散、市場分散、時機分散這三大分散進行基金長期投資,從而實現投資收益來源多元化和風險分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