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深家長悟了!花300多萬卷教育,不如給孩子規劃一輩子“底薪”!

作者 | 雅寧
假如現在有300萬的預算,你會選擇花在孩子教育上?還是直接留給孩子做生活補貼?
這個問題下面的一則回答獲得了高贊:
其實我覺得沒必要雞娃了,現在國內985,211的畢業生都特別多,但是就業環境簡直不要太差,家長花幾百萬買學區房拼命卷娃,以為娃上了985,211就是成才了,結果娃畢業了工資五六千,幹到35歲就被中國資本家裁員,失業,年齡到了40多實在沒公司要了就跑去送外賣,開滴滴,那還折騰幹嘛,乾脆把錢給娃留著讓他將來少吃點苦。
這幾年,隨著學歷貶值,消費降級,越來越多朋友開始重新考慮教育投入的價效比。
這背後,其實是時代和機遇變了,父輩一代和下一代的代際發展出現停滯或者倒退。 
過去30多年,中國內地經濟快速發展,外貿紅利,房地產紅利,牛市紅利,教培紅利,網際網路紅利,各種行業一片紅火。
可轉眼間,房地產冰封,教培一夜入冬,網際網路強調減本增效,人工智慧出現就業替代,普通人的就業空間被壓榨。當紅利散盡,增長放緩,電梯裡擠滿的,是兩代人無處安放的焦慮
前幾年還有人掙扎著考研究生,讀博士,來短暫“逃避”緊張的就業市場;
到了今年,高校掀起了一股“讀本科不如上專科”的風潮,大學生紛紛扎堆能保證就業的專科院校。
為什麼選擇專科,因為像民航、警官、電力等行業的專科學校,就業率碾壓一般本科。畢業只要考試透過就大機率入編,畢業後直接進央企工作,這就業方向比在招聘會上大海撈針清晰多了。
還有網友特意算了一筆賬,假設你的孩子畢業後每個月拿著6000塊的工資,不吃不喝也要41年才能有300萬收入。
說白了就是,假如有300萬存款,與其花在孩子的學習上,將來送他出國,還不如留著給他買個房,或者以後補貼他的生活。
事實上,這兩年我們也接到過不少客戶諮詢,擔心孩子未來的就業,想要給孩子提前規劃現金流的。以前還有比較多來給孩子規劃教育金的,這兩年比較少聽到了,更多是希望給孩子規劃一筆現金流。
其中一位客戶讓我印象深刻,她的孩子選的是藝術類專業,客戶覺得孩子要是未來當個畫家,收入和就業會很不穩定,尤其是現在人工智慧興起,AI製圖已經讓不少插圖師、廣告行業的人失業了,所以她想提前給孩子做規劃,希望未來可以給孩子一些生活補貼。
我們給出的方案建議如下:
17歲男孩,50萬美元總保費,年交10萬美元,分5年繳費。
從交完總保費的下一年(保單第6年)就開始領錢,每年領3萬美元(約21.5萬元),月領約1.8萬元人民幣
到孩子41週歲這年,領了20年的“底薪”,累計領取60萬美元,此時保單裡預期還有約75萬美元
到孩子51週歲時,累計領了30年的“底薪”,累計領取90萬美元,此時保單裡預期還有約106萬美元
按照客戶的想法,這份保單就相當於給孩子發一輩子的“底薪”了,用來做租房補貼也好,生活補貼也好,哪怕孩子一時半會找不到工作,手裡有份“底薪”,也可以讓自己有個不那麼焦慮的過渡期。
到60歲以後,孩子也到了準備退休的年紀,這份保單的錢可以作為孩子的退休金補貼。
對港險感興趣的朋友,歡迎掃碼諮詢
總的來說,用香港保險來規劃孩子未來的現金流,有4個優勢:
1、相對高的收益,6.5%的預期利益(複利)。
長期持有的前提下,香港分紅儲蓄險能實現6.5%的預期利益。
50萬美元總保費,年交10萬美元,分5年繳費。
到第20年時,保單裡預期有135.7萬美元
此時預期IRR為5.69%,折算成單利為9.53%
到第30年時,保單裡預期有292萬美元
此時預期IRR為6.5%,折算成單利為17.34%
2、需要用的時候,隨時可以靈活提取。
有朋友擔心,一大筆錢放進保單之後,需要用錢時沒辦法應急。
事實上,香港保單裡面的錢使用起來也非常靈活。預期在交完保費的下一年(預期保單第6年),隨時可以從保單裡取錢,既可以用來給自己規劃現金流,也可以應對不時之需。
3、孩子自己支配的“底薪”,別人分不走。
如果是給孩子留房產,婚前的房子,婚後要是想換房子,只要原來的房子賣了,這時孩子的個人財產又變成了夫妻共同財產。
如果是保單裡的錢,孩子可以每年領錢,但保單本身的所有權還在父母手上。萬一將來孩子的婚姻發生變故,保單是不會被分割的。
4、細水長流的收入,保證孩子的生活質量。
如果一次性給到孩子一大筆錢,怕他們揮霍或亂投資,還可能被壞人惦記。
香港保單按照【每月發放】的方式,把錢給到孩子,可以保障Ta一輩子都有細水長流的收入,確保生活的品質過得去。這樣一來,無論孩子遇到什麼情況,都能有一個保底的下限。
想要進一步諮詢香港保險的朋友,可以掃碼加好友,具體溝通。另外,我們準備了一份《香港保險實用手冊》,歡迎免費領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