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校是一場騙局!”紐西蘭家長打官司,華人父母吵瘋了!斥巨資上學值不值?網友:這不是唯一標準!

在紐西蘭,孩子應該上私校還是上公校?
對於不少華人家長來說,
可謂是一個直擊靈魂的
“終極問題”
Photo : Evening Report
而最近,為了這個問題,
紐西蘭一位父親和前妻打起了官司
他認為應該讓女兒去公立學校
私校的“富家女”環境不適合女兒成長
但她的前妻認為,
入讀私校相當於讓女兒擁有了“金鑰匙”
那裡的教育環境更適合女兒。
他們的官司從紐西蘭家事法庭
一路打到紐西蘭高等法院,
最終法官裁定:
允許女兒去私校上學
是否送女兒進頂尖私校?
紐西蘭父母打官司
這起官司始於2024年,女孩的母親主張讓孩子去奧克蘭著名私校St Cuthbert’s College上學,她會負擔女兒的全部學費。但她的前夫、也就是女兒的父親反對這樣做,稱入讀這所“精英學校”的大多數都是特權家庭的孩子,這樣的環境並不適合女兒,希望孩子去公立學校。
他的另一個理由是,這所私校宗教氛圍濃厚,與他的教育理念不符
由於意見不統一,他們上訴到紐西蘭家事法庭。去年,家事法庭法官作出裁決,這名女孩可以就讀St Cuthbert’s College
這名父親沒有罷休,對裁決提出上訴。
奧克蘭St Cuthbert’s College女子高中。
根據一份研究材料,St Cuthbert’s College是紐西蘭最好的女校,該校94.1%的學生進入大學。相比之下,這位父親希望女兒就讀的公立學只有略高於一半的學生進入大學
最近,奧克蘭高等法院就這起糾紛作出裁決,法官Gerardus van Bohemen表示,他需要考慮對孩子最有利的選項,而不是父母的主張。在本案中,St Cuthbert’s College是她的最佳選擇。
同時,這個女孩也透過自己指定的律師表示,她有意去St Cuthbert’s College上學。
因此,van Bohemen法官駁回了這名父親的上訴,維持家事法庭的裁決。

華人家長談私校:

“私校能提供更多的資源”

長久以來,對於學校的選擇眾說紛紜——
有家長認為,私校“各方面都更好”,
注重綜合素質培養
不過也有家長表示,是金子總會發光,
私校VS公校,沒有哪個更好,
只有適不適合
此前,一篇私校學費大揭秘的新聞
再次將擇校討論推上風口浪尖。

紐西蘭公校與私校的區別是什麼?

兩類學校的學生成績、學費相差多少?

此外,天維網記者還採訪了將孩子從公校轉到私校的學生家長Mary(化名),她告訴記者:“私校願意提供更多資源…但學習並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
同時,也有私校學生家長表示:
不值得,後悔了!
在不少華人家長為公校和私校之爭煩惱時,不妨聽聽前人的親身經驗
去年,天維菌對一位華人學生家長Mary(化名)進行了採訪,她的孩子Mike(化名)在1-8年級就讀於奧克蘭中區公校,在9年級時轉到了東區的一傢俬校——
作為同時擁有公私校經驗的家長,她如何看待擇校之爭?
示意圖。Photo : University of Oxford
Mary告訴天維菌,由於課程的變動,將孩子轉到私校是“早就計劃好的”
在公校學習時,Mike對藝術、設計類的課程比較感興趣,在轉到私校後,他在物理老師的熱情感染下對物理和其他STEM課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現在,他計劃在明年從NCEA課程轉到IB課程,並申請海外大學的物理專業。
示意圖。Photo :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在對比兩種學校體系時,Mary說:“私校有一點好處——它們的確有足夠的資源,去支援和培養(學生)。”
但同時,Mary並沒有否定公校對於學生的栽培,她表示,很多公校會給孩子分班,如果孩子足夠優秀,公校也會提供師資進行支援。
不過Mary仍對這兩類不盡相同的學校有著“明顯的感受”。她說:“在私校,學術似乎並不是衡量一個學生的唯一標準,學校會經常和老師、學生、家長溝通,瞭解他們能為我們做什麼。”

Photo : Financial Times

網友:太“”、太貴是問題
私立學校“不值得”!
然而,也有網友在Reddit論壇上
分享了自己的體驗,對他來說,
將孩子轉去私校可以說是“一點都不值”

有人如是評價:
“我孩子選擇了公校,
我也很堅信不管是公校還是私校,
在非常支援的家庭環境下,
Ta都能成功
有網友進行了理性的花費對比和討論:
“在小學階段,私校的學費
最高就要4萬紐幣一年。”
“上公校的話,體育和食物方面的花費
怎麼也不可能超過1萬紐幣。”

有人建議:
“當考慮到你所付的稅款,
那麼孩子上公校是一種要回稅費的最佳方式
——除非你所在區域的公校太爛了。”
也有人的想法和不少華人一致:
“還是上公校,
把私校的錢省下來,
給孩子買房吧……”
甚至有網友發出“靈魂拷問”:
“紐西蘭的私校是一場騙局嗎?”

有網友回覆道:

私校的價值在為孩子搭建關係網路。
我公校私校都上過,如果你想要
在細分領域比如體育取得成就,
那麼私校是更好的選擇。
當然你也可以省下錢,用來陪伴孩子,
而不是花錢讓別人做這樣的事。”
一位紐西蘭網友表示,他的妻子曾經上的是私立高中,而他上的是公立高中。兩人都認為自己的高中更加出色——這也導致了他們教育理念的分歧
圖片僅做示意使用,與文章內容無關。Photo : INZ
他們的孩子從一所10分公立小學讀起,他顯然認為這所公校“槽點滿滿”,他說:

“老實說,那所學校糟透了——
不注重基礎教育,不會為患有閱讀障礙的孩子提供多樣化學習機會,也不進行常規的閱讀、寫作和數學教學,簡直和日託所無異!”
他表示,即使他和妻子不斷與學校溝通,但成效極其有限。即使是這所學校裡的佼佼者,到了中學也會成績倒數
於是,在妻子的堅持下,這位網友將孩子轉到了一所費用昂貴的私立學校比起以前,私校的教師水平確實要好一些,學校也更注重教育,為不同的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支援,這讓他的孩子們茁壯成長,不斷精進

Photo : EducationHQ
但同時,這名網友的婚姻卻因擇校觀念不和而產生危機,隨之而來的經濟壓力也讓他們喘不過氣。他還表示,孩子們還遇到了同學太“卷”的問題
“他們在私立學校的尖子班,
而其他大多數都是壓力山大’的亞裔孩子
他們參加大量的校外補習班和活動
這本身並不是一件壞事,
但卻讓我的孩子很難趕上同學的進度。”
Photo : Reddit
他的觀點和前文一位Kiwi網友類似:“所以我認為(私校)不值得花這麼多錢!也許我們本可以找到一所更好的公立學校!私校教育雖好,但把學費拿出來作為買房資金也許對孩子幫助更大
公校“好班”VS私校,怎麼選?
在天維論壇上,不少家長相互探討孩子擇校的問題——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公校“好班”VS私校,該怎麼選?
(PS. 紐西蘭部分公校設有extension class,被家長們稱為A班。)
有華人家長髮帖徵求意見:自己的孩子可以進某公校的A班,還“有必要去私校嗎”?
圖片來自天維論壇

對於這個問題,家長們意見不一。

有人認為,公校學生基數大,更具有“社會屬性”——但這也意味著公校中拔尖的學生“非常厲害”。Ta表示,在綜合實力方面,特別是公校A班的學生中,公校並不輸私校
圖片來自天維論壇
也有家長對不少人看重的“資源”和“人脈”嗤之以鼻。Ta表示,私校的資源和人脈並不具有確定性——如果僅僅是看中這兩樣,那麼,公校和私校的差別也許並不大。
圖片來自天維論壇
還有家長更為“佛系”地表示,千金難買“孩子樂意”,尊重孩子的意願才是最重要的!
圖片來自天維論壇
也許。正如不少網友所說的那樣:
無論做出什麼選擇,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你是紐西蘭家長嗎?
對於孩子的教育,
你是偏向公校還是私校呢?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