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JJ木頭回應爭議,羅小黑的IP韌性從何而來?

作者|吳曉宇
羅小黑創作者、寒木春華動畫的創始人MTJJ木頭(以下簡稱木頭)終於打破了沉默。春節期間,木頭髮布了一篇長微博,講述了他和小黑的故事。
羅小黑的原型來源於三隻貓的名字:羅賓、小賤、小黑。2009年,木頭和同事在前公司的園區裡遇到了小黑,在它7個月大的時候,木頭的室友收留了小黑。木頭和室友一起分攤養貓的各種費用。
小黑一直很怕人,關在室內會整日整夜嚎叫,不得不把小黑放養到了陽臺。當時木頭和室友租住在頂樓,小黑會從陽臺爬上屋頂,叫聲和陽臺的貓屎引來了鄰居的投訴。
2010年6月,木頭髮現小黑被打了。那次的經歷讓木頭思考了很久。小黑喜歡在屋頂上待著,但一直這樣養下去,小黑可能會摔死,可能還會被打,這樣的生活,小黑不僅不會開心,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脅。他們帶小黑絕育諮詢醫生,並給小黑找過領養人家和福利機構,都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方案。
2010年7月2日,最終還是把小黑放回到了小黑出生、長大的園區裡。小黑放歸的那一幕,也被做到了《羅小黑戰記》第八集裡。
當時的木頭不知道TNR(捕捉絕育放歸)是什麼,他只希望小黑能開心地活下去,覺得對小黑來說放歸比繼續養下去要更好。放歸小黑大半年之後,木頭髮布了《羅小黑戰記》的第一集。
過去這些年,木頭曾經和室友一共養過六隻貓,救助、送養過七隻貓,公司同事領養過五十多隻貓。但有了小黑的經歷,他們在收養時會更加尊重貓咪的意願。
縱觀中國動漫產業,能夠透過時間考驗,長時間留在觀眾心中的原創角色形象並不多見。在漫畫、TV動畫和電影三種不同形式的內容產品中都能獲得觀眾認可的IP更是少之又少。羅小黑這隻古靈精怪的小黑貓利用精妙的世界觀設定和輕鬆生活流的故事,恰恰做到了這一點。經歷了去年的爭議和風波,外界再一次看到了羅小黑IP的韌性和向心力。
2025年,國產動畫電影即將迎來全面井噴。春節檔的《熊出沒·重啟未來》和《哪吒之魔童鬧海》僅僅是一個開始。《小妖怪的夏天:從前有座浪浪山》《大護法2》和《聊齋·蘭若寺》一系列知名IP的新作都將在今年接受觀眾的考驗。
不過,創作者不能只卷內容,或許也得想辦法思考如何傳達IP的文化價值和精神核心。跨界聯名和穀子經濟已經給全行業提供了新的商業路徑。最終結合優質的內容產品,動畫IP的價值才能最大化。
從泡麵番到大銀幕,無限熱愛締造呆萌IP
2011年3月,《羅小黑戰記》的第一集橫空出世。在很多媒體上,《羅小黑戰記》的“成本經費”時常被標註為3000元。實際上,這筆錢是木頭每個月的飯費。養活了自己,木頭就能讓羅小黑在螢幕的那一頭上天入地。在此之後,木頭一個人單槍匹馬的“羅小黑戰記工作室”不斷壯大,變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寒木春華。
受制於製作成本和成片質量,《羅小黑戰記》每集只有5—7分鐘長度,是一部名副其實的“泡麵番”。即便如此,《羅小黑戰記》至今也只有40餘集,因為木頭和寒木春華需要把時間放到那個更大的“夢”身上。
木頭開始籌備《羅小黑戰記》大電影是在2015年。那一年,《大聖歸來》的自來水席捲整個暑期。木頭看到了中國動畫大電影市場擁有無限的可能,也看到了實現願望的機會。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圖源:豆瓣)

木頭曾經和團隊的小夥伴們說好,《羅小黑戰記》湊夠一部電影的時長時,就租一個影院,邀請粉絲們來觀影。15年年末,木頭在北京真的組織了一場粉絲觀影會,播放前19集TV動畫。
當《羅小黑戰記》TV動畫被打到影院銀幕上的時候,粉絲們的熱情被瞬間點燃。木頭在觀眾中端詳這些畫面時意識到,一部動畫走向大銀幕,自然需要用更高標準來進行作畫。Q版形象一直是《羅小黑戰記》吸粉的利器,但原有的風格並不適應大銀幕。這一次,木頭需要給羅小黑一個徹底的進化。
所幸,《羅小黑戰記》大電影的作畫風格以及動作設計受到了觀眾和行業的一致好評。尤其是影片在日本上映期間,入江泰浩、井上俊之和堀剛史等一系列日本動畫大師都表達了對於《羅小黑戰記》大電影的誇讚。3.15億的票房也讓《羅小黑戰記》大電影成為當時電影市場上的爆款作品。

井上俊之誇獎《羅小黑戰記》的推文

《羅小黑戰記》身上的諸多特質,使其在海外受到行業人士和觀眾的認可。包括最近湧入小紅書的TikTok難民,其中也有不少是《羅小黑戰記》的粉絲。他們接觸不到作者的相關資訊,但還是被《羅小黑戰記》的故事和動作設計所吸引,並且從中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魅力。
國漫產業高速發展,吃谷熱助推IP價值
過去幾年,中國動漫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根據商啟諮詢釋出的《2025動漫產業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動漫產業規模約為2525億元,同比增長6%。無論是總收入還是增長率,中國動漫產業在2024年都將迎來新高。
與此同時,最近兩年二次元周邊衍生品市場也變得熱絡起來。根據艾媒諮詢釋出的調研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泛二次元‌及周邊市場規模為2983億元,2024年則迅速提升至5977億元,2029年則有望達到8344億元,市場潛力依舊巨大。
羅小黑這隻小黑貓,先是在小螢幕上贏得了粉絲的心,後來蹦蹦跳跳地上了大銀幕,還曾經在黑白的紙質世界裡為大家清談藍溪鎮的故事。可以說,《羅小黑戰記》是中國動畫產業中為數不多的在TV動畫、漫畫和大電影三種形式中都擁有良好表現的IP作品。這順應了中國動漫產業高速發展的大趨勢。

無限大人(圖源:豆瓣)

《羅小黑戰記》所有作品的價值觀核心就是人妖世界和平共處。羅小黑最大的信念和執念就是能夠成為像師父一樣的執行者。儘管每一次的作品裡都會經歷各種波折,羅小黑都能透過一次次戰鬥和建設去改變。不過最終,羅小黑的故事還是會落回到它和羅小白之間的關係,落回到人妖世界的和平。
不同形式的作品,《羅小黑戰記》的畫風都在發生著細微的變化。然而,羅小黑呆萌的形象是始終如一的。大部分故事裡,羅小黑往往需要使用它那敏捷的身軀去和各種妖精戰鬥,但呆萌的形象還是能激發粉絲們的安全感,感受到羅小黑一直陪伴在他們身邊。這種陪伴感是羅小黑形象的魅力所在。
一直以來,《羅小黑戰記》都被視作國漫作品中頗具傳統文化韻味的一部。不過,《羅小黑戰記》並沒有直接把中國傳統民間故事做拿來主義,而是保留了中國傳統故事中有關善惡、堅持、和平等一系列文化核心,融入到一個個原創的故事中。
《羅小黑戰記》的自身特質、精神核心和文化價值,最終轉化為IP的商業價值。人們願意為了呆萌的形象去消費《羅小黑戰記》相關的內容產品和周邊衍生品,也願意為了精彩的動作場面和文化價值去給《羅小黑戰記》後續的產品買單。
過去一年二次元周邊衍生品的消費熱潮,來源於線下谷店和線下快閃店的興起。上海百聯ZX是近兩年來全國二次元文化的聖地,王府井喜悅購物中心、杭州湖濱銀泰in77和廣州動漫星城也吸引了大量二次元愛好者前往“吃谷”。
無論是線下谷店,還是線下快閃店,它們都讓國漫IP有了更多接觸年輕受眾的渠道,周邊產品的銷量也水漲船高。
品牌聯動和周邊產品的銷售,體現的恰恰是動畫電影的商業價值。最終,成熟的二次元商業模式反哺國漫IP影響力,直接帶動電影票房,形成聯動效應。《羅小黑戰記》也在使用類似的商業模式。
在聯動層面,《羅小黑戰記》與《和平精英》和《劍網3》等多款遊戲進行了聯動。過去一年,羅小黑官方旗艦店推出了門神立牌、毛絨掛件、棉花娃娃等一系列全新的周邊產品,羅小黑的毛絨公仔,僅淘寶一家平臺就售出了4000件以上。

潮玩星球藍溪鎮主題餐廳(圖源:潮玩星球官方微博)

本月,《羅小黑戰記》與潮玩星球合作,在上海、廣州和武漢開設了藍溪鎮主題餐廳。粉絲們可以在主題餐廳中享用羅小黑主題的餐品,還能購買立牌、徽章、透卡和冰箱貼等周邊商品。小娛在社交平臺上觀察,藍溪鎮主題餐廳得到了粉絲們的一致好評。
“國漫熱”與“吃谷潮”相互交織,共同推動著中國動畫電影市場蓬勃發展。人們有理由相信,在政策扶持、資本注入、人才湧現等多重利好因素加持下,2025年的中國動畫電影市場將會迎來新一輪的爆發。
話題互動:
你對《羅小黑戰記》的看法是怎樣的?
推薦閱讀

生活化敘事,
“隔代親+萌寶”助力甜寵劇再出圈
點選觀看
↓↓↓
如需商務合作後臺回覆【商務】
如有轉載需求後臺回覆【轉載】
更多文娛產業背後的經濟邏輯,來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