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牌這麼醜,原來是故意的

當你喜提寶貝新能源新車,配上好不容易申請來的牌照一看,卻發現炫酷拉風的“變形金剛”在詭異配色車牌映襯下秒變“農村拖拉機”。
難怪小米CEO雷軍在兩會提出修改新能源車牌設計的提案。高科技的新能源汽車和“老土”的車牌設計相搭配,巨大的落差讓人不禁想問:為什麼中國的車牌設計會有這樣的“迷之審美”?
大家對於新能源車牌的吐槽主要針對於顏色,熒光綠的車牌本身就缺乏“高階感”,如果配上藍色、紅色等車身更是“土上加土”。
2016年公安部計劃推行新能源車牌,聯合比亞迪公司設計出三款方案以供大眾投票選擇。為凸顯突出綠色環保寓意,三種待選方案都以綠色主色調[1]。
經多輪論證與試點後,現行的新能源車牌於2018年正式在全國範圍內啟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當時選擇另外兩款設計,綠色主色調引發的審美爭議仍難以避免。
2016年公安部與比亞迪汽車公司聯合申請了號牌專利,併發布了3套小型新能源汽車號牌候選式樣 / [1]
如今的車牌為何青睞這種有損“顏值”的配色呢?其實,車牌的“醜”很大程度上是為功能性作出的妥協。
自20世紀80年代起,全球範圍內各個國家開始運用影像處理技術解決汽車牌照識別的問題[2]。車牌在監控中的可識別性成為此後車牌設計所需考慮的重點因素之一。車牌單調配色和高飽和色調儘管不甚美觀,但卻為監控識別提供了便利。
通常監控或者攝像機獲取的車牌影像帶有諸多幹擾因素,需要提取車牌的相關顏色資訊,進行車牌影像預處理[3]。傳統車牌識別系統一般會根據車牌底色,初步定點陣圖像中的車牌位置,這對於之後精準識別車牌資訊至關重要[4]。
現實中,當車牌由於傾斜、汙染等因素造成顏色和形態變化時,就會導致車牌識別系統等準確率下降[5]。如果車牌本身顏色就過於豐富、很難和背景區分開,會對監控識別車牌區域提出更高要求,使得一些車牌識別模型在識別混合顏色車牌時準確率偏低[6]。
車牌識別的相機會從連續播放圖片裡選出其中一張作為輸出畫面,然後在其中選取不同幀數作為識別圖片,從而達到影片識別效果 ,當車速過快時,容易掉幀識別不出來[7] / Unsplash
車牌的顏色不止要儘量單一,還要儘量和車身顏色區別開。汽車顏色中,較為流行的是黑、白、灰、銀等素雅顏色,而大多車牌所用的是藍、黃等飽和度較高的顏色[8]。
早年所設計採用的車牌識別模型,很多都是利用了車牌和車身顏色不同的特點[3]。所以那些受到符合大眾審美的“網紅色”如果用於車牌的話,就會有讓車身和車牌撞色的風險。為了實用性考慮,車牌偏向於使用單調且“難看”的顏色。
除了顏色外,車牌字型設計的粗糙也為人詬病。
車牌上往往會寫有車輛所屬省份的簡稱。然而,在車牌的字型庫中,任何結構的漢字都寬度相同,導致失去了文字的結構美感,例如左中右結構的“湘”要和獨體字“京”保持同樣寬度,就會導致結構有些侷促。但其實這也是為功能而作出的妥協。
圖為適用於外廓尺寸440mm*140mm號牌的規範性字樣,37個漢字簡稱寬度整齊劃一 / [9]
目前汽車牌照識別是基於影像分割和影像識別理論。簡而言之,就是在識到的車牌影像中,先對其中的字元進行切割,再將切割好的一個個字元與字元庫的預處理影像進行比對[10]。在這種識別方法下,如果車牌各個字元各式各樣、寬度不一,就會增加識別的難度。因此,為了便於識別,也只能“委屈”各個字元都擠壓成統一大小。
車牌作為車的身份證號,包含著車輛的各類資訊,包括註冊省份、城市程式碼、車輛用途等,如此多的資訊也會導致車牌排版擁擠喪失美感。
其實並不是車牌不想簡潔,實在是因為中國的汽車太多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最新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汽車產銷累計完成3128.2萬輛和3143.6萬輛,產銷總量連續16年穩居全球第一[11]。民用汽車擁有量達到35268萬輛[12]。
2024年年末,我國民用轎車保有量達19343萬輛,相比於上年年末增加675萬輛[13],停車難成為城市治理痛點  / 圖蟲創意
為了管理如此多的車輛,中國的車牌從清末的三位數擴充套件到現在的六位數,只有足夠多的字元資訊才能保障每輛車都有獨一無二的車牌號。
雖然現在的車牌設計仍然有諸多不足,但中國在車牌問題上並非一直在“躺平”。中國車牌管理始於1901年的上海,經過一段時間的各地自行管理後,於1939年開始進行統一管理,走進“大一統時代”[14]。
1992年是中國車牌設計的重要轉折時期,從這時開始中國開始採用鋁作為車牌基材,保障了車牌有更好可塑性和耐用性[15]。
截至1911年, 公共租界工部局按照從1至500的順序給私家汽車發放牌照。早期牌照採用的是黑底白字, 每季度每輛車繳納稅金15兩白銀。圖為早期上海號牌 / [14]
伴隨著時間推移,偽造車牌犯罪行為的逐漸增長,常有犯罪分子利用車輛從事詐騙、非法貨運等活動,而偽造車牌的“庇護”又使得他們難以被抓捕,最終導致民眾的高額損失[16]。
此時期有學者開始關注到車牌製作技術容易偽造的問題,開始進行車牌防偽研究[17]。2007年開始,國家在九二版車牌設計的基礎上逐步加強防偽技術,透過規定字元著色方式、在鋁板上刻印特殊花紋、採用特殊工藝製作反光膜間層水印、間層多次印刷等技術保障車牌的防偽功能[14][18]。
目前我國的機動車號牌反光膜上的省份簡稱漢字就是水印。圖為湖北省機動車號牌區域性[18] / Wikimedia Commons
新設計的新能源車牌在實用性上更進一步,採用無汙染的燙印製作方式,同時使用二維條碼、防偽底紋暗記、雷射圖案等技術加強防偽[9]。
所以,現在的車牌雖然備受嫌棄,但實際上在環保、防偽、耐磨等方面都不斷“打怪升級”,一直沒有停止進化的腳步,車牌審美在未來可能也只是前進路上即將被攻克的一道關卡。
與普通汽車號牌相比,新能源汽車號牌在工本費、發牌機關代號不變的情況下,號碼增加了1位  / [9][14]
其實不止中國,各國的車牌也都是“醜”過來的,1901年,美國頒佈牌照法規《紐約州汽車法規》,那時的牌照只是一塊和50美分硬幣大小差不多的鋁製圓盤,上面印有牌號。德國最早的汽車牌照也只是一個標有數字的長方形金屬牌[19]。
車牌的個性化往往伴隨著汽車文化的發展,近幾年大眾對於車牌設計的改革呼聲體現了車牌實用需求向審美需求轉變的風向。如今,車牌識別技術在不斷的完善,電子車牌和二維碼技術的應用可以減少傳統字元資訊的數量,從而為車牌設計留出更多空間[20][21]。
伴隨著時代和技術的發展,相信總有一天你能給自己的愛車配上個性好看的車牌。
撰 文 / 江 影
網易文創浪潮工作室招聘
浪潮內容編輯(外包)
答案如下科普影片編導(外包)
多崗位實習生及線上作者
點選下方連結,投遞你感興趣的崗位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2016). 公安部:將啟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就號牌式樣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2]都伊林. (2018). 智慧安防新發展與應用(p. 107). 武漢: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3]朱克佳, 郝慶華, 李世勇, 等. (2018). 車牌識別綜述. 現代資訊科技, 2(05), 4-6.
[4]楚天鴻, 唐瑞尹.(2020).基於MATLAB平臺下的車牌識別系統設計.科技與創新,(14),20-22.
[5]嶽鵬, 彭進業,李大湘, 任璇.(2010).基於混合特徵的多車牌快速定位演算法.現代電子技術,33(08), 100-103.
[6]向萬里, 王力東, 孟學雷, 等. (2024). 一種識別傾斜混合顏色車牌的輕量級模型. 北京郵電大學學報, 47(05), 92-98.
[7]中國自動識別技術協會.(2021).ETC技術和車牌識別技術有何不同?
[8]Axalta Coating Systems. (2020). 2020全球量產汽車色彩流行統計報告.
[9]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2018). GA 36-2018 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號牌.
[10]宋建才. (2004). 字元結構知識在車牌識別中的應用. 電子技術應用, 30(4), 18-19.
[11]徐佩玉.(2025).中國汽車產銷總量連續十六年全球第一. 人民網.
[12]國家統計局. (2025). 中國汽車擁有量, 2024年度資料. 國家資料.
[13]國家統計局.(2025).中華人民共和國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14]中國機動車號牌演變史. (2018). 道路交通管理, (04), 10-15.
[15]徐巍. (2018). 機動車號牌用鋁質材料淺析. 道路交通科學技術, (2), 47-50.
[16]龍愛翔. (2007). 公路貨代實務案例 (p. 89).上海: 同濟大學出版社.
[17]呂芫逢, 廖維晨, 王文甫, 王隆昌. (2005). 智慧型反光車牌之探討. In 楊曉光, 吳志周(Eds.). 智慧交通運輸系統研究與實踐. 上海: 同濟大學出版社.
[18]孫小鐵, 虞力英, 倪鳴. (2019). 機動車號牌製作材料與防偽探析. 道路交通管理, (12), 34-35.
[19]上海汽車博物館. (2021). 四輪物語 汽車冷歷史通關指南 (p. 113).
[20]劉自強, 劉逸文. (2018). 電子車牌發展現狀及應用. 電子技術與軟體工程, (17), 236-237.
[21]孟凡琨. (2014).  基於QR碼的車牌識別系統探索性研究  (碩士 學位論文,  長安大學).

推薦閱讀

網易文創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微信編輯 | 周  周
❖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長期招聘作者,稿費千字300到800
公眾號後臺回覆“招聘”即可檢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