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財經》記者 王穎 張建鋒
編輯|陸玲
2025年春節檔再次重新整理中國電影市場紀錄,也讓低迷的電影市場看到了曙光。其中,《哪吒2之魔童鬧海》(下稱《哪吒2》)一枝獨秀,成為今年的現象級電影作品,在上映的第九天便登頂中國影史票房榜首。
據燈塔專業版,截至2月13日19時11分,電影《哪吒2》的票房(含預售及海外票房)達到100億元,成為中國首部百億電影,位列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第三,並躋身全球影史票房榜第17位。
隨著票房不斷重新整理紀錄,市場不斷調高《哪吒2》票房預期。燈塔AI預測,《哪吒2》總票房將達150.88億元,貓眼專業版預測該資料為160.32億元。
《財經》注意到,按照上述預測票房,《哪吒2》全球總票房有望衝擊全球影史票房榜前五。全球影史票房榜中,《阿凡達》《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阿凡達:水之道》《泰坦尼克號》《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分居前五位,總票房分別為212億元、202.99億元、168.25億元、164.23億元、150.19億元。
爆火的《哪吒2》已在海外顯示出超強的吸金力。2月13日,《哪吒2》在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上映,隨後陸續在美國、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上映。目前,影片預售票在多地“一票難求”,也讓“哪吒出海”成為海外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
電影背後投資方自然也賺得盆滿缽滿。根據公開資料,《哪吒2》的出品方名單包括多家“光線系”公司和導演餃子(原名楊宇)的關聯公司。作為主投主控方,光線傳媒(300251.SZ)無疑將成為哪吒IP(智慧財產權)最主要的受益者。
光線傳媒的股價屢創新高。蛇年以來八個交易日中,光線傳媒有七個交易日20cm漲停或接近漲停,股價累計上漲265.58%,總市值從春節前夕的不到280億元,直接跳漲至1018.84億元,增加約740億元。這也使得光線傳媒成為A股市值最大的影視公司,超越了萬達電影和中國電影等行業龍頭。
《哪吒2》還將為光線傳媒帶來一個業績大年。光線傳媒此前曾公告,《哪吒2》累計票房收入(含服務費)約為48.40億元之時,公司來源於該影片的營業收入區間約為9.50億元-10.10億元。若最終票房能達到160億元,粗略測算光線傳媒可分賬收入約32億元。這意味著,僅上述一項分賬收入,已相當於公司2023年全年15.46億元營收的2倍。
除了票房收入,光線傳媒還聯手萬代南夢宮、泡泡瑪特等推出了《哪吒2》的多種衍生產品,包括潮玩、手辦、雕像、卡牌等,可滿足不同人群的多樣化需求。其中,與泡泡瑪特合作推出的盲盒產品,上線即售罄,顯示了爆款潛力。
貓眼專業版資料顯示,截至2月13日15時,2025年春節檔新片總票房(含點映及預售)已達156.81億元。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春節檔電影中有多部“系列化”IP作品。
“此次春節檔的火爆印證了系列化IP的吸金效應。IP續作的成功離不開前作積累下的觀眾基礎與口碑。”有分析師對《財經》表示,如今國產電影市場也步入大IP時代,IP衍生品也成為電影“標配”,影視產業鏈的商業化空間會更大。
不過,縱觀整個中國電影市場,《哪吒2》這樣高質量的電影仍屬稀有。
根據國家電影局的資料,2024年全年電影票房為425.02億元,同比下滑23%。這一數字揭示了目前電影業面臨的嚴峻挑戰,以及行業二八效應再次凸顯。如何保持電影的質量並贏得觀眾的口碑,將是未來行業長期探索的課題。

為何登頂票房榜首?
上映僅九天,《哪吒2》登頂中國內地電影票房榜首並創造中國動漫電影的新紀錄。上映第17天,截至2月14日19時15分,電影《哪吒2》的票房(含預售及海外票房)達到105.7億元,躋身全球影史票房榜第14位,也是票房TOP30影片唯一非好萊塢影片,其中海外票房已超千萬元。
綜合來看,相對較高的票房均價、排片率、口碑效應以及團隊的精心製作,讓《哪吒2》在2025年六部春節檔電影中脫穎而出,並擁有了與國際頂級大片角逐的實力。
貓眼專業版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2月13日,《哪吒2》平均票價為49元/張,位居中國內地電影票房總榜前十影片首位。其餘九部影片中,平均票價為35元-49元/張。
其中,位居中國內地電影票房總榜第二位的《長津湖》於2021年上映,平均票價為46元/張;2017年上映的《戰狼2》和2019年上映的《哪吒1》,平均票價均為35元/張。
而在2025年春節檔六部影片中,《哪吒2》平均票價也不低。據貓眼專業版資料,2月12日,《哪吒2》平均票價為46.6元/張,低於《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的47.8元/張,高於其他四部影片均價。
國泰君安稱,在《哪吒2》高口碑的帶動下,2025年春節檔單片日票房連續逆跌,給予大盤強有力的支援。
“《哪吒2》比《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稱《哪吒1》)視覺特效更好,預告片只是冰山一角,尤其最後大戰那一部分效果做得太棒了,振奮人心。”一位觀眾老趙告訴《財經》,“申公豹單挑妖族大軍”等三個畫面讓人印象最深,《哪吒2》劇情更加飽滿,看到最後有點像《封神榜》,不只是哪吒的故事了。“如果想體驗最佳的視覺體驗,必須得看IMAX,值得二刷。”
“我覺得《哪吒2》的敘事非常完整,基本沒有拖沓的地方,出場人物也非常多,這就滿足了大家對新人物的好奇心,打鬥場面非常精良,讓人們看得過癮。”動漫迷小白對《財經》表示。
另一位觀眾小劉亦對《財經》表示,《哪吒2》見證了國漫的崛起,激動之心難以言表,希望《哪吒2》能衝擊全球影史票房。
較高的口碑讓《哪吒2》上映後,排片率快速提升。大年初一(1月29日),《哪吒2》排片佔比為23.2%、黃金場次佔比為25.7%,稍高於《唐探1900》。2月12日,《哪吒2》排片佔比和黃金場次佔比分別升至59.5%、66.3%,遠高於《唐探1900》的18.8%、19.2%。
近60人的場均人數,彰顯了《哪吒2》的吸虹效應。根據貓眼專業版資料,截至2025年2月13日,中國內地電影票房總榜前十名中,《哪吒2》場均人數約為59人,高居榜首,《戰狼2》以37人的場均人數位居第二。不過隨著時間拉長,《哪吒2》場均人數或將下降。
有影院負責人表示,觀眾願意看什麼影片,就會提高該影片的排片率。
《哪吒2》口碑較高的背後是團隊的用心製作。
據悉,《哪吒2》導演餃子集結“整個龍族最堅硬的龍鱗”,帶領國內外100多個團隊、4000多名製作人員踮腳“較真”,去夠中國動畫電影特效的“天花板”。正是眾多團隊的合力託舉,才造就了這一現象級的精品動畫力作。
《哪吒2》在片尾字幕中列了長長的名單,鳴謝了138家參與制作的動畫公司,包括《熊出沒》製作團隊方特動畫、《深海》製作團隊水墨粒子、《凡人修仙傳》的製作團隊原力動畫等。
據媒體報道,導演餃子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本來寄希望於國際製作團隊完成一些重點鏡頭,但是效果不理想,最後還是收回來,給國內的團隊用心打磨。他在談及國漫崛起時表示,這幾年國漫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這個過程中大家在互相打氣,“天才都是一波一波出現的,只有一個是孤木難撐的”。

背後上市公司誰最受益?
電影票房的分賬模式複雜,但核心公式為:總票房扣除5%電影事業專項基金和3.3%的特別營業稅這兩項不可分賬票房後,剩餘約91.7%由院線(約50%-57%)與片方(約35%-40%)分賬。貓眼專業版顯示,《哪吒2》的基礎分賬比例是片方(出品方和發行方)39.31%,影院52.27%。
商業電影投資高、風險大,一般會引入較多片方共攤成本與風險。但《哪吒2》出品方頗為單一,只有五家,分別是成都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下稱“成都可可豆”)、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成都自在境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自在境界”)以及北京彩條屋科技有限公司。
其中三家北京公司,隸屬上市公司光線傳媒。另外兩家成都公司的實控人為導演餃子。企查查顯示,成都可可豆由霍爾果斯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下稱“霍爾果斯可可豆”)100%控股,楊宇持有霍爾果斯可可豆56%的股份,同時其持有自在境界51%股份。
也就是說,此次《哪吒2》的片方收益由光線傳媒和餃子兩方包攬,無需與其他人瓜分。雙方具體比例如何?可由光線傳媒最新公告做大略計算。
2月5日晚,光線傳媒公告稱,截至2025年2月4日24時,該影片在中國大陸地區上映七天,累計票房收入(含服務費)約為48.40億元(最終結算資料可能存在誤差),超過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合併財務報表營業收入的50%。截至2025年2月4日,公司來源於該影片的營業收入區間約為9.50億元-10.10億元(最終結算資料可能存在誤差)。按前述資料估算,光線傳媒的票房分賬比例約為20%。
此外,該影片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版權銷售收入及海外地區的發行收入等尚未結算。光線傳媒曾在互動易上表示,《哪吒2》將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映,包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哪吒2》會根據海外上映情況結算相應的海外發行收入。另外,衍生品銷售也將貢獻增量業績。
此前《哪吒1》大賣,讓光線傳媒受益匪淺。2019年暑期檔上映的《哪吒1》,以超過50億元票房,位居國內影史票房榜第五,為光線傳媒創造了上市以來最好的營收表現。2019年,光線傳媒營收達到28.29億元,同比增長89.7%,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405%,達到8.68億元。
據財報資料,光線傳媒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4.42億元、4.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3.37%、25.08%,主要受益於2024年上半年《第二十條》等高票房影片的拉動。
十年前,光線傳媒開始切入動畫業務。2015年,光線傳媒成立了彩條屋公司,彩條屋公司簽下了十餘位動畫導演,其中就包括《哪吒》系列導演餃子。2015年,《大聖歸來》取得9.54億票房,點燃了整個動畫電影市場。此後,光線傳媒出品的《大魚海棠》《姜子牙》接連上映,分別取得了5.73億元、16.03億元票房。
信達證券研報指出,作為頭部民營影視公司的光線傳媒,在動畫電影製作發行端有較強優勢,旗下彩條屋、光線動畫等廠牌有突出的內容特色。研報估算,其在2016年-2023年間參與出品的電影中,包括《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內的動畫電影投資比例平均佔比約70%。

電影業如何“淬火”提升
《哪吒2》的火爆,無疑給整個電影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回顧2024年,儘管有眾多備受期待的影片上映,但國內電影市場卻未迎來預期的回暖。
根據國家電影局的資料,2024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約425億元,同比下滑23%,縮水超100億元。全年城市院線觀影人次同比減少超3億。檔期表現分化,春節檔外、五一檔表現較好,中秋檔跌至3.89億元,暑期檔116億,相比2023年的206億元下跌44%。
2024年只有七部國產片票房超過10億元,沒有影片突破35億元大關。全年票房10億元以上的影片及5億-10億元的影片數量共計16部,較2023年減少13部。行業缺乏強有力的影片助推。
從供給上看,2024年全年共生產故事影片612部,影片總產量為873部,同比分別下滑23%、10%。
“2024年優質影片供給不足,頭部‘爆款’不夠,是導致觀眾觀影意願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分析人士對《財經》表示,“當前娛樂方式多樣化,短影片和短劇等新媒體形式的興起對傳統電影市場造成了衝擊。另外,票價上漲,票補政策減少,也削弱了觀眾的觀影意願。”
電影業面臨的挑戰,從影視公司的三季報中可窺探一二。多家影視公司預計2024年度業績虧損,行業整體疲軟。
Wind(萬得)資料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申萬影視院線板塊19家公司中,有九家虧損,虧損超億元的有博納影業(001330.SZ)和金逸影視(002905.SZ)。近八成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降幅最高的為唐德影視(300426.SZ),下滑了3219.98%。金逸影視和幸福藍海(300528.SZ)歸母淨利潤降幅均超200%。
博納影業預計,2024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6.37億元-8.81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虧損7.48億元-9.89億元。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公司投資與發行影片的票房成績同比下降31.9%,旗下影院票房收入同比下降31.2%;二是對存貨、應收賬款計提的減值準備。
金逸影視預計2024年歸母淨利潤虧損7000萬元至1.1億元,而上年同期盈利1334.81萬元;扣非淨利潤虧損2億元至3億元,上年同期虧損6584.92萬元。公司對市場經營環境發生巨大改變且無發展潛力的影院專案進行了關停,截至2024年,公司直營影院同比淨減少12家。
萬達電影(002739.SZ)預計2024年歸母淨利潤虧損8.5億元-9.5億元,而上年同期公司則盈利9.12億元。
公司表示,2024年受頭部影片供給不足等因素影響,電影市場表現較為低迷,公司國內直營影院實現票房57.2億元(不含服務費),同比下降24.3%;觀影人次1.4億,同比下降23.7%;同時影院傳統非票房收入也受到人次下滑影響。儘管公司單銀幕產出接近全國平均水平的1.9倍,但由於影院折舊、租金、能耗等固定成本較高,公司國內影院仍出現一定程度虧損。
橫店影視則2024年由盈轉虧,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9000萬元至1.2億元,而上年同期歸母淨利潤為1.66億元。
有影院人士對《財經》表示,2024年影院效益下滑,經營面臨較大壓力,“雖然中國影院數量、銀幕數繼續保持全球第一,但單銀幕產出下降,影院運營面臨挑戰。所以《哪吒2》這樣的電影,救活了不少小城影院”。
萬達電影在公告中表示,2025年影片供給端持續回暖,開年多部重量級影片定檔春節檔,有望提振觀影需求,推動開年票房再創佳績。
儘管2025年春節檔票房收入已創新高,但仍有機構認為,春節檔後電影市場依舊面臨較大挑戰,頭部供給不足的問題仍然存在。
國泰君安表示,目前來看,除春節檔,2025年上半年已定檔的關注度較高影片僅《美國隊長4》,待定檔影片的整體制作體量亦不及春節檔的作品,電影市場仍面臨較大挑戰,單銀幕資料或有進一步下滑風險,可能會加速產業鏈各環節集中度提升的程序。

責編|王 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