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特朗普對全球發動了關稅戰,同時對中國報出了145%的超高額關稅,當月引發了美國兩次股債匯三殺,美債利率暴漲,迫使特朗普服軟。
因為美國2025年到期需滾續的美債規模約7-8萬億美元,其中大多數集中在6月份,而之前的美債利率極低,一旦被替換成了高息債券,會導致美國的利息支出暴增。
5月12日,特朗普和中國簽了《聯合宣告》,互相取消了之前加徵的高額關稅,因為那已經是玩笑級關稅了,要麼貿易斷絕,要麼就只能全部美國承擔。

《聯合宣告》的簽署讓美國的港口重新恢復了運轉,讓美國商家擺脫了庫存全部售罄的局面,但並沒能挽救美國的國債利率。
美國的國債利率在4月份暴漲兩次的邏輯,是美國如果大量提升關稅,那從中國以及世界採購的貨物就會大幅減少,那就會導致美國的物價大幅上升,為了壓制物價那美聯儲就必須停止降息,甚至加息,否則美國的物價會暴漲到離譜的地步。
這個邏輯一點問題都沒有,但《聯合宣告》簽署後,中國的貨物開始大量運往美國,但美國的國債利率一點都沒有降,反而繼續上漲,甚至是連日暴漲。
5月19日,也就是今天,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破5%,單日暴漲2.21%,創下2023年美國降息以來的新高,基本回到了美國大降息前的資料,等於美聯儲去年的所有降息全部白降。

不要看到“暴漲”就覺得是好事,因為這個是債券而不是股票。

美債收益率飆升說明市場上的資金不認可美債,買的人少了,只能用更高的收益率去吸引投資者,而提升收益率的唯一辦法就是債券價格的下降。
美國的國債永遠是固定面額固定利率的,收益率暴漲2.21%的意思不是你昨天剛買入的美國國債今天賺了2.21%,而是今天的國債價格暴跌,跌到如果有人願意今天買入國債,同樣的持有到期,那他的收益率會比昨天剛買入的你的收益率高2.21%,換言之昨天剛買入美國國債的你虧慘了,如果上了高槓杆能一夜之間被打到想跳樓(美債通常波動極小,因此允許上百倍的槓桿)。
國債收益率的暴漲意味著國債價格的崩盤,而這通常會導致很多金融機構以國債為抵押物的貸款觸發補充保證金的要求,進而引發流動性危機,進而可能引發金融危機。
而且國債收益率的暴漲,也會導致美國今年即將要新借的大批國債,必須以一個超高的利率去借,從而嚴重增大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負擔。
如果金融市場裡滿大街都是收益率高達5%的美國國債,想買隨時都能買,而且只要買入就可以鎖定這個利率直接30年。
既然如此,那你發行4%賬面收益率的國債是肯定賣不掉的。
都是美國國債,一樣的信用度,外面的高收益率國債都沒人願意買,這低收益率國債那肯定沒人願意買啊。
而且最可怕的是這是3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市場給的數值高達5%。
換言之,美國的資本市場認為未來30年美國很難有低息環境了,不認為美國會降息,綜合了美國未來加息降息的所有可能性之後,美國市場認為如今必須要給一個5%的收益率,才會有人願意借錢30年出去,否則寧可先4.5%借個短期的,反正到期後肯定能更高息借出去。
這種判斷就很可怕了,說明美國的高息很有可能會長期持續,未來很多年都無法回到低息環境。
眾所周知,一個國家只在三種環境下會長期高息。
第一種是物價暴漲通脹飛天,通脹率突破5%之後無論如何都得加息壓下去,否則極易引發惡性通脹。
第二種是貨幣暴跌貶值極速,對於一個每年貶值20%的貨幣來說,即便每年的利率達到20%也沒有吸引力,此時國債利率最低也得是20%起步,當然對於這樣的國家來說也一定伴隨著惡性通脹,因為其物價肯定也是最低20%漲幅起步。
最後一種是最罕見的,就是這個國家經濟發展極為強盛乃至於過熱,到處都是投資收益率暴高的專案,隨便投什麼都有超高利潤,此時你的債券利率定低了沒人要,而你一旦募集到資金隨便投啥都能發財,所以此時也會有一個高利率出現。
對於一個沒有通脹困擾,貨幣也沒有大幅貶值,經濟發展也很正常,啥啥都正常的正常國家來說,那肯定是能降息就降息,因為降息會促進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對於通縮的國家來說恨不能把利率降到零。

所以不同的國家,其制定的利率政策完全不同,甚至可能截然相反,雖然說所有國家希望刺激經濟發展。

而如今,美國資本市場認為美國30年期國債應該給的利率,是5%的高利率。
要麼就是美國資本市場認為美國的經濟未來30年必定騰飛,隨便投啥都輕易獲取8%以上的高額收益。要麼就是美國資本市場認為,美國在未來的30年會長期深陷高通脹以及貨幣貶值的雙重困擾,成為類似土耳其的經濟體,導致利率常年居高不下。
這些是宏觀分析,而即便拋開這些不談,如今都5月19日了,這個時候美國30年期的國債利率突破了5%,那特朗普6月份發行的國債已經註定只能是個高息了。
美國的國債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2024年的時候就已經超過了36.2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平均每人借了高達10.7萬美元的國家債務。
但因為美國的低利率,美國聯邦政府承擔的利息支出並不多,2020年的時候全年才支付了3380億美元的利息。
如果把這些低利率國債全部替換成了高利率國債,我就算平均利率按4%計算吧,對於36.2萬億美元的基數來說,那美國以後每年承擔的利息就會變成1.44萬億美元,和2020年相比暴漲了1萬億美元。
而且這個是純粹的利息支出,是直接憑空沒了,不會增加美國人民的任何福利,也不會形成任何的基礎建設,甚至連國防安全都提供不了一絲。
1萬億美元的新增支出,聽起來是個天文數字,實際上也是個天文數字,哪怕對美國來說都是。
2024年,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收益是4.92萬億美元,
2024年,美國被公認為窮兵黷武,相當於全球2~20名國家軍費之和的恐怖軍費,也就9970億美元,還沒到1萬億。
如今美國的聯邦政府,和其2020年的財政收支表相比,利息這一欄會直接多個1萬億出來。
很明顯這是要財政破產的節奏,否則需要砍掉的財政支出要相當於整個美國軍費那麼多。
特朗普剛上臺就試圖砍開支了,但砍不動,軍費也不敢動,國內稅收不敢加,甚至其競選綱領還是對國內降稅,於是就只能打關稅主意了,想透過關稅增加點收入。
但增加關稅收入,就導致了美國的物價上漲,就導致了美國的利率下不去,就導致特朗普必須以很高的利率去借新的國債,就導致美國聯邦政府支出的利息會激增,支出的利息比收上來的關稅還要多。
特朗普不想付那麼多的利息,但沒辦法,他已經別無選擇了。
想降低國債利率,那只有降低社會平均利率才有可能,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把物價給壓下去,只有低通脹的社會才能降息,否則一旦惡性通脹降臨全社會都得崩盤。
對於中國來說,對我們正在進行的關稅戰來說,這是好事,美債利率越高越好。
中美的關稅戰並沒有結束,5月12日的《聯合宣告》只是宣佈了之前特朗普玩笑級別的關稅戰結束了而已,真正的中美關稅戰並沒有結束。
美國如今對中國收取的關稅是30%,還有24%也沒宣佈取消,只是宣佈凍結90天,到期再談而已。
只要中國稍微出現弱勢,那美國立刻就會宣佈把這24%給重新加上去,有絲毫猶豫那都不配叫美國。
如果中國一直佔據主動權,讓美國自己越來越難受,那不僅這24%會永遠無期限的凍結,目前收取的30%美國也會自己降下去。
美國只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已,雖然手段有些下作,但也只侷限於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層面。
如果降關稅對於美國來說帶來的利益遠大於增關稅,那美國就早晚會降關稅,之前特朗普開玩笑一樣把關稅增加到145%,最後自己只能無奈降下去,就是一個極端的典型例子。
美國對30%關稅的承受力就強的多,但美國資本市場的反應已經說明了一切,他們的投票結果直接預告了這30%關稅會給美國帶來的後果。
弊大於利,徵收的那點關稅還不夠支付多出來的國債利息。
所以美國國債利率的暴漲,對中國來說是好事,因為這代表著我們在目前的關稅戰裡佔據主動,美國還在被高通脹困擾。

目前美國市場給出的投票結果,是隻要買入就可以立即鎖定5%收益率足足30年的國債,居然沒人要,價格還在跌,導致收益率已經突破5%了。
都說美國資本市場是最敏銳的,都說美國資金是最聰明的。
他們到底預期美國未來30年裡會持續多久的高通脹和貨幣貶值啊,能給出這麼離譜的利率結果。
美國的輿論界已經為這種離譜的交易結果發明了一個新名詞,叫“賣出美國”交易。
還真別說,美國那幫搞輿論的媒體人實力是真的強,這個新名詞相當的準確貼切。
作者:遠方青木(公號ID:YFqingm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