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家長亂說話,那他是自掘墳墓”

文 | 十三姐
畢生絕學不是用來搞好教育,而是用來教訓家長——這種事發生在一個校長身上,只叫人一聲嘆息。
前幾天廣東某學校的校長“告誡”家長的一番話,引起了大家的反思,看來這屆家長太招人煩了!
這位校長的“告誡”大致內容包括但不僅限於:
“誰敢說學校壞話,就要群起而攻之”……
“哪個家長亂說話,那他是自掘墳墓”…...
“你的房子也不要了,孩子也不要了”……

他還對家長說:“你應該來呵護我們,來鼓勵我們,來支援我們才對,不要再給學校添亂了,已經夠難了……”

我同意,作為家長,呵護鼓勵支援是應該的,我們理應呵護自己孩子所在學校的良好風氣,鼓勵他們不斷進取,支援他們蓬勃發展。

但是他說“不要添亂,已經夠難了”,我就有點納悶了。
你的困難是哪個家長添亂造成的嗎,關家長P事?
如果招不到老師,辦不好學,出不了成果,那是你們自己的問題,怨天怨地也怨不到家長頭上。實在不行你還可以學學張桂梅校長啊,有困難找政府,一哭二鬧軟磨硬泡反正都能把學校辦好不是嗎。

怎麼成了“家長添亂導致學校有困難”的。

要論困難,我看到很多家長倒是也很想說:“學校別再給家長添亂了,家長已經夠難了”。
最起碼你一個校長不用看家長臉色,通常是家長得看你臉色吧,莫不是平時被親親抱抱舉高高習慣了,要不然也不會有這樣在家長會上公開恐嚇的勇氣吧。

但是很奇妙的是,隨之而來,網上出現了一大批幫這個校長說話的人,說他有難處,說他只是說了大實話,還說他是好人,blablabla……
精神領域有一種病叫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患者症狀表現為常對自己不該遭受的壓迫和傷害習以為常,並對施暴者產生依賴和好感。

可以理解為豬肉愛上了砧板,韭菜對鐮刀感恩戴德。

“替他找理由”是你們對這個世界無限的仁慈和寬厚,標榜自己“人間清醒”……對不起,也許你的清醒恰恰是腦霧發作。
一個人的言語和行為最能直接反映潛意識,不需要事後透過找補來混淆視聽。張口閉口對家長吆五喝六,每天都覺得自己能對家長手拿把掐,至少說明從內心深處他覺得自己和家長是有高低之分的,他高高在上,家長應俯首稱臣。

我承認,一些不靠譜、沒素質的家長,確實經常擾亂教育氛圍。那些無理取鬧的,沒事找事的,說學校壞話的,吐槽學校這個不好那個不行的家長,多了去了。
但這不能成為“對家長禁言”的理由。
啥叫“亂說話就是自掘墳墓”,我看這個校長很好地演繹了這個句話的真諦,他正在亂說話。
而且,如果真的去深扒那些正常家長的所謂“亂說話”,到底真的亂說了嗎?
說句真心話,作為家長,我恨不得讓所有人覺得自己孩子的母校是最好的,它好我也臉上有光,這是一種樸素的情感,所以大部分人不喜歡無中生有,無病呻吟。

除非學校真的戳到了他的痛點。

舉個例子,就在這兩天,有一位成都的小學生家長控訴:孩子每天放學都拉著家長用手機拍做作業。

他說孩子上2年級,“回家的作業都是錄影片,8個作業7個要拍影片。”

他可是在網上公開說的哦。
這樣明目張膽說學校壞話,告學校狀,豈不是闖了大禍了?按開頭那位校長的認知,他現在應該被群起而攻之,他已經自掘墳墓,甚至房子和孩子可能沒了……
哎喲喲,幸好孩子不是在黑幫裡讀書,否則老大恐怕不會手下留情。

平心而論,8個作業7個拍影片,確實戳到家長脊樑骨了。

然後當地有關部門就進行調查處理,處理結果是:“要求學校始終把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放在首位,嚴格執行“雙減”政策。”

說了,還不如不說。

我其實想知道“嚴格執行雙減政策”到底是怎麼個執行法。
你猜為啥老師們這麼喜歡讓孩子和家長錄影片?有沒有一種可能,就是因為那個了不起的雙減政策,低年級不讓留書面作業啦!
你不讓書面,人家就讓拍影片。
嘿嘿,驚不驚喜?
一邊要保護視力,一邊不讓孩子電子產品,一邊增加各種電子作業。
怎麼,要是沒有手機,教育就辦不下去了唄。

不但教育離不開電子產品,家長的命也被手機套牢。

各種打卡接龍,翻著花樣打卡APP,動不動要上傳照片和影片,中年人的手機電量80%貢獻給了學校。

家長上班給領導接龍打卡,在工作群裡“收到,謝謝”。回家給老師接龍打卡,家長群裡“收到,謝謝”。從早到晚,天天栓Q。

如果說讓家長拍影片是為了加強監督,讓學習這個過程視覺化,那很簡單啊,你那麼喜歡看,你讓學生在學校裡當著你的面完成作業不就好了?

讓你看個夠。

恐怕老師肯定又會說“沒空”,為啥呢,因為他們可能要忙著開會,寫報告,完成各種任務,準備各種問卷,還要收餐費,收保險費,收牛奶費……

但是家長也沒閒著呢,做科技報,做手抄報,學習打卡,報名接龍,幫做PPT,購買活動道具,替孩子手機上學習,替孩子手機上做題,替孩子手機上考試……

不過各位家長其實也不用整天呼籲“

別給家長佈置作業

”了,做不到,根本做不到。

不給你佈置給誰佈置?從孩子上學第一天你就知道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孩子優秀是學校教育得好,孩子不行是家長沒當好。
你看,老師讓錄個影片,你罵罵咧咧,誰會說你這是正當防衛啊,只會說你連家長的基本職責都懶得完成。

是,家長要對自己的孩子負責,我管不好自己的孩子肯定也是我自己吃不了兜著走,但是老師天天硬控家長一晚上,家長就應該感恩嗎。

硬性規定家長每天干一些愚蠢至極又形式主義的事,就是教育的電子化革新嗎。

家長打個輔助還行,但“8項作業中有7項需要錄製影片”這種事,你們來說說,真有這個必要?
沒有手機,這學校的教育還搞不下去了。

對這事,媒體又說了,“接下來,區教育局將在深入調查的基礎,進一步規範教學管理,加強對教師行為的督察,完善針對學生個體差異的具體幫扶措施,防範類似問題的發生。”
說得真好,跟沒說一樣。
到處都說把學生身心健康放到首位,說要加強教學管理。
如果是這樣,不妨試著把家長身心健康放到第二位,第三也行,緊緊追隨在教師身心健康之後,畢竟,媽媽快樂才能全家快樂,老師不快樂學生也別想快樂。

一個罵罵咧咧、唧唧歪歪、各種不服的家長,帶不出一個你們喜歡的乖孩子。

而一個天天拎不清的教育模式,也不可能帶出好家長。
惡性迴圈。
所以說,家長“說壞話”是不是真的沒事找事、無理取鬧?家長有意見是不是真的空穴來風、無中生有?
家長有一些抱怨,難道都是閒著沒事給學校添亂?

一個教育從業者,一上來先考慮的是如何堵住家長的嘴,恰恰說明你們這個學校無能,啥也不是。

打著“為孩子身心健康”的口號,簡直是自己無能的遮羞布。
真為了孩子身心健康,建議先管管某些為人師表的人,他們自己身心健康不健康?也好好整頓下某些人擺不正自己的位置和身份,到底有什麼權利左手對家長警告威脅,右手給家長佈置各種作業和任務,完了還讓家長不要亂說話“自掘墳墓”,最後也沒把孩子教育好……
真為了孩子身心健康,消滅這些沒用的互相折磨,多把心放在孩子身上。允許孩子在課間出來走動,允許孩子自由上廁所和去操場,讓孩子不被劃分等級,不受來自老師的人格侮辱和冷暴力。
這樣不僅不會讓家長“亂說話”,說不定還能天天被家長瘋狂誇,畢竟這屆家長幸福感的閾值並不高,正常活著就行。

十三姐
魔都高影響力KOL
公眾號「格十三」「十三姐夫」「十三姐的下午茶」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婦女》《了不起的中國媽媽》《帶夫修行》、繁體版《了不起的中年婦女》《了不起的硬核媽媽》《老公這種生物身體或靈魂總有一個在馬桶上》
微博@格十三
影片號「格十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