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024步入2025年,上海的國際化學校正在悄悄發生著變化:
比如平和臨港校區將於2025年9月對外招生,學校總投資達32.9億元,覆蓋幼兒園到高中全學段,總建築面積30.1萬平方米。上中、華二、世外、耀中、明珠、建平等上海名校都紛紛在臨港開啟分校。
世外國際部校區已經對外招生,會在今年正式開學;而世外集團繼2024年青浦世外高中開學後,今年即將新開世外奉賢校區。
WLSA新校區位置最終確定落實將位於嘉定江橋鎮北虹之星社群,預計2026年開學;領科2024年也成功拿下松江佘山新地塊,計劃打造一所寄宿制高階中學……

比如前幾天,上海包玉剛學校宣佈:將在香港九龍塘創辦包含中小學的新校,計劃2027年迎接第一批學生。
2024年,惠靈頓(中國)宣佈,將在美國舊金山灣區成立惠立學校,預計2026年秋季開學。
比如德威浦西就官宣2025-2026獎學金,獲獎學生可以減免50%的學費,還能獲得“德威學者”的殊榮。按照德威浦西Y7-Y13最新的學費區間35.56-39萬測算,相當於20萬不到就能讀德威。

比如德威德閎在IB課之外,開出了A Level;上海耀中新開香港DSE課程……

“爸爸真棒”成立11年,我們和家長朋友們共同度過了每一個擇校季,今年也是推出《上海國際化學校擇校指南》(下文稱為《擇校指南》)的第6個年頭。
隨著越來越多90後、00後家長入局國際化教育擇校圈,在本冊《擇校指南》我們聚焦在以下家長們擇校關注點上:
⭕️ “賽道選擇焦慮”:糾結於公立國際部(兼顧國內學籍、基礎教育)vs純國際學校(原汁原味國際化,雙語雙文化),擔心選錯路徑影響孩子未來留學方向。
⭕️ “教育質量內卷”:大部分家長看重學校的課程體系(如IB、A-Level、AP)與升學成果,尤其關注頭部學校的“藤校錄取率”和“牛劍offer數”。
⭕️ “師資Buff加成”:師資團隊、外教比例、教師資質、師生配比是硬指標。家長會研究學校是否“全員持證上崗”,甚至細化到外籍教師的國籍和教學經驗。
⭕️ “鈔能力門檻”:國際化學校學費動輒20萬+每年年,加上課外活動、競賽等隱性開支,消費降級大背景下,國際化教育家長盤點不同路徑教育成本。
⭕️ “百萬投資打水漂?”:擔心高投入未必換來高回報,尤其近年民辦學校爆雷事件頻發,家長“求穩”的擇校選擇,關注學校長期發展及業內口碑。

⭕️ “政策盲盒”:對國際教育政策變動(如課程資質審查、搖號資料)敏感,非滬籍家長尤其關注“居住證”、“社保年限”等硬門檻。
⭕️ “資訊戰焦慮”:依賴家長社群、教育博主獲取擇校情報,但海量資訊難辨真偽,容易陷入“選擇困難症”。
這本國際賽道擇校寶典,不僅匯聚了“爸爸真棒”多年第一手搖號、升學資料,更是真正從底層邏輯上幫大家梳理擇校思路。
👇點選下方連結瞭解及購買👇
(參與3月2日”小初高一體化論壇“可
免費獲贈1本
)
下週開始,“爸爸真棒”也將為擇校家長們帶來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活動:
2月25日(週二):【直播】真棒創始人曹老師將對話頂思教育馬曉平,聊一聊2025年了,還讀國際學校麼?魔都100+所學校怎麼選?
2月26日(週三):【直播】包玉剛×星河灣×青浦平和×上中國際&愛菊媽媽圓桌會,分享搖號&直升&插班&就讀心路歷程。
3月2日(週日):【線下論壇】6位魔都名校長齊聚!共同探討,在小初高一體化大背景下,如何擇校?

歡迎大家掃碼預約上述活動噢~
下文將詳細為大家介紹《擇校指南》的亮點。

亮點一:
並非學校羅列,解讀擇校底層邏輯
擇校肯定不僅是簡單對比分析學校軟硬體條件,更是找到適合自己孩子及家庭的學校。做了近10年國際化教育,我們發現看似千頭萬緒、錯綜複雜的擇校,其實三步就能解決:
☆ 擇校三步法 ☆
看家庭和孩子適不適合國際化教育
這就是爸爸真棒一直在幫你做的事兒
選擇最合適自己的,然後想辦法進去
首先,在本冊《擇校指南》裡,我們為大家整理了10個擇校評價維度幫助大家理清思路。
1、 辦學背景
2、 課程體系
3、 師資團隊
4、 畢業生情況
5、 學生活動
6、 生源質量
7、 學雜費用
8、 校園環境
9、 地理位置
10、資質評價
以大家最關心的師資團隊為例,本冊《擇校指南》為大家給出了判斷建議:
師資團隊一般是指校長及老師,也就是決定學校學術水平的教學團隊。
教育界有一句名言: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校長對於學校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 用。家長在擇校的時候,可以看看這位校長的介紹,聽聽他的演講,或者有機會當面跟他溝 通,看看他的理念跟你是否匹配。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來說集團化管理的學校會降低一個學校對於個別校長的依賴。因為孩子 們要在這所學校裡讀十幾年,當一所學校太依賴一個校長時,校長或管理層一經更替,就會 帶來比較大的變化和風險。如果一所學校或一個教育集團,它自身有非常好的執行體系,就會適度降低對個別校長或者管理層的依賴。
看教師,不是單看這個學校有沒有個別的名師,而是看整個教師群體,看老師們的狀態、氛圍和流動性。每個學校都有好老師和相對弱一點的老師,每個老師都有自己不同的特點。如果我們能夠看到這所學校教師的整體狀態,是非常積極的、有愛心的、不斷進步的,那麼就 不用太糾結它是不是一個獲得很多社會名譽的群體……
《擇校指南》裡不僅有判斷標準的詳細解答,也有家長們在擇校過程裡的“避坑建議”,先列舉這兩年常見的兩個套路:
辦學資質是現在家長都非常關心的,沒有資質或者資質打擦邊球,不符合政策規範的學校,政策風險很大,隨時面臨關停的風險。
有些學校的態度是,不管學校還能不能辦下去,先把學生招進來再說,如果要資本套現,學生多還能賣個好價錢……聽起來聳人聽聞,但是近年來國際學校暴雷的事情已經發生了不止一起了。
一些學校會透過打出“保底進海外名校”的旗號來吸引學生和家長,但實際上到了升學的緊要關頭,推的卻是高考失利學生才會去的“國際本科專案”、“預科專案”,甚至可能是海外“野雞大學”。
如果學生提早發現了保錄取的“貓膩”,要求退費,原本信誓旦旦的退費承諾可能也會再三推諉不予履行,建議大家遇到拿“保底”做招生噱頭的學校都不要去碰。
本冊《擇校指南》不僅有擇校套路,還有以下內容:
-
家長對國際化教育的誤解誤區
-
國際化擇校的常見“坑“及避坑建議
-
上海國際化學校入學條件問題合集
-
上海民辦學校搖號及直升建議
-
擇校工具與資源推薦……


亮點二:
跨全年齡段,以終為始看擇校
很多年輕家長們看環境、看學費、看位置、看名師來擇校,但歸根結底應該看“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來選擇合適自己的教育體系及課程型別。
那麼,國際化教育覆蓋了哪些不同型別的國際化學校呢?《擇校指南》裡的表格為家長們詳細對比:

幾年級進入國際化賽道最值得?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規劃孩子的國際化教育之路,離不開對不同教育路徑成本的考量。
如果學生在高中轉軌到國際化高中,甚至在普高畢業後準備出國,屬於最經濟實惠的方式;如果預算再多一些,可以在初中、小學甚至幼兒園就開始國際化教育。
在《擇校手冊》中,詳細列舉了目前常見的國際教育路線規劃及所需費用:
常見國際教育路線
① 公立小學—公立初中—國際化高中—海外大學
② 公立小學—民辦雙語初中—國際化高中—海外大學
③ 民辦雙語小學—民辦雙語初中—國際化高中—海外大學
④ 公立 / 民辦雙語小學—公立 / 民辦雙語初中—海外高中—海外大學
⑤ 公立 / 民辦雙語小學—海外初中—海外高中—海外大學

以公認的出國留學最具有價效比的路徑(公立小學初中——國際化高中——海外大學)為例,據我們粗略統計:
普通孩子讀完國際高中4年花費約為150-200萬!

當然國際高中學費有高有低。普遍來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民辦雙語學校>公立國際部>公立國際班。3-4年高中讀下來–
-
公立國際班學費約為1萬+;
-
民辦和中外合作國際高中約為33-84萬人民幣;
-
外籍人員子女學校高中學費約為60-140萬不等。
高中階段除了學費,還有雜費、學科類培訓、語言考試培訓、背景提升活動、留學顧問機構等各種額外費用。這些費用根據學生具體情況,豐儉由人。
👉說完K12階段費用,再盤點本科教育。
在本冊《擇校指南》裡,我們詳細分析了主流國家英美,及加拿大、澳洲、德國留學目的地的優劣勢以及留學費用。
這裡摘取了《擇校指南》裡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亞洲等部分國家地區大學的學費情況,給大家做簡單參考。
👇左右滑動檢視詳情👇





對於要走國際路線的家庭,家長需要預留出一筆海外大學的支出,大學 3-4 年下來約為 100-300 萬不等。
不同國家的大學學費不同,既有4年300萬也扛不住的頂尖私立大學,也有一年學費只需要 1 萬多人民幣甚至免費的超級價效比之選。在本冊《擇校指南》中,我們也為家長做了盤點,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預算和孩子的需求,進行留學目的地和大學的選擇。

亮點三:
整合近5年最全資料,全方面對比研究
瞭解“爸爸真棒“的家長,肯定知道我們已經深耕國際化教育行業長達11年,作為頭部媒體平臺,每年我們都整理最新最全的升學及擇校資料。
走過擇校季的家長,肯定會知道部分學校並不會非常明確地把學校的招生計劃、報考要求、升學資料、學費、課程體系等資訊公佈在公眾號或者網站上,因此資訊的收集和綜合比對也常常是家長們在擇校時非常苦惱的一點。
在《擇校指南》裡,我們為大家整理彙總了擇校、升學資訊最全表格:
-
2021-2024年上海民辦中小學統招搖號錄取結果
-
上海民辦一貫制可直升學校名單(含直升錄取率)
-
2024上海國際高中藤校&TOP10錄取結果
-
上海16個區國際化學校學費列表
-
有辦學資質“上岸“國際高中名單
-
上海16個區可跨區招生/僅區內招生的民辦學校
-
上海民辦中小學接受“調劑志願“錄取結果
-
上海市高中國際課程和中外合作辦學學校招生計劃
以上家長關心的資訊,我們全部彙總放在《擇校指南》,以方便大家隨時查閱。



在資料之外,我們也在《擇校指南》裡總結了11個熱門搖號問題。比如大家最關心的:沒搖上自己心儀民辦校,統籌會被分去哪些公辦學校?
在《擇校指南》裡,明確地給出了家長們具體建議:
統籌邏輯到底是什麼?
有一個大致的原則,比如說人戶一致的,有產權房的,你在這地方待的時間久的,孩子落戶在這個地方時間久,那麼被統籌的排位就靠前。
但是已經進入“統籌輪”了,其難度就在於到底被統籌到哪個目的地學校,這個原則各個區不一樣,浦東新區、閔行區肯定是最難的,因為外來人口非常多,適齡兒童數量也非常多, 對於學校學位的需求也非常高。
在這種情況下,適齡兒童的分佈密度不均勻,有的地方能 2024 年這邊密度高一點,明年是另外一個區域密度高一點,所以最終他能夠進入統籌輪的那些公立學校到底是哪些,每年都不一樣。
-
第一,耳熟能詳的那些名校,這些學校第一輪可能都不見得能夠滿足,所以統籌到這樣的學 校可能性就比較小。
-
第二,俗稱的“菜小 / 中”,成為統籌輪的目的地的機率相對較大。
-
第三,也有可能被統籌進不錯的學校,比如開學年沒幾年新的學校,人口還在匯入的過程, 說不定也是很好的一個學校。建議一定要電話所在區教育局進行諮詢。(《擇校手冊》內還包含人戶分離、寄宿走讀搖號、學區房等經典搖號Q&A。)
我們的資訊也在每年更新,不但書裡展示了現有表格,還可以根據提示獲取更多資訊檢視最新進展:

如果《擇校指南》依舊無法解答你的疑惑,我們也有專門老師為您一對一答疑。
本冊《擇校指南》一共分為五個章節,從國、內外國際教育宏觀趨勢解讀到正處於小學、初中、高中不同升學階段的家庭微觀擇校層面,透過詳細的資料、直觀的圖表,層層細化、深入剖析各類擇校升學問題,並給出針對性的建議。

3月31日前購買
限時優惠價99元/本!
👇點選下方連結瞭解及購買👇

👆掃描二維碼報名活動👆
即可免費領取擇校指南

點贊&在看,及時收到推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