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界動了誰的蛋糕?鴻蒙智行500萬懸賞背後

2025.03.08
本文字數:3500,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

導讀產業升級總伴有“陣痛”,尊界受爭議恰是中國品牌重塑產業格局的起點
尊界S800技術釋出會後,網路輿論場突現異常波動。
3月2日,鴻蒙智行發言人表示,經查證和部分網友提供的線索顯示,鴻蒙智行品牌及尊界S800產品遭遇有組織、有預謀的惡意抹黑。目前,鴻蒙智行已聯合尊界法務充分調查取證,向公安機關及有關部門舉報,並繼續向網友徵集有關線索及證據,獎勵最高達500萬元。
汽車圈苦黑公關久矣
事情的起因是2月20日召開的鴻蒙智行尊界技術釋出會,華為向世界展示了這款車所搭載的六大智慧化技術。這些技術體現了中國汽車產業在高階化、智慧化領域的突破與探索,也是這款售價百萬級的豪華車的價值支撐。
就在釋出會後不久,一場有組織的聲譽圍獵行動悄然展開。社交平臺上突然大量活躍度低、疑似批次註冊的賬號,或在短時間內集中釋出高度雷同的評論,或在同一主貼下大量跟帖,內容充斥著惡意詆譭、造謠以及挑撥車企對立等資訊,數量高達數十萬條。這些負面評論對鴻蒙智行品牌及尊界S800產品的聲譽造成了極大損害。
其中一些賬號釋出了惡意剪輯的影片,將尊界S800的智慧駕駛測試畫面斷章取義,製造出車輛行駛不穩定、安全性差的假象。更有甚者,一部分黑公關還編造內部聊天記錄,聲稱鴻蒙智行與合作車企之間存在嚴重分歧,試圖從內部瓦解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
黑公關的異常行為很快引起了網友們的注意,很多網友對這種抹黑行為表示憤怒和譴責。有網友表示:“黑公關太猖狂了,希望鴻蒙智行能儘快查明真相,還尊界S800一個清白。”還有網友直接挖出大量雷同評論,以實際證據揭露水軍黑公關行為。
對於使用者來說,黑公關不僅讓網路環境烏煙瘴氣,更是對消費者知情權的一種侵害。
尊界的遭遇並非孤例。
不止汽車,從家電、手機到汽車,中國產業的每一次升級都伴隨‘成長式陣痛’,都遭遇過競爭對手大量正面的、背後的狙擊。比如某家電企業2004年在大力開啟全球化之際,遭遇核心部件液晶顯示器的供應危機,後經過一系列資產重組才獲得喘息之機;當其決定自主創新,自建面板廠時,又先後面臨人員不足、全球金融危機、臺灣省企業圍堵等挑戰。最終他們依靠組建核心技術團隊攻克了所有難題,面板廠也成為該企業重要的增長引擎。此外,華為在全球智慧手機市場所經歷的崛起、挫折、復甦等過程,也是一條全民有目共睹的破局、挑戰、顛覆與重構之路。
每當一個領域出現“攪局者”時,總會遇到來自其他競爭者的應激反應,這是必然現象。但是,黑公關不是在技術上、產品上的正面迎戰,而是在背後潑髒水,這種人為扭曲的不當行為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對競爭防禦毫無意義,最終損害的是使用者的利益和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
這股力量之強大,常人無法想象。
2023年,為了捍衛產業尊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聯合旗下組織與會員發起“關於抵制汽車行業網路水軍的聯合倡議”,聯合倡議方包括了14家汽車企業。
然而,這場被視為整個汽車行業的淨化之舉,最終仍舊沒能阻止網路黑公關的肆掠。可見其隱蔽、猖獗、難以遏制。
大多數人對於淨化網路環境、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都有著強烈的渴望,希望透過自己的力量,為中國汽車品牌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輿論空間。這也是鴻蒙智行此次不惜重金和重拳出擊的原因。
尊界動了誰的蛋糕?
在過去的幾年裡,中國豪華車市場的格局正在發生變化。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崛起,特別是中國自主品牌的高階化突破,由BBA等傳統豪華品牌主導的豪華車市場格局,正在面臨重塑。
資料顯示,2024年國內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已經達到44.5%;而在30-50萬價格區間,新能源車的滲透率更是接近45%。這表明,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和需求正在迅速增長,傳統豪華品牌在這一市場段的霸主地位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
舉個例子。作為鴻蒙智行旗下的高階車型,2025年1月,問界M9交付12483輛,連續蟬聯中國豪華車市場50萬元以上價格區間銷量冠軍。這不僅代表著國產品牌在豪華汽車領域的全新突破,也揭示了傳統豪華品牌在這一市場段的份額正在被逐步蠶食。
而此次尊界S800的推出,更是在百萬級豪華車市場投下一顆重磅炸彈。這款車型不僅在技術上進行了多項創新,還透過智慧化和高階化的配置,用“智慧豪華”取代了“機械豪華”,重新定義了豪華車的標準。餘承東在釋出會上表示,尊界S800的定位是對標1000多萬的豪華車,但在智慧化的豪華感、舒適感上超越了傳統豪華車品牌。
中國百萬級豪華車市場一直是國產品牌的無人區,也是許多傳統豪華品牌最後的基本盤。尊界S800的出現,無疑給他們帶來不小的威脅。資料顯示,2024年各大豪華車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營收同比均有所下降。這一局面還有進一步加劇的隱憂。
車輪滾滾向前,背後是各種看不見的硝煙。2025年2月11日釋出的《2024年全球高階持續性威脅(APT)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監測到1300餘起針對我國車企的APT攻擊,較上年增長37%,這些攻擊主要來源於海外。面對威脅,一方面中國車企紛紛行動,加強構建自有技術防禦體系;另一方面,我國12家車企聯合成立“中國汽車資料安全中心”,強制要求2000家供應商透過三級安全認證,覆蓋晶片至雲端全鏈條。

從進口車的“豪華車啟蒙”,到自主品牌的高階化突圍,再到國產科技定義“豪華車標準”,歷史證明,每一次行業格局的變化,必然會帶來震盪和爭議。

但正如上述報告所言:“攻擊越密集,越印證賽道正確。”

無論是技術攻擊還是網路水軍攻擊,都不能阻擋中國品牌持續向高階車市場邁進。隨著自主品牌用實力開啟市場,消費者的認知也將逐步迭代。

這場由尊界引發的爭議,恰恰是自主品牌在豪華車市場“改天換地”的起點。

中國自主品牌正在迎來"改天換地"
如今,我國汽車產業走到了轉型的關鍵階段,不僅在技術路線上經歷了從“追隨”到“開創並引領”的話語權重塑,在全球市場端也同時在經歷從“市場換技術”到“技術換市場”的質變。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25年1月13日釋出的統計資料,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000萬輛,全球市佔率達38%,一眾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海外銷量同比激增。當車輪搭載著中國的標籤駛向世界,這場沒有硝煙的市場戰爭早已超越了技術和產品本身。
工信部資料顯示,2023年自主品牌在智慧駕駛專利數量上已佔全球43%,但在BrandZ全球汽車品牌價值榜前20名中,中國品牌僅佔3席。這種“技術強、品牌弱”的錯位,正是我們整個產業面臨的現實。
由於我國汽車工業起步晚,以致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品牌長期在高階市場缺位。消費者形成“國產車=價效比”、“豪華車=進口車”的刻板印象。在新能源時代,自主品牌高階化終於迎來了突破口。當尊界S800以大量新技術、新能力、新體驗,重新定義豪華,挑戰上述固有的認知,自然會引發不小的爭議。不止尊界,其他試圖走高階化路線的自主品牌和國產車型,恐怕都會面臨類似的爭議。
這些爭議背後,是中國汽車工業從跟隨者到規則制定者的身份轉變,是否被市場接納;是中國自主品牌的向上突圍,能否取得全世界的認可。
正如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那句話——“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消費者對新品牌認知的滯後性,市場對創新事物的疑慮和偏見,以及來自競爭對手“暗箭難防”的系統性打壓,是國產品牌高階化必須跨越的“三重門”。要改變這些,決不會比技術和產品上的突破來得容易。
電動化、智慧化兩張王牌,已經為中國汽車品牌的集體突圍劈開了一扇門。其中,鴻蒙智行憑藉華為的自主創新力和長期耕耘消費電子市場所積累的成功經驗,補上了國產汽車品牌升級所需的能力拼圖中最重要的一塊。依靠鴻蒙智行這一創新模式,華為聯合國產汽車品牌在不同的細分市場分別戰略性佈局,成功打造了一個又一個廣受歡迎的高階汽車品牌,一步步拿到制定規則的資格。
而尊界肩負著四界中勇闖超高階“無人區”的任務,打的正是國產高階品牌最關鍵的一戰。它面對的不僅僅是技術戰、產品戰,更是認知戰;它要引領中國汽車品牌,跨過上述“三重門”,在全球超一流汽車品牌中爭得一席之地。
如同一株樹苗的成長離不開環境的支援,我們的豪華車品牌在突圍過程中,也需要行業、資本、消費者的包容和支援。這不僅僅事關尊界,也事關中國汽車業,甚至事關整個中國製造業。
中國汽車產業的每一次攻防,都在為“智造強國”寫下新的註腳。當鴻蒙智行用法律武器對抗黑公關時,實質也是在為中國品牌的高階化清掃路障。
如同DeepSeek引發的全球市場對中國科技的價值重估,尊界這場價值500萬元的懸賞,與其說是企業自衛戰,不如視為中國製造業整體升級“諾曼底登陸”——唯有跨過認知戰的泥潭,才能抵達品牌向上的彼岸。當這一步跨過去之後,一定會有更多中國製造業品牌能夠擺脫刻板印象,站上全球一流品牌位置,獲得與其硬核技術實力相匹配的地位和機會。
“中國豪華”正在破土而出,需要更多的祝福。期待它能夠長成支撐中國汽車工業的參天大樹,譜寫自主品牌"改天換地"的新篇章。(商業資訊)
微信編輯 | 楚楚
推薦閱讀

超越DeepSeek!騰訊元寶登頂!


相關文章