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期搞了一件令全球資本市場頭疼的大事。
12月19日,美聯儲官宣降息25個基點,美國最新的基準利率為4.25%~4.50%,這個官宣是預期內的事情,但是全球資本市場對此的表現卻令人大跌眼鏡。
美股大跌。
美國納斯達克從22000點,一路下跌逼近21000點,整整跌了近1000點。納斯達克盤中振幅超過4%,最終下跌3.76%。
跌幅巨大!納指、道指、標普等美股至今尚未收復當日跌幅的一半。
美債大跌。
美國10年期國債主力合約,價格從109.81下跌至108.89,盤中振幅差不多有1個百分點,最終跌幅0.84%。美國越降息,美債越下跌,這和東方大國行情完全相反。
走勢十分慘烈!這一波跌幅基本把今年來的漲幅全部抹平。
黃金大跌。
美國紐交所黃金在降息當天價格也出現大幅調整,從2663點下跌到了2599點,足足的一個光頭大陰線。跌幅2.4%。
比特幣大跌。
比特幣這一波行情趁著“特朗普交易”不斷走強,價格最高逼近11萬美元/枚,10枚比特幣輕鬆買下上海一套房。
有沒有泡沫?不知道。但是,市場顯然出現了巨大的分歧。
比特幣價格的高點就是在12月18日前後,之後價格一路暴跌加陰跌,跌破10萬美元的強支撐整數關口,最新價格為9.5萬美元左右。
比特幣歷史最高點的日子,正是2025年美聯儲最後一次降息的日子。
還有很多很多。。。。。。
一夜之間,全球市場出現重大變局。

資料來源:wind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預期變了。
美國可能在2025年放緩降息,繼續維持高利率環境。換一句話說,美國可能繼續以“高息”吸引全球資金流向美國,造成世界資本市場的美元荒。
這並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美國現在債務已經突破36萬億美元的極限,人均負債超10萬美元。並且,債務已經遠超美國GDP規模,越滾越大,如果放任繼續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資料來源:wind
舉個例子。
美國2024財年每月的利息支出都已經達到了760億美元,年利息支出為8817億美元,已經和國防支出不相上下。
然而,美國2025財年的利息支出可能會進一步擴大,預估年利息支出將高達1.4萬億美元,增幅高達55%。美國利息支出將會徹底成為美國最大的財政支出,遠超國防、教育、基建等等。
邏輯不復雜。(見上圖)
美國高利率環境,使得美國不斷將到期低息債務(疫情期間及以前),置換成了當下的高息債務。
高息債務置換低息債務,這就是在刀山火海之中走鋼絲。
世界的巨震也許才剛剛開始。。。。。。
聊完了宏大敘事,接下來聊點兒實際的,我們該怎麼辦?
我個人認為,世界走到今天這一步,就是考驗一個人是否真的理解金融本質的時候。
說白了就是兩字,“信用”。
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認為:“在特殊緊急情況下借款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在另一方面,顯而易見的是,為了能夠以良好的條件借款,國家必須建立良好的信用。”
這意思就是,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所以,我想表達的是,世界越是複雜多變的時候,債券的確定性就會越高,特別是大國的債券確定性就更有保障。
因為,信用。
分別聊下美債、國債。
先說美債。
美聯儲12月降息25基點,至4.25%~4.50%。隨後,美債市場出現了調整,特別是長債出現了劇烈的下跌,算得上是一次壓力的徹底釋放。
怎麼解釋呢?
就是這次調整之前,美債長期的收益率是低於短期的收益率,呈現出一種不正常的“倒掛”現象。比如今年10月份時,10年期美債收益率約為4.0%,而3月期的美債收益率為4.7%左右,長期債券的收益率居然低於短期債券的收益率。
這種現象每次出現都往往預示著經濟的大波動,比如70年代中期,90年代末期等。(見下圖)

資料來源:wind
所以,當這種不正常的壓力釋放以後,長期收益率就會慢慢大於短期收益率,比如現在10年期美債收益率為4.6%,而3個月的收益率為4.35%。
美債也就完成了驚險的一跳,從“倒掛”轉為“正掛”。
結果就是,美債的各期限價格將會走向正常,即同漲同跌。
再換句話說就是,美國以後的每一次降息,美債各期限的價格都應該會出現上漲行情!
聊下我自己的思考。
1、確定性最高的肯定是短期限的美債。
比方說你看到這次美國降息,美債大跌,但是很多短久期的美債都表現不錯,正常上漲,因為利率下跌,價格上漲嘛。
包括巴菲特持有的美債中絕大部分也都是短債。
2、彈性較大的肯定是長久期的美債。
正掛之後,假設以後每一次降息,長短債都下調25bp,但是由於長債的久期更長,自帶槓桿,上漲幅度也會更大。
退一萬步說,長債不漲,每年4.5%左右的利息,持有16年也會有100%的利潤。
還有什麼理由可擔心呢。
簡單地說,就是我認為現在的美債行情就是2021年開始國債行情,一切才剛剛開始。

再來簡單說下國債。
國債其實很好理解,就是非常經典的教科書,降息,然後債券價格上漲。
我們從2021年前後開始這一輪的降息週期,持續至今,並將延續至將來,所以國債走出了一波轟轟烈烈的牛市行情。
就比如國慶節後持有國債70多天,收益率已經達到了4.81%。(見上圖)
這就是簡單的常識,就是對全球重大變局的一次積極應對。
總結一下。
風險本身並不可怕,本質也是對財富的一次重新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