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週報55》:央行為何暫停公開市場買入國債?4.77%的國債收益率意味著什麼?

資料週報55(2025年1月6日-11日)
1.2024年出生人口會有多少?
2.央行為何暫停公開市場買入國債?
3.4.77%的國債收益率意味著什麼?
4.央行為何在香港發行最大一筆央票?
5.美元在全球市場中的地位有多強?
6.強美元時代,全球貨幣均出現貶值
7.地方債發行期限顯著拉長
8.標普消費為代表的場內EFT值得買嗎?
正文
1.2024年出生人口會有多少?
2025年伊始,會員群中便有社友紛紛詢問起2024年的出生人口資料。回首過去短短七年,中國出生人口從2016年的1786萬一路跌至2023年的902萬,跌幅接近50%。這讓人口成為最受國人關注的資料之一。
按照以往慣例,2024年的官方出生人口資料預計將於下週五在國民經濟執行情況新聞釋出會上揭曉。
這期資料週報也簡單預測一下,一般來說,新生人口的誕生往往會在結婚後的2 – 3年。如果根據往年的結婚對數來測算,可以發現2023年婚姻登記對數較2022年有小幅上揚,這或許是一個微妙的訊號。由此推測,2024年出生人口的下降速度或將有所放緩,甚至在最樂觀的情況下,有望迎來微幅反彈。
綜合各種因素考量,預計2024年出生人口將處於870萬至910萬這一區間。
2.央行為何暫停公開市場買入國債?
自2023年11月起,中國各期限國債收益率加速下跌,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跌破1.6%。
在這一背景下,本週五央行釋出公告。鑑於近期政府債券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持續,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25年1月起暫停公開市場國債買入操作,後續將依據國債市場的供求狀況,擇機恢復相關操作 。
受央行暫停買入舉措的影響,當天國債期貨市場遭受衝擊,全面下跌。其中,30年期主力合約跳空低開,跌幅一度超過1%,創下今年以來的新低。(需注意,國債價格下跌意味著國債收益率上漲。)
央行此次暫停購債,相當於做空國債,主要意圖是削減國債的需求。透過這一操作,避免市場形成單邊預期,防止國債收益率過快下跌。
但考慮到2025年央行大機率將加大購債力度,特別是對中期、長期以及超長期國債的購入。這一舉措預計將進一步推動國債收益率下降。
綜合宏觀經濟形勢、高債務與化債壓力以及老齡化問題這三大因素來看,債券市場的牛市行情有望延續,國債收益率下降將是長期趨勢,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跌破1.5%,甚至可能觸及1.3%。
這意味著2025年正加速進入低利率時代,大類資產收益率將繼續下降。
3.4.77%的國債收益率意味著什麼?
美國國債收益率近期再度上揚。
昨晚,受到強勁的經濟資料影響,美國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更是攀升至4.77%。
那麼,這4.77%的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倘若有人此刻購入美國10年期國債,並且不考慮在持有期間中途拋售,便能穩穩鎖定未來十年、每年4.77%收益(同期拍賣票息)。
預計,這已是本輪美債利率的頂部。因此,當前是配置美債的好機會。如果有相關諮詢需求的社友,請新增客服微信(zbs201812)預約。
4.人民銀行為何在香港發行最大一筆央票?
本週五,央行釋出公告,將於 1 月 15 日在香港發行 600 億元人民幣央行票據。
智本社資料中心的統計顯示,600 億元的單次發行規模創下了 2018 年以來央行單次發行的最高紀錄。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發行的票據完全是新增的,並非續發,這充分彰顯了央行穩定離岸人民幣匯率的堅定決心。
人民幣匯率定價機制與影響因素極其未來預判在《資料週報50》《資料週報34》等已經多次解釋。
本期週報,我們簡要解釋一下人民幣常見的三種價格:中間價、在岸價和離岸價。
中間價屬於官方價格,由央行…
……
剩餘週報內容(5組1500字)
掃碼看全文,儲存高畫質圖片

活動最後一天:讓利&提價,立省300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