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破曉筆記
最近“長和賣港口”的事情,來回來去地上熱搜。據我觀察,這已經成了除中醫、防疫之外,另一個容易讓朋友割袍斷義的“話題重災區”。
我無意站在正反兩方的角度,討論這道辯題。僅以此為憑,佐證上一篇文章的觀點——輕資產的公司,真有這麼香嗎?
或者更確切的說法,應該是——重資產的公司,真有那麼矬嗎?
熱搜上的爭論,大多集中在賣港口是對還是錯。卻很少有人討論,港口值多少錢。
由於財務上存在不同口徑的統計,我懶得糾纏細節,取一個比較中間的值。貝萊德給這批港口的綜合報價,大約是20倍市盈率。
這裡不討論陰謀論的觀點,比如有人說貝萊德根本不打算買,報價是報著玩兒的……
陰謀論可以解釋一切,因此什麼也解釋不了。我也可以說,宇宙中的一切,都是黃鼠狼大仙的安排,包括你這一秒在腦內質疑,都是大仙安排好的。沒人可以證偽這件事,也沒人可以證實。
下面更進一步,延伸出一個同樣無法證偽,但又比陰謀論高階一點的問題:20倍市盈率的估值,是否包含所謂的“戰略資源溢價”?
我的答案是:這無法知道,也無需知道。
這個故事僅能告訴我們一個模糊的事實,就是港口這玩意兒,還挺值錢的。
一個沒技術含量、不代表未來、被投資者們嫌棄,在港股過去幾年平均估值0.2-0.4PB的港口資產,其實還挺值錢的。
(防槓:本文所說的港口,是商業層面的泛指。我知道港口和碼頭是有區別的。)
那麼,不管你對長和的看法如何,是不是可以順著此題,延伸出下一個或許有價值的思考——港股除了長和,還有別的港口嗎?那些別的港口,現在是什麼估值,貴還是便宜?
按照監管要求,基金經理不能談個股。請不要在評論區問我“別的港口”是啥。我只能說,港股有“好多港口”,並非每一個都便宜,需要甄別。

下面是口碑最好的,謝宗林翻譯的《人的行為》,限量超值附贈四大獨家資源:
資源一:《人的行為》《經濟科學的最終基礎》《自由秩序原理》三本書的思維導圖,原來售價99;
資源二:《人的行為》精讀講解的音訊課程,原來售價199;
資源三:英文原版《人的行為》的書籍朗讀,對應英文版裡邊每一章的小節,並把中英文對照文字放在了音訊下方,可以邊聽英文邊看文字。前兩年做的,工作量巨大,但這次同樣買書免費附贈。
資源四:英文、謝譯、夏譯三個版本混排《人的行為》電子版,下單任意一本書籍或打賞文章,都可以獲贈此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