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豪車,華為和小米誰說了算?

轉載自 | 字母榜
作者 | 於師兄

進入2025年,除了智駕話語權的爭奪戰之外,圍繞豪華車的定義權,各家車企也激發了另一場爭論。
華為的餘承東說:“尊界S800代表中國智慧汽車,成為超豪華車界新傳奇!”而小米的雷軍則說:“小米SU7 Ultra的設計初衷,就是打造屬於這個時代的新豪車。”
2月20日,在鴻蒙智行尊界技術釋出會上,餘承東釋出了多項“自主智慧”黑科技,並宣佈這些技術將在百萬級豪華旗艦轎車尊界S800上首發。他說:“邁巴赫S級是優秀的標杆,但我們比優秀更優秀。”
同時,餘承東提到尊界S800將於今年5月正式上市,上市即交付。此前公佈的預售價為100萬-150萬元。
一週之後的2月26日,小米也將召開小米SU7 Ultra的釋出會。作為一款高效能的轎跑車,預售價81.49萬元的小米SU7 Ultra量產版,最近一段時間也重新整理了國內不少的賽道,並一舉超越了保時捷創下的紀錄。
在高階化的路徑上,華為和小米的選擇截然不同:尊界S800透過智慧科技試圖重塑豪華行政體驗;小米SU7 Ultra以極致效能試圖顛覆傳統跑車市場。
但殊途同歸,華為和小米的最終目標,都奔著搶奪傳統外資豪華品牌的份額而去。

為了挑戰邁巴赫,華為把最好的技術都給了江淮。
相較於其他三界(賽力斯的問界、奇瑞的智界、北汽的享界),江淮的尊界S800首發了最新一代的“華為全家桶”——華為在六個維度的深度賦能,包括智慧駕駛、智慧座艙、智慧網聯、智慧電動、智慧車控、智慧全場景。
在今天的釋出會上,餘承東多次拿賓士的邁巴赫S級作為對比。但描述方式,有些類似雷軍談小米汽車和保時捷的對標。餘承東在現場說:“邁巴赫做得非常好,遠遠超過業界所有車輛的水平,但我們(尊界S800)比優秀者還優秀那麼一點。”
尊界S800的體驗創新,是這個時代所賦予的。傳統的豪華燃油車的電子電氣架構是分散式的,功能較為分散,所以舒適和尊貴的體驗是被動式的,當你有需求,車輛充分滿足你。但汽車智慧化之後,功能與功能之間能夠深度打通。華為希望將車與人的互動,變為主動式。在你需求還未產生的時候,像貼身管家和司機的角色來滿足你。
比如,華為途靈龍行平臺採用了全域融合架構,主動感知、中央控制、智慧推理、自主學習。直觀的例子,就是尊界演示的“凌波微步”,它透過融合感知,全天候、全路況地提前預測前方路面的坑窪,並且能夠更迅速地將執行訊號傳遞給懸架,實現毫秒級預調節。
包括邁巴赫在內的傳統豪華車,也能夠實現預瞄路況的能力,但受限於感測器和傳輸速度。像尊界S800的架構實現了車身控制、動力控制、懸架控制、轉向控制、制動控制、熱管理的六合一。這相當於讓車和人一樣,擁有了能快速思考的“超級大腦”。
除此之外,華為還帶來新一代的感測器佈置方案。尊界S800搭載了全向立體融合感知系統,包括了32個感測器,細分為4個雷射雷達、3個分散式毫米波、11個視覺、12個超聲波、2個角毫波。光是雷射雷達,就有2顆高精度固態雷射雷達,在硬體層面武裝到了牙齒。
這次釋出會,餘承東總共帶來了六項新技術:除了途靈龍行平臺之外,還有天使座主動安全防護系統,行業首個自主智慧安全防護系統;星河通訊,行業首個自主智慧車載通訊系統;華為全新車語系統,車與外界全新自主智慧溝通方式;鴻蒙ALPS座艙,行業首個自主智慧淨化座艙;華為巨鯨電池2.0,首個800V高壓增程6C電池包。
值得多說一句的是,尊界S800的華為巨鯨電池2.0。它是首個800V高壓增程6C電池包,電池電量能達到65kWh,在高精度電池溫控策略下,充電速度SOC 10%-80%只需要 10.5分鐘。
根據工信部最新申報資訊,尊界S800增程版本搭載1.5T發動機,最大功率提升至125kW,雙電機版本油耗為0.09L/100km,三電機版本油耗為0.25L/100km。三電機車型前電機最大功率160kW,兩臺後置電機最大功率均為273.5kW;雙電機版前/後電機最大功率分別為160/230kW。
不過,將各個維度的技術創新整合在一起,還不足以讓尊界S800和邁巴赫S坐在一張桌上。

百萬豪華車,背後是一個強大的品牌作為支撐。如果真的想要站穩百萬級市場,尊界S800需以技術顛覆性為矛、文化獨特性為盾,在品牌底蘊、使用者體驗、製造能力上形成閉環。
首先,品牌底蘊是豪華車的精髓,但華為和江淮的“年齡”加起來,也不到一百年曆史。所以,尊界S800巧妙地藉助“中式豪華”的理念,在底蘊方面填補了一部分空缺。
尊界提出了“天地人和”設計理念。“天”是四季更替星辰運轉的規律,從工業革命到資訊數字時代的更替;“地”是當下中國智慧汽車產業蓬勃向上發展的大環境;“人”是自身,自我挑戰精神以及時代先行者,突破自身的精神。
不過,尊界的品牌商標,並沒有將中式豪華貫徹到底。尊界“MAEXTRO”源自義大利語單詞MAESTRO,譯為:大師、指揮家。單詞中的“S”代表匯聚群星的力量,將“S”更迭成“X”,象徵對未知的不斷探索。所以,尊界更像是把中西方對豪華的理解融合在了一起。
在使用者體驗方面,華為鴻蒙智行也將最好的資源給到了尊界。
據瞭解,尊界授權門店的要求也高於鴻蒙智行其他品牌。經銷商想要獲得尊界的銷售權,門店面積要超過 8000 平方米。這對應的是S級門店,為鴻蒙智行使用者中心最高一級,要求展車位超過 12 個,交付車位超過 13 個。此外,尊界需要獨立劃分展區,銷售和交付人員也是尊界專屬,類似於賓士4S店內的邁巴赫展區。
江浙地區一家大型汽車經銷商的招聘資訊顯示,他們預備為一家獲得尊界授權的鴻蒙智行使用者中心配備 1 名銷售主管,3 名專屬銷售,另外前臺、主播、交付、售後、維修也均有尊界專屬人員。薪資方面,尊界專屬銷售年薪 25 萬元起,銷售主管年薪 30 萬元起。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製造方面,壓力都在江淮身上。
江汽集團董事長項興初曾說:“一切為了尊界,為了尊界的一切。”誠然,為了尊界品牌,江淮汽車投資 39.8 億元建造尊界超級工廠。去年 12 月 16 日,尊界超級工廠在安徽合肥正式落成,年設計產能 20 萬輛,包含品牌及使用者體驗服務中心,衝壓、車身、塗裝、總裝四大工藝車間等設施。
當然,尊界S800很難消化這20萬年產能。據字母榜(ID:wujicaijing)瞭解到,尊界還規劃了另外兩款車型,一款是SUV,另一款是MPV。在江汽集團的2025新年賀詞中曾提到,尊界的第二款車、第三款車全面啟動研發。這也不難看出,尊界想要全面對標賓士三款支柱車型,即S級轎車、GLS的SUV和V級商務車。

國產車企挑戰傳統豪華車,目前有三條路徑:
第一條,是行政豪華,挑戰目標主要是BBA(賓士寶馬奧迪)的D級轎車。
第二條,是效能豪華,挑戰目標主要是保時捷Taycan。
第三條,是越野豪華,挑戰目標主要是路虎攬勝和賓士大G。
華為的尊界,走的是第一條路,透過營造尊貴的體驗來搶奪BBA的高階使用者。小米走的是第二條路,透過極致效能和駕駛樂趣,來吸引對保時捷感興趣的目標使用者群體。仰望U8最早走的是越野豪華這條路線,用電動化技術來兼顧戶外越野和豪華的駕乘體驗。但仰望曾經的聲量,並沒有完全轉化為銷量。
從資料來看,2024年起售價在百萬以上的SUV,路虎攬勝仍是“大哥首選”,一年接近於2萬輛的銷量。其次就是賓士GLS,同樣也有年銷破萬的成績。仰望U8僅次於寶馬X7,好於賓士G級越野車。客觀來說,仰望U8確實突破了BBA壟斷百萬豪華SUV的格局。但熱度消散之後,仰望品牌能否持久守住市場地位,仍充滿變數。
行政豪華是相對擁擠的賽道。除了華為的尊界之外,蔚來的ET9也進入了到這一細分賽道,自研晶片、主動懸架這些配置並不輸尊界S800,更何況起售價比尊界低了20萬元。仰望的第三款車型U7,也將在今年進入行政豪華這一細分市場。另外還有紅旗金葵花國禮,在品牌號召力的加持下該車售價一度接近150萬元。
行政豪華難打的原因是,高階使用者往往是為體驗買單,尊貴的體驗又難以量化,引數上的領先難以直接轉化為市場上的領先。但如果能夠拿下這一市場,對於帶動主流車型的銷量將有著直接幫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賓士,邁巴赫S級是塔尖,往下走是S級、E級和C級。邁巴赫越是賣得好,對E級車的銷量就越有保證。
效能豪華是相對好突破的領域,因為它是拿圈速成績說話的。傳統燃油效能車和電動效能車比的都是加速、極速和圈速,標準是統一的。
自從去年小米SU7 Ultra原型車以6分46秒874的成績成為“紐北”全球最速四門車型之後,其高效能的標籤就受到了大批粉絲的認可。
然而,效能豪華這條路少有人堅持走,是因為它對於主流市場的銷量提升幫助較小。此前極氪001 FR也是主打極致效能,用高昂的成本堆砌出爆表的引數。主流市場的家用車型,對極致效能的需求小,反而是舒適、豪華、安全等方面的訴求被提到更高的優先順序。
話說回來,中國品牌在豪華車市場的崛起,已是大勢所趨。無論是華為和小米,還是比亞迪和蔚來,都有機會搶奪一部分的傳統外資豪華車的市場。但想要徹底掌控豪華車市場的話語權,中國品牌仍需更長時間的沉澱。
現在,還遠遠沒到國產車企開香檳的時候。
商務合作 | 加微信:JinjiaoB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