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今年最火的國產電影是哪部?
儘管今年還剩下9個多月,80%的時間,後面會出什麼電影都不清楚,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問題已經沒什麼懸念了。
今年最火的國產電影,一定是《哪吒2》。如今,電影票房已經超過150億,闖入影史前5,創造了數不清的記錄。
而只要你去看了《哪吒2》,大概會對這條影片有印象:
沒錯,這是蒙牛和《哪吒2》合作的貼片廣告,在電影開始前播放。和觀眾那種緊張、期待的心情,奇妙地產生了共鳴。
最終,在《哪吒2》成為現象級電影的同時,這次合作也成為了現象級營銷案例。微博品牌影片獲得超5.8億次觀看,抖音話題曝光量超過50億。
3月15號,也就是上週六,蒙牛CMO趙興繼在混沌學園做了一場公開分享。有超過50萬人觀看這場直播,直接破了混沌學園直播的歷史記錄!
作為這次營銷活動的總操盤手,他對蒙牛與《哪吒2》合作的方方面面,做了畫素級的覆盤與拆解。
營銷理論常見,而優秀的營銷案例不常見。今天,我迫不及待地想把趙興繼的分享總結給你,希望,也能對你有所啟發。
轉載自 | 劉潤

互相信任、提早佈局
這次合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前面那條貼片廣告。但趙興繼卻說,如果要他總結,蒙牛這次做的最正確的事情是什麼?那可能就是一個字:
早。
早佈局、早準備、早官宣。
到底有多早?趙興繼說,絕大部分品牌,都是在大年初一電影上映當天,甚至是上映之後,才官宣合作。
這非常可以理解,畢竟距離《哪吒》第一部上映已經過了5年時間。很多人都有擔憂,假如大家已經忘了哪吒是誰,營銷重點豈不打偏了?
然而,蒙牛做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戰略決策:他們在12月13日,離電影上映還有整整一個半月時,就官宣了合作,成為《哪吒2》首個合作品牌。

趙興繼說,等到電影上映的那一波,雖然流量大,但眾多品牌也會一齊官宣。同時,那時正值最熱鬧的春節假期,對觀眾注意力的爭奪,簡直是刺刀見紅。勝出的難度難以想象。
而早官宣,佔據首個身份的好處實在太大了。電影上映前這一個半月的時間,幾乎就是蒙牛獨佔的宣傳期。
然而,另一個問題來了,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卻很難。為什麼蒙牛能做到這麼早?
趙興繼總結出了兩句話:信任深、反應快。
先說信任深。
趙興繼說,他們和《哪吒2》的製作方光線傳媒相識已久。早在2019年,雙方就合作了另一部動畫電影大製作《姜子牙》的營銷傳播。蒙牛對光線傳媒,以及餃子導演的專業能力,有著充分的信任。
而更重要的是反應快。趙興繼說,當去年年底,光線傳媒聯絡蒙牛,告知電影將定檔大年初一,諮詢合作意向時。猜猜看蒙牛從收到合作邀約,到敲定合作,花了多長時間?
2天。

蒙牛第一天收到邀約,第二天就擬出了一版合作方案,帶著方案去找光線傳媒以及餃子導演討論,說蒙牛大致想這麼合作,你們覺得可不可行?
要知道,蒙牛是一家年營收近千億的大型上市公司。和這類公司打過交道的讀者一定明白,公關、市場、法務,不知道多少部門要走,不知道多少領導需要簽字稽核。光是合同蓋個章,可能都要幾個禮拜。
不僅合作敲定的快,對於片方和導演的專業意見和習慣,蒙牛更是給予了充分的尊重。趙興繼說,這次合作中,大火的好幾條廣告片,都是由餃子導演親自操刀策劃的。
為什麼能獲得這樣的資源?就是蒙牛這份快速決策、充分尊重的誠意和信任,打動了餃子導演。
同時,蒙牛的幾條廣告片都保持著極高的水準,也是因為提早反應,給團隊留出了充足的時間製作、打磨、不著急、不趕工。
趙興繼說,這就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要點:如今很多大公司在尋求合作時,還帶有著強烈的“甲方思維”,這千萬要不得。
什麼叫“甲方思維”?就是我贊助你,我是甲方,應該你出方案,我端著架子稽核。
然而,時代變了,在好的作品、好的IP面前,品牌方要求賢若渴,雙方是平等的合作關係,不要擺甲方架子。
這就是這次營銷活動中,蒙牛做對的第一件事:互相信任、提早佈局。
掃描海報二維碼,到混沌app 觀看完整版


高頻投放、以小撬大
前面提到,雖然電影的上映是大年初一,但營銷活動可不能等初一再開始做,到時候電影一爆炸,不知道多少人排隊等著上熱搜,根本輪不到你。
而蒙牛透過提早佈局,爭取到了一個半月的視窗期。但問題也隨之而來,這一個半月時間,該如何利用?
趙興繼說,這涉及到一個非常關鍵的使用者洞察:你能否深刻地理解,這段時間裡,你的主要使用者究竟在哪裡?
農曆的最後一個月,大家都在哪裡?
都在寫字樓裡。
大家都在密集地處理一年最後的工作,為回家過個好年做準備。
於是,蒙牛在分眾傳媒電梯廣告,密集投放了洗腦短影片。
那段時間,大量的寫字樓電梯內,都是蒙牛×哪吒的海報與影片,說不定你也看到過。

這樣海量的投放,只有一個目的,讓大小白領們留下這樣一個印象:大年初一,哪吒上映,記得去看!
而且,對白領人群進行密集投放,可以起到“以小撬大”的作用。想想看,作為一部春節檔的閤家歡電影,最主要的受眾,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團聚。
而老人家經常會嫌電影票貴,或者出門看電影麻煩。他們怎麼樣才會走進電影院?當然是被過年回家的孩子招呼著一起去。
因此,給白領留下深刻印象,當他們回家過年,就會帶著全家老小一起去看。成倍擴大了廣告覆蓋的人群基數。
這就是這次營銷活動中,蒙牛做對的第二件事:高頻投放、以小撬大。
掃描海報二維碼,到混沌app 觀看完整版


創意策劃,承接流量
前面做了那麼多的鋪墊,終於,大年初一,電影上映。是成是敗,就看這一哆嗦了。
然而,電影上映,品牌的工作不是結束了,而是剛剛開始。如何接住流量,這是最關鍵,也是最難的一步。
趙興繼說,很多人問過他一個問題:怎麼在上映前就判斷《哪吒2》會爆火?
但其實,整個團隊毫不意外《哪吒2》會火。要說意外,只是略微有些意外它會如此現象級爆火。
有此前第一部的積澱,再加上提前對電影的瞭解,大家普遍認為,《哪吒2》的票房到50億沒有太大問題。即便如此,這也已經是中國影視前5名的好成績了。而最後竟然跑出了超過150億,這才是小小的意外。
因此,趙興繼說,他從不擔心電影有沒有可能不火,他只會擔心一件事:電影火了以後,品牌能不能接得住?
這是什麼意思?
趙興繼接著說,做電影IP營銷,最慘的真不是電影沒火。而是電影火了,品牌為火熱的電影付了不少錢,卻和自己的品牌沒半毛錢關係。
也就是說,所有人都在討論電影,都在討論哪吒多可愛,敖丙多帥,卻沒人討論蒙牛。
這潑天的富貴,完全沒有轉化成品牌的流量。
就拿這部電影來說吧,到目前,《哪吒2》已經和超過20家品牌有了合作,然而想想看,你能說出來其中的幾個?
而為了接住這波潑天的流量,蒙牛精心準備了一套“組合拳”。
比如,在此之前,蒙牛已經簽下了好幾位代言人,張若昀、楊紫、檀健次、龔俊等。
和一般品牌單發一張大頭海報不同、拍一段宣傳口播,他們精心策劃做了這樣一條創意,官宣哪吒成為代言人。
怎麼樣?真的是創意十足。
趙興繼說,很多大品牌都有多位代言人,但實際運營過程中,代言人之間彷彿是“割裂”的。
可對於品牌來說,既然錢都已經花出去了,為什麼不將資源拉通,讓投資獲得最大化收益呢?
然後,就是電影上映時,大家看到的那條最著名的貼片廣告。
趙興繼說,策劃這條廣告片時,他們只有一個目標:確保每一個走出影院的人,不僅記得哪吒,還能記住蒙牛。
基於這種心態,團隊創意性地選擇了“等待開幕”的背景,和等待觀影的觀眾心態完美契合。幾乎所有人看到這條廣告,都會相視一笑。
因此,儘管這個資源位並不便宜,但還是一定要投,因為貼片資源位+精心策劃的廣告,才可以真正將電影的流量落地為品牌的流量。
果然,這條貼片廣告直接爆火,在熱搜上高居不下,連續重新整理蒙牛品牌內的歷史記錄。資料甚至超過了此前的世界盃、奧運會等全球性賽事。

在分享中,趙興繼有一句話,真是一針見血:
電影火不火,看的是餃子的功力。但火了以後流量能不能給到品牌,那就是品牌的功力了。
品牌要做的不是預測風口,而是在風來時,準備好翅膀。
說得真好。
這就是這次營銷活動中,蒙牛做對的第三件事:創意策劃,承接流量。
掃描海報二維碼,到混沌app 觀看完整版


快速行動、尊重專業
電影上映後,不僅如大家預期的爆火,甚至遠遠超越預期,成為歷史級別的爆火。
這時候,品牌該做什麼?在公司內部開慶功宴,準備發獎金嗎?
不不不,還是那句話,不能以為電影上映了,工作就結束了。在每一個環節,都有事情可以做。
比如,在《哪吒2》票房屢創新高的過程中,每突破10億大關,蒙牛都會發布一張精心設計的慶功海報,不斷夯實官方合作伙伴的身份,將電影與品牌強繫結。

而在電影票房直破百億,超越所有人的預料後,蒙牛又立刻反應,組織了一波“百億補貼”,接住持續走高的討論熱度。
最終,這波補貼的核心產品在1個小時內售空,平臺銷售環比提升了20%。

趙興繼說,這一整套組合拳下來,讓蒙牛真正抓住了《哪吒2》這部現象級電影的機會,將電影的流量,沉澱為了品牌的資產。
在分享裡,趙興繼還有一個洞察,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他說:很多品牌方,熱衷於去判斷電影會不會火,總想著押寶一個大家都不看好的小眾電影,求一個爆火,用小成本博一個大收益。
然而他覺得,這種思路很有問題。
想想看,在電影行業,上映前抱著極高期望,但最終票房撲街的例子實在屢見不鮮。
連電影業內的專業人士,都很難判斷電影會不會火。你一個“賣牛奶的”,為什麼會覺得能比專業人士判斷更準?
因此,趙興繼說,不要去“僭越”專業人士的領域,不要去刮彩票。而是要投大機率會火的優秀作品。
那,品牌的能力體現在哪裡?趙興繼說,就體現在如果電影爆火,你有沒有本身把電影的流量,沉澱為品牌的資產。這才是品牌方真正要去打磨的地方。
可以預見,幾年以後,當《哪吒3》上映時,哪怕蒙牛不再參與合作,大家依舊會想起《哪吒2》時蒙牛的優秀案例。
你看,這就叫品牌資產。一次存錢,無限取出。
這就是這次營銷活動中,蒙牛做對的第四件事:快速行動、尊重專業。

緊扣價值、長期堅持
在分享最後,趙興繼說,如果對這次合作做一個總結,有一個關鍵的要點,千萬不能忽略。
表面上看,蒙牛做了一系列活動,拿下了贊助、做了海報、拍了廣告片、砸了投放。但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表象。
如果你直接去學這些表象,很可能學的一頭霧水。
這一切行動的背後,有一個真正的核心:雙方在核心價值方面的契合。
我們都知道,蒙牛的核心價值叫“要強”。而哪吒的核心價值叫“我命由我不由天”,憤然反抗命運的不公。
這兩者之間的契合度,簡直天造地設。
而這些年來,蒙牛在“要強”的品牌核心價值上,已經進行了多年的投入,由海量預算建立起了深厚的壁壘。因此蒙牛與合作的一系列廣告片,不會有任何的違和感。
趙興繼說,我再給你看一個例子,這是蒙牛旗下的兒童奶粉品牌瑞哺恩的一條廣告片,同樣由餃子導演親自操刀。
你看,這條廣告緊緊抓住了產品幫助寶寶“長肉”的賣點,和哪吒重塑肉身的電影劇情,以及“要強”的品牌核心,簡直是完美融合。
在這條廣告的推動下, 瑞哺恩奶粉的同期銷量實現了翻倍的增長。
趙興繼說,很多品牌沒有明確的品牌資產,或者資產三天兩頭就換,這兩天誰的流量高就去蹭一下。
他覺得這種思路短期或許可以,可一旦時間拉長,就會暴露問題。
原因很簡單,核心契合,最終的效果就是“1+1大於2”。而單純的請代言人,那就只是花錢買流量。
很多品牌花錢請代言人,卻非常疲憊,明明是甲方,卻像是花錢請了個祖宗。根源就在於此。
這就是這次營銷活動中,蒙牛做對的第五件事:緊扣價值、長期堅持。
掃描海報二維碼,到混沌app 觀看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