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風口財經編輯 田亮 來源:第一風口綜合自/證券時報、觀察者網、長安街知事、中國經營報等
全文1881字,預計閱讀需3分鐘。
價值重估又現新風口?李嘉誠將港口出售給美國財團後,資產重估的風又刮到了港口行業上。
1
長和股價暴跌
業績記者會突然取消
出售港口資產後的輿論影響,今天李嘉誠旗下港股公司大幅跳水。旗下長和(00001.HK)繼昨天跌近3%後再度走低,今天盤中再次跌超2%。
李嘉誠家族旗下有四大旗艦上市企業:長和、長實集團(01113.HK)、長江基建集團(01038.HK)、電能實業(00006.HK)。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昨天,長和及長實集團突然宣佈將不會舉行全年業績記者會。
根據媒體報道,兩家公司本來計劃將於本週四(3月20日)舉行董事會,批准公司及其附屬公司2024年業績及釋出,並考慮建議派付末期股息。
除了四大旗艦上市公司外,李嘉誠家族還透過長和等企業控制著多家上市公司,包括和黃醫藥、港燈、和記電訊香港、長江生命科技、TOM集團、匯賢產業信託。
3月4日深夜,長和在港交所公告,宣佈與貝萊德牽頭的財團達成原則性協議,出售其全球港口業務核心資產。
標的資產覆蓋亞歐美洲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涵蓋199個泊位及配套的智慧碼頭管理系統、全球物流網路等核心資源。其中涉及巴拿馬港口公司90%股權。
如此一來,該公司運營的巴拿馬巴爾博亞和克里斯托瓦爾兩個港口將被美國企業控制,這個持續30年之久的中巴合作專案也將告吹。
外交部回應
香港兩任特首都發聲了
3月18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
法新社記者提問,有報道稱,在長江和記集團同意出售在巴拿馬業務後,中國政府正就該集團出售海外港口對其開展調查。外交部能否證實並提供更多細節?
“有關具體情況請向主管部門詢問。作為原則,我想強調,中方一貫堅決反對利用經濟脅迫、霸道霸凌侵犯損害他國正當權益的行為。”毛寧說。
■ 香港兩任特首都已發聲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18日回應了李嘉誠將港口出售給美國財團一事。
當被問到長和向美國財團出售港口資產被批“無腰骨跪低”時,李家超表示,有三點看法:
第一,社會對事件的關切,值得重視;
第二,特區政府要求外國政府為香港企業,提供公平環境,反對使用脅迫施壓手段;
第三,任何交易須符合法律法規要求,港府會依法依規處理。
當被追問港府是否可動用《香港國安法》阻止交易,李家超重申,任何交易要符合法律法規,港府依規處理。
就在前一天,香港特區前特首、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剛剛在社交媒體上以“商人有沒有祖國?”為題發文稱——
有些香港商人誤信“商人無祖國”,以為一切“在商言商”,但“有眼睛的人都會看到香港當年在英國管治期間被要求對英國經濟的服從和貢獻,有腦袋的人也會想到美國政府對美國企業的扶持、對TikTok的針對和對中國產的船隻的打壓,大家說商人沒有祖國嗎,是在商言商嗎?”

3月13日,國務院港澳辦首次發聲,企業“需在大是大非前站穩立場”;3月15日,《大公報》以《偉大的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發出五問,字字誅心:為什麼重要港口輕易轉讓給美國?商業行為背後有沒有政治算計?精明交易背後,有沒有考量國家利益?是否助紂為虐、貽害中國和世界?在大是大非面前,企業家該如何取捨,又將企業帶往何方?

日前,國務院港澳辦網站連續轉載《大公報》關於香港長和出售港口資產的評論文章,其中一篇文章援引網友觀點說:“這是沒有腰骨的跪低,是唯利是圖、見利忘義,漠視國家利益、民族大義,背叛和出賣全體中國人。”
3
李嘉誠賣掉港口後
價值重估又現新風口
廈門港務復牌次日再次漲停
與長和股價暴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昨天,A股港口航運板塊大幅拉昇,包括廈門港務、珠海港在內的多隻股票漲停。
今天,廈門港務開盤後再次直接漲停,成交額達2.10億元,總市值升至70.84億元。
3月17日晚,廈門港務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擬透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向國際港務購買其持有的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70%股權,並同步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標的公司主要從事港口集裝箱裝卸與堆存業務,2023年及2024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92億元和5.62億元。此次交易完成後,公司主營業務結構將進一步最佳化,散雜貨碼頭裝卸、臨港物流等業務與集裝箱碼頭運營的協同效應有望增強。此外,該舉措被視作福建省深化港口資源整合、推進一體化改革的重要環節,未來或提升區域港口綜合服務能力。
這次重組旨在將港務控股現有的港口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將進一步提升企業價值。本次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仍將保持為國際港務,實際控制人仍為福建省國資委。
加經濟學人小助手為好友,
加入微信群,建立更深度的閱讀連線。
▼ 經濟學人小助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