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衷喝湯是個壞飲食習慣

提醒:本文的觀點或許會讓你倍感冒犯甚至火冒三丈,謹慎閱讀。
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個壞飲食習慣是喝湯
民間傳統智慧認為喝湯能大補,說湯裡面營養豐富。這其實是典型的錯誤認知
根據 《中國食物成分表》(各個版本) 的資料:100 克瓦罐雞湯中含蛋白質 1.3 克。這還不如一個雞蛋的蛋白質多。其他成分包括:維生素 B1 含量 0.01 毫克,維生素 B2 含量 0.07 毫克,鈣 2 毫克,鉀 39 毫克,磷 20 毫克,鎂 5 毫克,鐵 0.3 毫克。這一堆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還不如一粒複合維生素的成分多。


那雞湯的其他成分是什麼?水。♨️
100 克雞湯,2 兩。你嫌不夠的話,可以喝上一斤,管飽,但也一共就那麼點營養價值。
雞的主要營養成分是為我們提供相對低廉的動物蛋白質。平均 100 克雞肉的蛋白含量還真的不低,大約是 20 克左右。100 克牛肉或羊肉也差不多有 20 克蛋白質。所以,大家會看到健身教練有時候會建議吃水煮雞胸肉,其實是在成本可負擔的情況下,更高效的補充蛋白質總量。另外,水煮雞胸肉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也沒怎麼流失。牛羊肉當然也不錯,但是貴……
熬雞湯然後扔掉雞肉,只喝湯,約等於買櫝還珠。
換個角度想,一隻雞,無論你怎麼烹飪,總的營養成分都是固定的,不會因為你做湯手法高明,就會憑空多出來營養物質。
有的人說既然雞湯沒營養,那我喝大骨頭湯補鈣還不行嗎?骨頭湯裡都是油脂,煮不出來什麼特殊的神奇營養成分,而且也根本不補鈣,無論怎麼煮,骨頭湯裡的鈣含量都是微乎其微,當然為了避免抬槓,不能說裡面的成分完全沒鈣,但還不如喝兩口牛奶。
如果要靠喝骨頭湯補鈣的話,粗略估算每天得喝一水桶能起點效果。
有人還拐不過彎來:我不管,反正湯很好喝。
湯好喝不等於有營養。
湯的好喝,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裡面嘌呤含量高。湯之所以會讓人覺得「鮮」,除了調味料加的太多(如果在外面吃,還指不定往裡面加了什麼材料),主要提鮮的成分就是這個嘌呤。對女性危害或許不大,對男性非常要命。
個別人堅稱湯喝起來讓他感覺舒服,其實和喝熱糖水的效果差不多,有那麼一點安慰劑的作用。
有些飲食文化裡會在正餐前喝點湯什麼的,我其實也並不反對。



個別網友肯定還不死心,總想掙扎找補一下:

喝湯到底有沒有好處呢?
非要拼死抬槓的話吧,那就是也不能說沒有一丁點兒好處。至少,湯的主要成分其實是熱水,喝湯的同時等同於也喝了水嘛。
曹雪芹的《紅樓夢》裡說,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女人喝點湯似乎沒什麼壞處。至於男人嘛,別喝了,痛風那是真疼啊。
要不,下篇說說痛風應該怎麼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