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常爸一直在忙9月新課標調整的事,也沒少跟各路專家打探內情,像昨天還邀請了語文老師做客直播間,好多粉絲都跟我反饋收穫特別大,這裡也順便預告一下今晚的數學篇,一鍵預約哈。
錯過昨天語文乾貨直播的朋友們也不用惋惜,常爸再給大家拎一下重點:
首先,9月份的新教材,除了我們在網上看到的各年級都有一些內容編排上的變動以及課文選篇的替換外,從整體上來說,語文學習最核心的變化就是:閱讀的重要性再升級!
以往我們說到閱讀,會覺得這範圍太廣了,要求太虛了,不知道讀什麼以及怎麼讀,新課標給出了具體的要求和方向,而9月新教材全面更新必將直接影響到老師的課堂教學與考試命題方式的全面更新,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了!
-
新課標中將原“課文”單元改為“閱讀”單元,強調“學習任務群”,在日常教學中會更側重自主學習與思考的引導;
-
“整本書閱讀”在考試中的考核比例與難度將加大;
-
跨學科閱讀會大面積出現在考試中;
-
學習任務群,日常教學更側重自主學習與思考。

首先,語文新課標出臺,最引人關注的一點就是“學習任務群”的提出!
什麼意思呢?
新教材的編排進一步弱化了死記硬背的知識灌輸,而是以主題為核心,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課堂教學內容,在螺旋式提升的學習體系中,語言文字知識只是基礎,建立其上的是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型閱讀與表達、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其共同的指向是學生的核心素養髮展與語文能力的落地。
我們以今年被稱為難出天際的海淀中考一模試卷為例:基礎知識怎麼考?應用場景中見真章!


透過網紅城市打卡這一社會熱點話題:
第一部分:透過填空選擇,考了古詩、字詞應用、讀音、標點;
第二部分:從資料資訊的作者與意圖評判,考了對閱讀材料關鍵資訊的理解與把握;
第三部分:從宣傳海報談想法,考表達;
第四部分:從資料閱讀,考病句以及成語應用。
咱們傳統記憶中的死板題型一概沒有,代之以情境應用中的語文能力的考查,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體現得淋漓盡致!
接下來咱們再來看一下現代文閱讀的篇幅,這個文字密集程度,叫人眼前一黑有沒有?!




不僅文字量大,文章的內容也很挺艱澀:
第一篇,3篇資料談不同的智慧材料。
第二篇,從李莊古鎮到西南聯大再到常書鴻等人,描述了三種不同艱難環境下人的樸素堅持與堅韌,題目考了文章結構的梳理、內容賞析和情感表達。
第三篇,是一篇議論文,以古聖先賢的言論與行為說孔子的“學如不及”精神並引申到其在現代的價值。題目考的是提煉文章結構以及提煉論點論據,並讓孩子結合論點分析論證結果。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
從閱讀題材來講,跨越很大,從科技到人文,從古代到現代,孩子如果日常僅是讀讀小說網文,考場之上,是很難靜下心來進行這樣的文字材料閱讀的!
從閱讀習慣上來講,囫圇吞棗式的閱讀也很難應對現在動輒就考文章結構梳理、論據觀點提煉以及進行自主表達的考點硬剛需!
而這二者,都需要在日常進行足夠的閱讀訓練方能達成!

說完日常訓練,常爸這裡還要特別提醒大家注意的就是“名著導讀”變為了整本書閱讀。
什麼意思呢?
名著導讀只要求孩子瞭解名著的重點章節、片段、人物就夠了,但是“整本書閱讀”顧名思義,就是真的要全本閱讀,而且還要瞭解作者資訊、創作背景、具體情節等內容,還會涉及哲學、歷史、經濟、科學等跨學科內容,無它,還是在考學生的綜合素養了!
比如,我們公司小夥伴家初二的娃,名著閱讀考題是:用《經典常談》(朱自清著)的理論來談《詩經》的創作思想。
講真,常爸驟然一聽也是當場懵,只是挖空考書名、作者、人物以及重點章節概述的時代,真的一去不復返了!
以海淀中考一模考題為例,名著閱讀是這麼考的:

所以,以前我們對於孩子的閱讀更多停留在量的要求上,但是隨著新課標、新教材落地,我們一定要轉換思想,不僅僅是讀夠量,還要帶著思辨力的讀、跨學科的讀、整本書的讀!
而這種閱讀習慣,越早能夠培養起來,對於孩子未來順利適應新語文學習的要求越有利!
這裡常爸必須要不自謙地再次推薦我們的《常青藤爸爸閱讀俱樂部》了!新課標所要求的:核心素養,文化自信,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去探究等等語文學習力,在我們的這門閱讀系統課程中,都給孩子們循序漸進地涉及到了!



舉例來說:
👉考試要點1:文章內容的分析梳理,關鍵資訊的提煉與總結。
我們在每一個繪本閱讀之後,都會安排文章內容的複述以及文章結構脈絡的梳理環節,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章中人、事、物出現的邏輯順序,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會給孩子講解作者的行文表達結構和語言的特色。


👉考試要點2:人物分析與情節賞析。
比如,透過《完璧歸趙》的故事,我們如何分析藺相如不僅機智,而且勇敢呢?

比如《紅樓夢》中,《劉姥姥進大觀園》這段,我們就可以引導孩子們注意:劉姥姥把大家逗笑之後,雖然每個人都在笑,但是笑的程度、動作、表現卻都不一樣?
史湘雲笑得噴飯、林黛玉笑到岔氣兒、賈寶玉笑得滾到了賈母懷裡!
他們不但笑得多姿多彩,而且這笑的描述還都非常符合每一個人特有的性格,這,就是孩子在閱讀中需要有人引導他們去學習和體會的地方,也是值得摘抄的好詞好句!

👉考試要點3:思辨性閱讀。
引導孩子學會帶著問題進入閱讀,求證答案;

啟發孩子推演思考,從文章內容中尋找論點論據,有邏輯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當然,在我們的這些提問、回答、梳理與總結中,孩子一定是需要動用他的表達力來把問題說清楚的,所謂閱讀與表達雙飛,就是這麼水到渠成!

除了閱讀之外,孩子們還要面對的一大難題當然非作文莫屬了!為此我專門拍攝了一條短影片:
大家應該對“三年級現象”不陌生吧?三年級對很多孩子來說都是一個坎兒,因為從三年級開始,卷子上的閱讀理解題比重增加,很多閱讀底子不太好的孩子,成績會直線下滑。
但三年級還有個更難跨越的坎兒,就是寫作!三年級開始要求寫成篇的作文,不像一二年級的看圖寫字,如何開頭、結尾、起承轉合……很多孩子真的寫不出來!
而且三年級作文還要求寫人物。以前寫事,孩子寫個流水賬還能勉強過關,但寫人可沒那麼簡單!要求有神情、動作、表情、語言、心理活動及事件描寫……難度一下子上來了有沒有?

那我們是怎樣教孩子寫作文的呢?
我們的閱讀寫作訓練營L3,用8周時間循序漸進地教孩子如何寫人:
第一週:帶孩子讀《綠山牆的安妮》,學寫外貌;
第二週:帶孩子讀《小王子》,學寫語言;
第三週:帶孩子讀《小飛俠彼得潘》,學寫動作;
第四周:帶孩子讀《愛麗絲夢遊仙境》,學寫神態和心理。
第五週:開始帶著孩子去讀四大名著裡關於人物描寫的篇章,把神態語言動作經歷都綜合到一起學寫作。
整個八週下來,孩子不會有畏難情緒,因為我們拆解的很細緻,讓孩子每天進步一點點,就不會覺得很恐懼了!
以《綠山牆的安妮》為例,我們拆解成了5節課:
第一節課寫什麼是外貌;
第二節課教孩子寫小孩子的外貌;
第三節課學寫大人的外貌;
第四節課去學寫老人的外貌……

拆解得如此細緻,做好了鋪墊,孩子的寫作絲滑過渡到三年級自然不是難事兒!

如果孩子9月份要上小學三年級了,建議開始學我們的閱讀寫作訓練營L3,為新學期打好底子!

說句心裡話,常爸私心裡是八百個不願意把我們這套《閱讀表達俱樂部》拿出來做活動的,因為這個內容的豐富度、體量的龐大性,點點滴滴都是常爸和小夥伴的心血結晶!
我們上次專門為它做活動還是一年前的618,今天之所以又把它拿出來說,實在是因為我們的這套課程和新課標語文要求太合拍了!真的不想讓孩子們錯過!
尤其對於現在還處於閱讀啟蒙期和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孩子來說,跟著它的閱讀、寫作思路一路學下來,新課標真的一點也不難!
焦慮孩子語文學習的家人們,這就趕緊移步常爸直播間吧,不但有學而思的專家老師給您拆解語文新教材的變化與應對之策,還有常爸家的大語文系列給娃護航,語文,我們沒有在怕的!
【影片號】請直接點選預約 / 收看: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或進入【抖音】搜尋哈佛常爸(抖音號:58453250070),關注常爸直播間,不錯過常爸每一次直播。


1
END
1


*以上內容包含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