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路透
許多使用者在使用優步(Uber)和來福車(Lyft)等網路叫車平臺時,已經養成了一些自我保護的好習慣,如上車前確認車牌號,並要求司機說出叫車者的名字。然而,這些措施還遠遠不夠,專家提醒使用者還需注意更多細節。
擁有犯罪學和心理學背景的女網友丹娜(Dannah Eve)在Instagram上分享了自己的見解。她指出,一些司機會主動提供瓶裝水、薄荷糖或小點心,但這並不意味著每位司機都是出於善意。不法之徒可能會利用這樣的機會實施犯罪。
丹娜強調,即使這些食物和水都是密封的,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仍然有可能存在風險。因此,她建議乘客禮貌性地婉拒司機提供的食物和水,不要為了顧及對方的感受而冒險。
此外,丹娜還提醒使用者在使用網路叫車服務時,要時刻保持警惕,儘量不要使用手機打電話或低頭玩手機。她解釋說,不專心的人容易成為不法分子的目標。因此,使用者應該抬頭觀察四周,留意車子的路線和前進方向,以確保自己的安全。
在社交媒體上,一些網友也分享了自己的網路叫車經歷和自保方式。有人在車上留下自己的頭髮和指紋作為證據,但這一做法引發了爭議。有人認為這樣做可以在不幸發生時提供證據,但也有人認為這樣做會弄髒車輛,給司機帶來困擾。
還有一些網友分享了更為實用的自保方式。例如,有人上車後會假裝門沒關好再開關一次,以確保沒有兒童安全鎖;也有人上車後會立刻假裝打電話,故意告訴對方自己已經上車併發送位置資訊。這些做法既簡單又實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
網路叫車服務雖然便捷,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使用者在使用服務時,應該時刻保持警惕,採取多種措施來保護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