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C媽
來源:CC爸媽(公眾號ID:cc-bama)
也不知道這日子是誰在替我過,眨個眼的時間就年底了。
最近這周,期末準備已經成為我家主旋律了。
我和DD的家庭地位直線下降,誰來了都得給考前複習的CC和負責輔導的C爸讓路。
相信每個家長都期待孩子年終有個好收成,所以為了能激勵他們好好複習,可謂無所不用其極,胡蘿蔔加大棒,輪番上陣。
初心沒毛病。
就比如我,嘴上再佛系,心裡也還是期待CC能考個好成績。
考得好,我估計寒假看她都能順眼3分。
但是,就算咱們這份期待是好的,有些激勵的方法,或者鼓勵的話,還是得慎用。
大家知道的,期末這個階段,孩子自己也緊張,個頂個的敏感。
萬一觸了他們的雷點,孩子考不好的鍋,就得咱來背了。
所以,今天這篇,就是考前溫馨提示。
來看看,你有可能會踏進的那些誤區!

(圖源網路)

就算平時90分的水平,孩子也會忍不住擔憂:我到底能不能實現啊?不會連這個目標都實現不了吧?
反而壓力更大!
本身就85分的就更焦慮了,稍微一個失誤不就完犢子了?
想給孩子減壓,不是降低目標,而是根本不提目標。
不去過分關注那個結果,而是引導孩子正視考試。
CC上小學後,頭幾次,也是考前就緊張。
我就引導她,客觀的去看待考試——
為什麼大家都說考試是法寶?
因為它是個查漏補缺的好幫手啊。
只有透過考試,才能幫你檢測學習成果啊。
它檢查出來之後,以後的學習,會的咱就少花點力氣,不會的就多花點力氣。
它幫咱分辨出來之後,才更方便集中精力攻克不熟練的部分呀!
這樣,才能學習不抓瞎,把好鋼都用在刀刃上。
最後學習效率提高的,是你呀!
這樣一說,考試就不再是敵人,而是幫手了!
孩子也就明白,考試不是為了最終那一紙成績單!
焦慮,自然也就有所緩解了。

所以無論孩子平時咋樣,現在是不是臨時抱佛腳,都應該以“誇”為主。
臨陣磨槍、不快也光!考前一定要不遺餘力的放大積極因素!
相信暗示的力量。

-
“寫作業比平時快了那麼多,效率一下子就上來了,你是怎麼做到的?”
-
“嗯!錯題都是沒掌握牢的,你看多練了幾遍,這個知識點就記住了,沒準咱們還能押對題呢!”
看到孩子微小的進步,也去無限放大它,誇出彩虹屁!
越是努力來的難得,越是不能讓風涼話給吹走。
稍微放長遠點看,也許這一次的誇,就讓孩子感受到了“好好學習”的美好體驗,建立起了學習的積極性,豈不美哉?
我還見過一些家庭,一到了複習階段,家長就大包大攬,讓孩子什麼都不用管,一門心思搞學習就行。
家務也不用做了,書包也不用收拾了,恨不得飯都要喂到嘴跟前……
玩具、遊戲之類的休閒活動更是想都別想,美其名曰“現在的重點是複習,寒假你有的是時間玩”。
哎,多麼熟悉的兒時旁白,兜兜轉轉最後都從咱們嘴裡出來了。
初衷自然是好的,怕佔用孩子時間、怕他們分心,但是,讓娃全身心都投入到學習上,效果可真不一定好。
因為過度的學習,就相當於大腦的過度使用。
大腦疲憊了,執行就不佳,記憶力、思維活躍程度都會受限,學習效率自然就低下。
所以,眼裡光有學習真的不行。
有一項來自牛津大學研究人員和英國薩里商學院共同完成的實驗表明:
在知識獲取的層面,使用“間歇式學習法”比連續學習的學生,能多記住20%的知識。
也就是說,勞逸結合,才能讓大腦的執行效率更高,獲取知識的能力更強。
對於孩子而言,在期末複習階段,把目光從書本上轉移一下,玩耍一會兒、娛樂一下,哪怕幫家長掃掃地、疊疊衣服…都是一種放鬆。

學習已經很難了,作為父母,不要只想做學校的“延長線”,延長學習的時間、延續老師的標準。
越到期末這個當口,越該承擔老師角色以外的一些媽媽職責:
多看到孩子的付出和努力,接納他們畏難的緊張情緒。
在孩子表現優秀的時候,為他們鼓掌;也在失敗的時候,成為接住他的那個緩衝地帶。
CC爸媽:“中國父母學習計劃”推行者,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三甲醫院醫生;C媽-報社育兒主編,《家長好脾氣 才有好教育》作者。
養育CC&DD兩姐弟,帶領更多父母加入科學養育大隊伍,一起少走彎路,做“中國好父母”!原創公眾號“CC爸媽”(ID:cc-bama)

雙養家長學院商城為不同階段的家長提供一站式家庭教育學習平臺,
讓家長輕鬆學習家庭教育
▽▽▽
▽▽▽

識別二維碼,關注雙養智慧家長
陪你一起成長



雙養智慧家長
養育,從來都不是父母對孩子單向的施予和饋贈,而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的人生旅程。與所有父母共勉!歡迎關注!
走之前記得點個“在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