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大寶、吳曉宇
“看藍貓,學藍貓,我有知識,我自豪!”
還記得這句動畫片裡的經典臺詞嗎?它出自湖南三辰卡通製作的科教動畫《藍貓淘氣三千問》。藍貓、淘氣、菲菲、咖哩和肥仔等一系列經典角色,也成為了一代90後的童年回憶。
2025年的今天,藍貓這個角色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時候,卻並非是因為什麼好訊息。上個月,藍貓再次和官方投訴二創下架的傳聞聯絡到一起。

娛樂資本論曾聯絡過現在的IP方藍貓動漫,他們也對傳聞進行了澄清,並表示藍貓是一個知識IP,擔心不規範的二創會影響到IP形象。藍貓官方也非常願意粉絲們創作規範的二創內容。不過,藍貓動畫依舊難產,衍生品種類寥寥,IP開發前景不容樂觀。
事實上,像《藍貓淘氣三千問》一樣,有很多中國動畫都倒在了IP化道路上。娛樂資本論篩選出跨越55年的100部國產TV動畫,在2.53億青少年構築的萬億消費市場中,溯源而上,梳理其背後動畫公司在IP化程序中面臨的困局,有些發現,讓人唏噓:
·曾是國產機甲動畫之光的藍弧,現在只能在B站上的情懷小影片裡看到;
·千禧年初年入10億+的藍貓帝國,在被轉讓到房地產商人手裡後,如今正在賣煙花爆竹;
·淘米《摩爾莊園》《賽爾號》徹底成為時代眼淚,頁遊、電影、TV動畫全線消失。
從一部動畫發展成一個真正的IP,這對於每家動畫公司而言都是一道坎。千禧年初,國內湧現了一大批動畫公司,能夠形成IP並跑通商業模式的公司卻是鳳毛麟角。一家家動畫公司的成長史,恰是國產動畫IP的血淚史。

靠平行宇宙起家,藍弧蹭奧特曼引來三次訴訟
機甲特攝動畫,是中國早期引進的諸多動畫片種之一。《奧特曼》《機動戰士高達》和《鐵甲小寶》也是國內最早形成粉絲群體的機甲特攝片。於是在中國動畫發展的早期,發力機甲特攝動畫的公司不在少數,藍弧動畫就是其中一個典型案例。
藍弧動畫成立於2003年,以《洛洛歷險記》《超獸武裝》系列在業內嶄露頭角。不同於傳統少兒動畫的簡單敘事,其作品常融入平行宇宙、哲學思辨等成人化元素。2009年與星傑玩具合作的《洛洛歷險記》,將玩具營銷與機甲熱血結合,成為了其自身最為成功的一部動畫。

轉折點出現在2014年,光線收購了藍弧50.8%的股權,王長田兼任藍弧文化董事長。資本入局後,藍弧動畫始終沒有完成電視動畫定位上的突破,陷入了IP化程序中的瓶頸。
2016年,藍弧動畫推出電影《果寶特攻之水果大逃亡》,在《大魚海棠》5.66億票房光環下僅收穫834萬。同樣是2016年,光線傳媒轉讓藍弧文化所有股份,原因不詳。
為挽回頹勢,藍弧快速上映了新系列電影《鋼鐵飛龍之再見奧特曼》。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鋼鐵飛龍之再見奧特曼》豆瓣評分僅為2.5分,並拉開了其三年被告三次的序幕。
2018年,藍弧背刺星傑玩具,與奧飛聯合制作重製版《洛洛歷險記》——《武戰道》,雖然豆瓣評分高達9.1,但被星傑玩具告上法庭構成侵權;不久後,藍弧再次背刺奧飛,與樂星互娛聯合制作了《果寶特攻4之鎧之魂》,再次被奧飛告上法庭。
隨後,《鋼鐵飛龍》系列的續作《鋼鐵飛龍之奧特曼崛起》上映。這令“奧特曼”系列代理圓谷非常生氣,第三次把藍弧動畫告上了法庭,認為其對“初代奧特曼”構成侵權。最終,圓谷贏下了這次訴訟。

輸掉了官司的藍弧動畫只得背水一戰,並在2021年上線了由旗下當家IP《超獸武裝》改編的真人CG科幻網劇——《英雄覺醒》,又稱《超獸武裝之千面英雄》。該劇沿用多維空間設定,然而故事核心與表現形式卻過於商業化,被觀眾吐槽“毀童年”。
如今,《超獸武裝》《洛洛歷險記》正式成為時代眼淚,只能活在B站釋出的情懷向混剪影片裡。所幸,藍弧動畫目前憑藉手裡最後一個還算長青的《果寶特攻》為主運營相關內容,於2024年授權《果寶無雙》手遊,延續著"動畫改遊戲"的老路。
藍弧動畫用行動證明了,爆款內容並不等同於長壽IP。藍弧動畫,成於機甲,也敗於機甲。最初的《洛洛歷險記》,無非是將動畫視為玩具廣告的延伸載體。除了樂高以外,這樣的例子在國內也並不少見,但國產自有IP玩具往往更擅長製造短期爆款,常常面臨快速過氣的困境。
奧迪玩具(奧飛動漫的前身)2006年推出《火力少年王》帶火悠悠球,開啟“動漫IP+玩具”新商業模式。重慶視美動畫與廣州天貝玩具(後為天貝動漫)看到了這樣的時代風口,接連出品了《彈珠傳說》《勁爆戰士》等作品。跟風者的命運往往是相似的。現在,天貝動漫已查無此公司。
星傑玩具的日子同樣不好過。他們沒有繼續沿用其IP“百變機獸”,而是選擇重製IP,與金鷹卡通聯合推出動畫《神龍拯救隊之元氣星魂》,未能沉澱真正IP價值。

藍貓虹貓,走向同一個IP開發結局
時間撥回千禧年前後,《藍貓淘氣三千問》或許是第一個能夠形成IP價值的動畫。它誕生之初的高度也遠比後來的《喜羊羊》和《熊出沒》系列要高得多。而由藍貓的創作者王宏製作出的兩部動畫,最終似乎走向了同一個IP發展結局。
有很多觀眾可能還是分不清,虹貓和藍貓是兩隻不同的貓。其背後是王宏所製作的《藍貓淘氣》系列和《虹貓藍兔》系列,在進口動畫與國產美術廠二分天下的時代,開創了中國民營動漫的先河。
《藍貓淘氣》系列出品公司為三辰動畫,以《新編十萬個為什麼》為藍本,從1998年開始播出,一直到2004年停播,成為了中國播出時間最久的分集動畫。
藍貓系列點燃了國產動漫IP授權的第一把火,6000餘種授權商品覆蓋衣食住行,開闢“特許連鎖”模式授權全國3000+家專賣店,在2003年營收達到12億元,一句“開家藍貓店,歡歡喜喜好賺錢”開闢了最早的動畫廣告營銷模式。在蘇真的領導下,藍貓成為了中國第一個能夠稱之為IP的動畫形象。

更戲劇性的是,在藍貓IP徹底成為時代眼淚後,藍貓官方以“侵權”為由起訴同人創作者,本來可以靠“二創”掀起一波熱度的藍貓,選擇用法律武器切割與粉絲的聯絡,反而靠著在微博上和粉絲撕逼再次成名。
另一方面,王宏離開三辰卡通後,單飛成立了宏夢卡通。《宏夢卡通》也是《虹貓藍兔》系列的製作方。自2006年起,《虹貓藍兔》系列動畫開始播放,文學顧問為餘華、美術顧問為韓美林,是中國第一部武俠動畫。除此以外,該公司還製作了《奇奇顆顆歷險記》《神廚小富貴》等。
2007年,蘇真離開宏夢卡通,核心團隊分裂。自此宏夢卡通開啟了瘋狂擴張,在動畫內容質量越來越差的情況下,宏夢卡通逐漸埋下了隱患。在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的情況下,藍貓專賣店在品牌授權上毫無規劃地瘋狂繁衍,給錢就能開,盜版滿天飛。
直至2014年,宏夢卡通被長城動漫收購;而作為招牌的IP“虹貓藍兔”,也易主到一家由宏夢授權成立的廣州公司。

而2006年推出的《虹貓藍兔》系列在動畫內容上更是遭到了重創,武打成了暴力、俠義成了粗俗,動畫數千集的體量,讓其本身在劇情方面難以轉向,在網路動畫還不成熟的年代,《虹貓藍兔》系列囿於TV動畫審查標準,在電視上逐漸消亡,宏夢卡通的“第二春”也就此破碎。

圈層化動畫IP崛起,內容質量是護城河
當《星遊記》在2011年以“國產海賊王”的標籤橫空出世時,沒人料到這部熱血番會開啟動畫受眾的裂變。2014年,全擎傳媒接手後推出的劇場版,讓主角的冒險從熒屏延伸到大銀幕。
類似的案例還有《十萬個冷笑話》,這部無厘頭喜劇用1.2億票房證明:不討好低齡觀眾也能存活;《秦時明月》雖然IP佈局略負面,但在TV版番劇方面仍有影響力,玄機也憑藉《斗羅大陸》也一直熱度不減。
這些動漫IP都標誌著國產動漫史上一個華麗麗的轉向,由於它們的世界觀與人物塑造更加脫離“子供向”,導致他們的受眾略微“小眾”,在國民度上欠缺,但在“情懷”上黏性卻更強,主打“圈層化”的標籤,永遠擁有一批堅實的擁護者。
2003年起,若森開發曼陀羅beta1,為了測試系統,若森做出了其第一部動畫《俠嵐》意外開啟市場,156集劇集播放量破40億。但問題在於,作為一部非典型“子供向”動畫,即便能夠在電視上播放,做得也是虧本生意。

不過,若森憑藉《俠嵐》在男頻向動畫方面建立起了自己的IP護城河。伴隨著第一批《俠嵐》觀眾的長大,若森也開啟了自身的轉型之路。2014年,若森轉型網番,依靠《俠嵐》的內容沉澱,《不良人》首季全網播放量破百億。
若森其實最早是做遊戲起家的,而做動畫也是因為想透過動畫來給遊戲導流。然而,2018年起,迎來遊戲版號寒冬,若森準備好的遊戲全都沒法上線,若森幾近破產,只能把寶押在動畫上。
但若森能夠在接二連三的打擊中活下去的原因,還是在於他們明白“內容質量”是IP化的根基,接下來的幾年,若森一直靠動畫口碑死守陣地。
基於《俠嵐》,若森數字於2018年推出動畫電影《風語咒》,是其《畫江湖》系列首部動畫電影。

2020年至2022年,《不良人》系列仍然如期與觀眾見面,可貴的是,即便破產仍然沒有影響其動畫質量,網友號稱《不良人》是唯一一個在內容上還能“自圓其說”,擁有長久生命力的網路動畫IP。
2023年成為若森的關鍵轉折點:《畫江湖之天罡》網路電影創6000萬票房紀錄,第六季《不良人》豆瓣開分9.6。當同行還在為生存掙扎時,若森已手握多部動畫電影打造“畫江湖”品牌,驗證了“內容即護城河”的硬道理。
而同樣是以遊戲起家的淘米網路,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淘米網路曾用《摩爾莊園》《賽爾號》書寫神話:10餘部電影收割5億票房,數百集動畫構建童年記憶。但高光轉瞬即逝。
《摩爾莊園》最早在2011年上映大電影,2012年起,《賽爾號》以一年一部的頻率上映,表現可圈可點,但隨著動畫內容持續造血的困難,2019年,《賽爾號》系列迎來最後一部大電影。

與此同時,受限於頁遊周更的高頻次,《摩爾莊園》與《賽爾號》動畫團隊也宣佈解散,TV動畫也宣佈終結。
淘米的轉機出現在2021年,《摩爾莊園》手遊登場,IP突然爆火,上線後即進入國內iOS遊戲暢銷榜前三名,巨人網路表示有意收購淘米網路72.81%的股權,估值來到了15億,對比之年,當年淘米網路的上市價值僅3億美元。
然而,隨著《摩爾莊園》的熱度下降,巨人網路對淘米的投資也不了了之。
2023年,MMV(元宇宙控股)正式收購淘米網路的100%股權,淘米網路終究也沒有靠自己的IP們實現逆襲,和若森相比,《摩爾莊園》《賽爾號》似乎始終錨定的是固定年齡的受眾,而若森則慢慢伴隨著當年那一批受眾成長,沒有始終深耕於“子供化”內容的產出,也許這是維持其“IP圈層”的重要秘笈。

AI作圖 by娛樂資本論
從上面這些動畫公司的發展歷程種我們不難看出,一部動畫想要成長為真正的IP,不僅需要動畫本身擁有達標的素質,還需要動畫公司具備穩定的製作環境和合理的IP開發商業模式。
藍貓等一系列“童年回憶”消失在公眾視野中,背後資本多次易手,體現的正是中國動畫產業發展的不完善,動畫公司們缺乏一個穩定的IP開發思路。不過,今天的中國動畫產業,仍然有若森、奧飛、華強方特乃至上美廠這樣的公司,他們也在為今天的孩子們創造新的“童年記憶”。
話題互動:
哪些動畫IP是你的童年回憶,但現在已經消失了?
如需商務合作後臺回覆【商務】
如有轉載需求後臺回覆【轉載】
更多文娛產業背後的經濟邏輯,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