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全球市場風起雲湧,貿易政策儼然成為風暴中心,觸發了市場的劇烈波動。權益資產大幅下挫的同時,傳統的避險資產美債和美元也不避險了,接連大跌。
週一(4月14日),美元指數亞洲時段進一步出現下挫;ICE美元指數日內最低一度下探至99.34,延續了上週以來的下跌態勢;彭博美元指數也一度下跌0.4%,逼近去年10月以來的新低。截至14日收盤,美元指數4月已累跌4.31%,今年累跌超8%。週二(15日)亞洲早盤,美元匯率總體穩定,但仍逼近上週觸及的多個關鍵低點。
主要貨幣對美元多數上漲,瑞郎和日元明顯受益於其避險屬性。上週,瑞郎漲至2015年以來高點,周內大幅收漲5.3%;日元同樣大漲2.3%。
不少分析人士表示,特朗普政府的所謂“對等關稅”,正在削弱投資者對美元作為全球金融體系基石的信心。德勤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客座教授許思濤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指出,“關稅將迫使其他國家重新建立一個不同的貿易體系,這將間接削弱美元作為最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
國泰海通證券則認為,目前不是美元的流動性危機,而是美元的信用危機。在美國經濟前景悲觀的情況下,美債收益率不但沒有下行、反而大幅上行,而美元匯率反而還貶值,美元的對手——黃金、其它國際貨幣的價格大幅上漲,這是美元的信用風險上升導致的,即全球對美元的信任程度下降,開始尋找替代的國際貨幣。
在美債和美元近期大幅波動的背景下,日本一家百年銀行——農林中央金庫(Norinchukin Bank)因彌補之前損失,提前拋售了大量歐美政府債券,成功躲過了這場由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的市場劇烈動盪!
據財聯社報道,農林中央金庫新任CEO北林太郎(Taro Kitabayashi)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該行已在3月底前完成了對美國國債的拋售。截至去年12月底,該行累計拋售了價值12.8萬億日元的美國和歐洲政府債券。北林太郎補充道,目前沒有進行大規模主權債買賣的計劃。北林太郎上任的首要任務就是降低該行對包括美債在內的主權債的過度依賴。他指出,更多元的投資組合將有助於緩解當前市場劇烈波動所帶來的風險。
據瞭解,農林中央金庫成立於1923年,是日本最大的機構投資者之一,主要服務於日本的農業、漁業和林業合作社,管理著3000億美元的資產。

避險資產大洗牌!
美元跌跌不休,瑞郎、日元成新寵
由於美國新一屆政府採取的關稅措施加劇美國與貿易伙伴緊張關係並損害美國經濟增長前景,衡量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今年以來大幅震盪走低,截至4月14日收盤,美元指數從1月13日盤中高點110.18點跌至99.7點,累計跌幅達9.51%。此外,截至4月14日收盤,美元指數本月已累跌4.31%,創2022年11月以來最大的單月跌幅。

年初至4月14日,美元指數、主要貨幣以及美元計價黃金漲跌情況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上週五(4月11日),歐元對美元匯率升至2022年2月以來最高水平,美元對瑞士法郎跌至2015年年初以來低位,美元對日元匯率則降至去年9月以來低位。美元指數當天盤中一度跌至99.00點,是2022年年初以來新低,也是2023年7月以來首次跌破100點。

瑞郎兌美元年內已累計升值超10% 圖片來源:TradingView
瑞郎和日元明顯受益於其避險屬性。上週,瑞郎大幅收漲5.3%;日元同樣大漲2.3%。
年初至4月14日收盤,美元指數已累計跌8.09%,目前跌勢仍在延續。而美元上一次在一年內累計下挫超過8%還是在2017年,當時歐洲經濟超預期復甦與歐央行政策轉向成為核心推力,疊加“特朗普1.0”政策紅利落空,美元從“避險王者”淪為“利差輸家”,年內累計跌幅超過10%。回顧本世紀以來的美元走勢,2017年之外,只有2007年、2006年、2003年和2002年的跌幅比今年的跌幅大。

本世紀以來美元指數年度跌超8%的年份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據新華社,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宮簽署兩項關於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佈美國對貿易伙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並對某些貿易伙伴徵收更高關稅。這直接導致過去近兩週時間以來美元指數加速下行。
投資銀行傑富瑞集團全球外匯業務負責人布拉德•貝克特爾表示,美元走弱一方面緣於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的機率增大,另一方面受到避險資產從美元轉向日元和瑞士法郎等因素影響。外國投資者普遍在進行多元化配置。

美債拋售背後:
美元正面臨信用危機
4月8日,美國3年期國債拍賣結果出爐。作為衡量美國國內需求的指標,美國境內投資者獲配比例為6%出頭,是歷史最低紀錄之一。這顯示,作為過去市場增量的私人資本,在“股債匯三殺”的風險裡,推升了美債流動性危機,暴露了美元信用體系的結構性脆弱。
毫無疑問,美元近來的持續下滑是頗為不同尋常的——以往全球金融壓力通常會使美元走強,因為投資者會搶購美元資產,如被視為避風港的美國國債。但在上週,美元和美債卻同時遭遇了大舉拋售。
美債遭遇史詩級拋售後的美國政府表態,突出了當前政策的不確定性,這對美元信用是一個沉重打擊,市場也勢必重新對美元信用計價。甚至有市場觀點認為,繼1971年美元與黃金脫鉤以來的歷史轉折點或在不遠的將來。
嘉信理財首席利率策略師Kathy Jones在一篇文章中表示,美國國債和美元的雙雙下跌,“表明國內外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前景感到擔憂”。
德勤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客座教授許思濤向每經記者指出,“關稅將迫使其他國家重新建立一個不同的貿易體系,這將間接削弱美元作為最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
國泰海通證券認為,目前不是美元的流動性危機,而是美元的信用危機。在美國經濟前景悲觀的情況下,美債收益率不但沒有下行、反而大幅上行,而美元匯率反而還貶值,美元的對手——黃金、其它國際貨幣的價格大幅上漲,這是美元的信用風險上升導致的,即全球對美元的信任程度下降,開始尋找替代的國際貨幣。
浙商證券則指出,近年來美元霸權已經持續面臨挑戰與衝擊。包括:(1)各國數字貨幣的實踐,加速去美元化程序;(2)美國多輪量化寬鬆推動高額財政赤字,導致出現美國政府信用危機;(3)全球央行增持黃金儲備,美國黃金儲備下降;(4)俄烏衝突引發俄羅斯、沙特等國家均推出非美貨幣結算機制。”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華爾街大行:美元或進一步走弱
展望美元未來走勢,中信證券表示,特朗普宣佈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後,或是出於對未來美國基本面的擔憂,美元指數不漲反跌。考慮到對個別國家和地區單獨加徵關稅落地前仍是談判視窗期,預計美元指數或波動加劇。中期維度下,美元指數的交易邏輯或仍在於美國與歐日等非美經濟體在貨幣政策以及基本面表現的差異,單純的貿易逆差收窄甚至轉為順差並不能支撐美元走強。
彭博社報道中稱,近80%的受訪者在一項調查中都預測美元在未來一個月還將進一步走弱,比例創2022年該調查開始以來新高。此外,彭博美元指數的三個月風險逆轉指標——即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之間的價差,已跌至了2020年3月全球疫情最嚴重時期以來的新低。上週,該指標五年來首次跌破零,表明受益於美元走弱的看跌期權的需求大於受益於美元走強的看漲期權的需求。
持倉資料也顯示,包括對沖基金和資產管理公司在內的一批投機性交易員正轉而做空美元,目前已創下自去年10月以來做空美元的規模之最。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資料顯示,截至4月8日當週,他們透過這些押注持有約43億美元的美元空頭頭寸。
華爾街大行的策略師認為,隨著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實施對經濟和市場產生影響,美元有可能進一步走弱。
摩根大通分析師建議投資者繼續看空美元,尤其是美元兌日元和歐元,因為美國經濟仍有很大可能陷入衰退。
瑞穗銀行預計,根據2017至2018年的情況以及疫情期間的情況來看,美元在貿易加權基礎上可能還會再下跌5%,然後才會反彈。
記者|蔡鼎
編輯|||程鵬 高涵 杜恆峰
校對|孫志成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資料圖)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映象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後臺申請並獲得授權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